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6204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性学习主题名称:文化生活课题名称: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组长: 邱丽萍小组成员:邱丽萍彭薇陈丽娟指导老师:苏州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苏州的传统节日从历史源流上溯源,都是根植于历史积淀深厚的吴文化这片富庶沃土, 产生于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凭借太湖流域富庶的经济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 吴文化已发展成为一个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区域文化,形成了具有苏州地方特色传统节日 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传统节日的孕育和文化的形成,向上可以追溯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 质、精神的文化创造。两千多年来,苏州节日文化经历了发生、发展、嬗变的漫长过程,从 其发展过程来看,至少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稻渔并重、船桥

2、相望: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 “吴歌、昆曲、吴语小说:土语十足的吴语文化”;“尚武与重文:由刚及柔的民风习性”; “融摄与更新:适时顺变的开放功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已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后 期的三山文化。在古代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苏州节日文化对于中原文化主要是吸收,对海 外主要是传播;从明代中叶开始,则逐渐变为愈来愈多地吸收海外文化,并向中原传播,发 展成为独具风采的吴语文化。在苏州的节日及其文化研究中,苏州节日文化研究作为基础研究历史最长、涵盖面最广。 今天我们来研究苏州节日和文化就要注意形成多元化的格局、目的是保护、开发、利用、发 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3、。经过我们问卷调查和深入街巷乡村的走访,我们现将苏州的节日综述如下:苏州地区旅游节庆西山太湖梅花节3月1日一10日虎丘花会3月一5月拙政园杜鹃花会3月一6月甪直水乡服饰文化节4月南浩街神仙庙会5月拙政园荷花节7月一8月虎丘庙会9月一10月中国丝绸旅游节9月20日一25日苏州天平红枫节11月寒山寺除夕听钟声12月31日23时起苏州地区传统民俗节日轧神仙农历四月十四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八仙”之一) 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这一天,前往阊门神仙庙进香者甚多,传说吕洞宾在这一天混 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 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现已成为

4、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曝书翻经农历六月初六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各寺庙将所藏经书搬出 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 遍,来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惚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惚浴)是日 将小猫小狗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吃雷斋素 农历六月廿四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吃“雷斋素”,就是为了 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以前,苏州人吃“雷斋素”,一般从六月初一 开始至雷尊生日结束,历时将近一个月。开荤这一天,观前街上的松鹤楼菜馆此时特别推出 时令面点一一卤鸭面,因此,苏州有句歇后语:“雷斋素开荤一一卤

5、鸭面。”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 又名女儿节。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 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祀织女,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 做“乞巧”。七夕乞巧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 鹊成群对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是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 祭祀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 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苎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曰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 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 后任其照晒,待水面

6、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 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基于上述的综述,我们拟将苏州的节日和节日所形成的文化分别表述如下:春节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尔雅, 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 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 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 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据诗经记载,每到农

7、历新年,农民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 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 啪啪的爆竹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 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 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季称为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朝统治,为了 “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 京召开会议,

8、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 习惯称呼。路神生日路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 “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 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 而祀之。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 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

9、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石湖串月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 石湖在苏州城西南,湖广25里。在皎洁的月光下,湖光山色,塔影画桥,风帆渔舟,风光 旖旎,令人心驰神往。是夜,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也有说是月影穿过上方塔 铁链环孔,倒影恰成一串。苏州人出游石湖,盛况空前,其时大小船只倾城而出,游船、灯 船交织如梭,湖面上笙歌喧阗,岸边摊贩林立。蔡云吴俞欠诗曰:“行春桥畔画桡停, 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轧神仙轧神仙是苏州民间最大的庙会。吕纯阳是八仙之一,四月十四日他的生日。他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

10、神仙,姓吕,名 岩,字洞宾,唐代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四月十四日已时生,因为考进士没有考中, 遇到正阳真人钟离子,于是修炼得道成仙。道家重视炼丹,相传吕纯阳在医学上贡献很大, 所以被中医奉为祖师。苏州阊门内东中市下塘的福济观奉祀吕祖,俗称神仙庙,又称“天医 院”。来此进香的人很多,但绝大多数的人专为轧神仙而来。据说吕祖生日这天,他要化身 为褴褛的乞丐,混在庙中的人群里济世救人,而住在苏州的人,尤其是有毛病的人这天都到 庙里庙里烧香,往往获得治疗,说是仙人可怜他心诚而救度他。因而这天每个人可能是他的 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这样你挤我挤的,叫做“轧神仙”。这天苏州人要吃米 粉五色糕,

