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古诗-赏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767316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古诗-赏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古诗-赏析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注释】:这是一首描绘少年艺妓舞蹈形象的作品。全词以纤细巧妙的艺术手法,把从起舞到急舞、缓舞以及舞罢的全套舞蹈动作写得层次清楚,姿态各异。上片开篇句,写舞蹈的开场。“垂螺近额,指下垂近额角的螺形发髻,这样的发型,说明舞女年纪尚幼,还带几分稚气。“走上红裀初趁拍,是说这位舞女以轻快的脚步上场,随即按着音乐的节拍,在红地毯上翩跹起舞。“走字,意为疾趋、快步。这二句抓住舞女的头上装束和脚下动作,描写了舞蹈的第一阶段 。“ 只恐二句是从观众眼中写舞女的动作。这位舞女身轻

2、如燕,急速飞旋,像是要飞到天上去。词人作为观众,不禁为她耽心,于是想让空中的游丝把她牵惹住。“只恐、“拟倩两组虚词,前呼后应,仰承俯注,设想奇绝,富于诗意。换头两句,转写舞女的双脚。她穿着绣有文采鸳鸯的舞鞋,在红地毯上轻快地旋转、跳跃,一忽儿节奏放缓 ,她象杨花一样飘去 ,连一丝儿灰尘也未沾惹。?伊州?,商调大曲名,唐时来自西北边地。词至结处,才知道伴奏的乐曲乃是?伊州?,前面所说的“初趁拍乃是指配合?伊州?调的节拍。一曲奏毕,舞蹈停顿,而舞女头上的宫花还在颤巍巍地摇摆不休。这样的结尾极有余味,这颤抖的宫花,让人仍旧沉浸在舞蹈的意境中,久久不愿醒来#8943;#8943;。古典诗词中专以舞蹈为题材的作品不多,本篇那么是为数不多的同类作品中出类拔萃之作。词中以纤细巧妙的笔法描绘舞技的高超,如用游丝、杨花、宫花之类质地较轻之物衬托或比喻动作的轻盈飘逸,使人如亲临亲见,获得了极高的艺术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