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761000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姑苏区苏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第12章单元检测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吗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C.连接、Q两点D.花儿会不会在春天开放2.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如果,那么=1 B.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不是无理数 D.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3. 下列命题中有的是定义,有的是定理,有的是基本事实,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对顶角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且为整数)边形的内角和等于4. 若三角形的一个外

2、角是钝角,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5. 如图,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B. C. , D. 第5题 第6题 第7题6. 如图,把长方形沿对折,若,则的度数为 ( )A. 110 B. 115 C. 120 D. 1307. 如图,在中,若沿图中虚线截去,则的度数为 ( )A. 360 B. 250 C. 180 D. 140 8. 下列命题:若,则;若,则;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完全平方式.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 这个星期一至

3、星期六都是晴天,因此星期天也是晴天.这种判断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的.10. “平方相等的两个数相等”可以写成:如果 ,那么 .11. 如图,点、中每两点间的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答: (填“直的”或“弯曲的”).第11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12. 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13. 命题“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的逆命题是 (填“真”或“假”)命题.14.“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是 (填“真”或“假”)命题,可举出反例: .15.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若/,则= .16. 如图,在中,.点、分别在、上,,,则的度数为 . 17. 如图,连接在

4、一起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c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点开始按的顺序沿正方形的边循环移动.第一次到达点时移动了 cm;当微型机器人移动了2 014 cm时.它停在 点 .18. 某参观团依据下列约束条件,从、五个地方选定参观地点:如果去地,那么也必须去地;、两地至少去一处;、两地只能去一处;、两地都去或都不去;如果去地.那么、两地也必须去.依据上述条件,你认为参观团只能去 .三、解答题(共46分)19. (6分)判断下面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说明:(1)若,则;(2)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20. (8分)(1)完成下面的推理说明: 已知:如图,、分别平分和. 求证:. 证明

5、:、分别平分和(已知), , ( ). ( ), ( ).( ). 第20题(等式的性质).( ).(2)说出(1)的推理中运用了哪两个互逆的真命题.21. (6分)如图,:=2:3:4, 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第21题22. (6分)如图,/,/.求证:. 第22题23. ( 6分)求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24. (8分)如图,直线/,连接,直线、及线段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构成、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如图,当动点落在第部分时,求证:;(2)当动点落在第部分时,是否成

6、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当动点在第部分时,全面探究、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第24题25(6分) 如图,一个三角形的纸片ABC,其中A=C (1) 把ABC纸片按 (如图1) 所示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DE是折痕说明 BCDF;(2) 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时 (如图2),探索C与1+2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外时 (如图3),C与1、2的关系是 (直接写出结论)参考答案一、题号12345678答案BDBDCBBA二、 9. 不合理10. 两个数的平方相等 这两个

7、数相等11. 直的1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3假 14假 两个直线互补,但它们不是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1575 16 47177 18 、 两地三、19. (1) 逆命题:若,则.这是假命题,反例: (2) 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之和是钝角,那么这两个角是锐角.这是假命题,反例:在150=110十40中,110是钝角,40是锐角.20. (1)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两直线一平行,内错角相等 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 ,22. , .23. 如图,连接,可推得 24. (1) 如图,延长交直线于点,.(2) 不成立 (3) 当动点在射线的右侧时,结论是;当动点在射线上时,结论是;当动点在射线的左侧时,结论是. 选择证明.如图,设交于点.可推出:. 25.证明:(1)A=C,由折叠可知:AFD=AAFD=CBCDF(2)2C=1+2理由:连结AA,由外角性质1=DAA+DAA2=EAA+EAA由折叠可知A=A1+2=2A.A=C,2C=1+2(3)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