11、名为神仙糕;帽铺制垂须钹帽出售,名为神仙帽;医生在家里要庆祝仙诞。每 逢轧神仙,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有吉利的名称,如“万 年青”、“吉祥草”、“神仙花”、“龙爪芴”。旧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弃掷在门口, 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踏过,可沾仙气,嘴里要说“恶运去,好运来”。或者在庙中另外买新 叶架家种,说是交好运。造屋者把龙爪芴放在梁上,以为吉兆。各种手工艺品、小儿玩具, 也无不笼罩着神的色彩。绿毛乌龟,象征延年益寿;“金钱乌龟”,又称神仙乌龟;烂泥老爷, 象征如意发财;喝一杯茶叫神仙茶;剃头叫神仙头,无一物不以神仙名之。雷斋素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雷尊生日。雷尊,

12、即雷公,是神话中专司打雷的神。吃“雷斋素”, 就是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吃了雷斋素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过去苏州市民吃“雷斋 素”者,一般从六月初一开始至雷尊生日止,将近一个月。开荤这一天,观前街上的松鹤楼 菜馆此时特别推出时令面点一卤鸭面,用新肥鸭烹制,鲜洁可口,因此,苏州有句歇后语: “雷斋素开荤一卤鸭面。”借阴债借阴债则是苏州的陋俗。上方山上有座五显灵顺庙。相传八月十七日是五显神生日。每到这天前后,就有不少人 从各地赶来借阴债,据说只要从五显老爷那儿借到阴债,就可望财运亨通,家道兴旺。五 显灵顺庙内供奉五显为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合称为“五显”又叫“五圣V “五 通神”、“五路

13、神”、“五路财神”。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一天突然梦见阵亡将士浑身血迹 地来乞求抚恤,朱醒后,动了恻隐之心,批准五个亡灵为一伍,封为“五通神”,命家家祭 祀,并在上方山上建立寺院。苏州人将“五显”附会成“五通神”,而又将“五通神”等同于财神,于是有了借阴债 的习俗。借阴债的仪式是:黄昏时,一名巫婆焚香叩神毕,由两名巫婆挟持,疾驰下山,名 叫“跑马”。至山下点燃灯烛处,她呵欠一伸,眼皮一翻,故作颠厥,五通老爷上身了。于 是撒泼谩骂,吞吃燃炽的蜡烛,显示神威,以广为招徕。庙上借债人次第供奉香烛“钱粮、” “元宝”,或供品,上殿顶礼膜拜默祷,师娘(女巫男觋的统称)在旁装神弄鬼,开条件,要求接受,然后

14、借户取下供桌上的四只纸制小元宝,带回家中放在家堂内,隔几天看,若不 走样,则已蒙借得;若发现元宝已经瘪掉,说明没有借到。或者采用求签法,求得上、中签 者,表示已借到;得下签者,则借而未得。借了阴债之后,每月初一、月半都要在家烧香 化纸,每年八月十七日还必须到上方山去烧香解钱粮,以此还本付息。倘本人死了,子孙还 须继续“清偿”,所以苏州人有句俗话“上方山的阴债还不清”。轧神仙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八仙”之一)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这一天,前往阊门 神仙庙进香者甚多,传说吕洞宾在这一天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 有缘得到治疗,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

15、现已成为一种民间 的庙会活动。曝书翻经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各寺庙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 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来世可转男身”又有 民谚云:“六月六,狗惚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惚浴)是日将小猫小狗牵到河中沐浴, 可避虱蚤。乞巧节又名女儿节。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 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祀织女,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节日只有根植于文化的沃土才能根深叶茂,才能源远流长,苏州的节日以及由此而形成 的文化不仅仅形成了长三角独特的文化区位优势,而且具有发展了自古及今的开放的传统文 化优势。节日文化快速的发展,深厚的积淀已经成为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苏州的独特节日文化在现代新苏州人们的推动下日益发展,为苏州成为世界著名的“历 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和被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环 境保护模范城市”做出一份贡献。同时,苏州被美国著名媒体新闻周刊评为21世纪全 球九大“新兴科技城”之一,华尔街日报也著文称苏州为“世界上最热点的制造业基地”。 苏州是最适合投资发展、最激发企业创业和最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这于苏州富有深厚的文 化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