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7612678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愚公移山(有删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A.愚公年纪大了,时间很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

2、间。B.愚公家住在山区,北部很闭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很不方便。C.愚公想证明智叟说的是错的。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A.完成 B.于是,就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河曲智叟亡以应()A.死亡 B.没有4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A.愚公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B.愚公是一个不听从别人劝告、很固执的人。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杨氏之子(节选)梁国杨氏(s sh)子九岁,甚(shn shng)聪惠。孔君平诣(z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

3、qng)。”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先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然后再翻译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4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起到_作用。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孩?_3.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选文的

4、作者是_代的_。2解释下列字词盖:_恒:_自足:_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缺之则_;二者是_,缺之则_;三者是_,缺之则_。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_4. 阅读与理解。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羿(y):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斫: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羿请不死之药(_)(2

5、)谪令伐树(_)(3)蟾蜍(_)(_) (4)常斫之(_)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再查音节_;“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nbn),意思是_(奔走,急跑;直向目的地走去)。3翻译下面的句子。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_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_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和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_5. 课外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要

6、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廪食以数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_6. 课文回放。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1)读一读,说说你怎么理解画线句子。_(2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他是一位怎样的人?_7.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

7、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_8. 阅读理解。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

8、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给带线的字注音。 (1)少习骑() (2)溯黄河( ) (3)数建奇功( )2解释带线的字。 (1)长而益精( ) (2)皆次当行( ) (3)易男装( ) (4)凡十有二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_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_4文中表达主旨的一句话是_,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失汲道(_

9、)失去找不到(2)三军皆渴(_)都 一起2翻译下面的句子。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_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_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画蛇添足B.画饼充饥C.望眼欲穿D.叶公好龙10. 小古文阅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责骂。胡:为什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好:_使:_执

10、:_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_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11. 课外阅读。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颦:皱眉头。里:邻里。美:认为美。归:回去。挈:带着。妻子:妻子和儿女。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东施效颦(_)(2)挈妻子而去之走(_)2翻译下面的句子。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_3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颦其里”的表现的句子。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_4东施效颦最大的问题在于:_。(用原文语句回答)5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A.每个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气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C.要懂得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12. 文言文阅读。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