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760997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与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成因与管理摘要: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重点课题之一。大学生处于青年成长的高峰期,情绪具有其特殊性。文章从大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影响及危害,并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消极情绪这个情况,从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方面阐述如何帮助大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工作.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对大学生的顺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大学生 消极情绪 成因 危害 情绪管理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 当愿望和需要得到满足, 人们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反之, 就会产生消极、否定

2、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能使人身心愉悦,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自信心, 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心情沮丧, 降低活动效率, 削弱自信心.一、大学生消极情绪产生原因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知识素养,他们即是社会人,在学校的庇护下又不是社会人。特殊的年龄阶段和生理阶段使得他们的情绪有特殊的状态。有句歌词形容大学生叫做“最近比较烦,比较烦”:考试考证书的烦恼、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考试失败、与好友发生纠纷、就业压力造成以上情况出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学习方面的压力1. 学习目标的游离状态在高中学习阶段,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学生的班级意识比较强烈,课程安排的相对较

3、多,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靠外界的力量做指引而进行的;而本科生的教育模式较高中阶段大相径庭,本科生的教育主要是注重专业性,课程的数量与高中阶段相比,明显的大幅度减少。大部分本科生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他们的学习大部分以自学为主.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本科生,尤其是大一的新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目标的离散状态中,常常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而烦恼,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 2。 学绩任务过重在本科生的教育中,许多高校把学术研究看的过重,希望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有过学术研究,出论文,或者是拿到尽可能多的“硬件”,如:各种外语、计算机等证书。另外一些高校设立的奖学金评奖制度(成绩排

4、名),各种荣誉证书的颁发使得许多本科生终日忙碌于考试、研究和写作,使他们的精神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以至于产生对学业的一种焦虑心态.(二)生活方面的压力1.经济方面 大多数学生上大学都是离开家乡,独自在外生活,由于从小在家里过惯了以来张口,饭来伸手的日子,他们不善于理财,不知道金钱的珍贵,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还有的情况就是本身家庭经济情况不乐观加之上大学家里负担更重。再者不能忽视的现象就是有些谈恋爱的花销也大。这在无形之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负担,会产生这方面的焦虑.2.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大学生一般都有独立的人际交往,也往往把交往能力作为衡量自己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他们要同时处理与同系和同班

5、同学的关系,这对曾经只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广大学生来说有些吃力。如果他们对某方面的关系处理的不好,往往会进行内部归因,把矛盾产生的源头指向自己,从而产生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3。恋爱的压力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家庭等方面的限制,谈恋爱现象比较少见,所以到了大学,谈恋爱就比较普及.因此,就会存在恋爱挫折现象。所谓恋爱挫折是指人在恋爱交际过程中碰到自身一时难以解决的摩擦、冲突、矛盾,使得负向情绪被激发出来产生消极不良身心影响的后果。恋爱挫折往往在人的精神上产生比较大的波动,在感情上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委屈、怨恨、绝望等负向情绪.4.就业压力当代的本科生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所承受的就业压力越

6、来越大。从社会角度来看,高校的不断扩招带来了本科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但这种人数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就业岗位的正比例增长,反而导致了就业矛盾日益尖锐;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考虑,大部分本科生及其家人对高学历有着不良的期待,认为学历的高低同工作的理想度应该成正比,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种情形下,许多本科生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最后一年已经无心学习,终日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所面临的消极性情绪事件也随之增多。二、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及危害人的情绪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水平和工作绩效。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生活质量, 导致精神痛苦情绪作为人的精神内容和形式, 作为人的态度和行为, 如同人

7、需要空气、水分、阳光一样不能缺失。人若无情, 便如草木没了灵魂。若被不良情绪长期困扰, 便是人生的不幸。抑郁使人被阴影笼罩, 忧愁使人整日不得开心, 焦虑使人惶惶如临大难, 怨愤使人怒火中烧、苦不堪言! !如此, 何谈人生幸福, 何谈事业有成。(二)干扰学习过程, 影响才智发挥积极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消极情绪则影响才智的发挥.心理良好, 乐观开朗, 大脑就容易处于激活和兴奋状态, 就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反之, 则会思维受阻, 智力水平下降。同时, 情绪还会影响学习态度。情绪高涨, 富于热情, 会促使人去探索研究;反之, 就会不肯努力, 放弃学习。(三)导致判断力下降, 形成认知偏差带着不良情

8、绪看事物, 如同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 必然产生偏见和错觉, 被假象、表象所迷惑, 从而影响个人成长和成材。情绪的变化, 使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往往大相径庭, 当然也使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知识的理解、教育的反应出现差异.(四)难以融入集体一般来说, 冷漠、自卑、脆弱、紧张等心理本身具有闭锁性特征, 难以接纳别人也难以被别人所接纳.因此, 情绪不良者多为人际关系不良、落寞惆怅者。他们往往缺乏朋友, 孤独寂寞, 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五)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消极情绪状态中, 人们往往会思维狭窄, 做事缺乏理智。如果当事人性格比较暴躁、冲动, 容易发生武力冲突, 或者毁坏公共设施等。近年来, 国内外大学生

9、由于消极情绪引发的刑事案件就反映了消极情绪对于社会的影响.(六)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培养大学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时期, 影响着学生一生的生活及工作.长期的消极情绪容易形成学生的消极认知取向, 对事物缺乏积极的认识会使得生活蒙受阴影, 不利于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适应。三。如何进行情绪管理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过去的传统教育多强调智育的发展, 而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与情绪层面。许多学生可能会念书会读书, 而对面临的环境和生活实际的适应能力较差, 人际关系冷漠, 对生命期望茫然、缺乏生活热情。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引起情绪的波动, 从而导致自我行为越

10、出正确的轨道, 或自暴自弃, 或不学无术, 或游戏人生, 甚至自杀离开人世。可见, 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是极为重要, 也是十分紧迫的。(一)进行情绪管理教育作为教育者, 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应加强学生的情绪教育。通过情绪管理教育, 引导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自我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干扰当前的活动, 同时懂得移情, 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心理情绪, 学会察言观色, 能从言谈举止中读懂他人的情绪状态, 尊重他人的感受,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通过与人交流沟通,树立自信心, 培养与人调、合作解决冲突的基

11、本方法和技巧。(二)正确评价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 青年人在一起又易出现争强好胜、相互攀比的现象。在这种充满了竞争的氛围中, 就需要正确地评价自我, 增强自己的适应性, 提高自信心.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分析, 对自己所拥有的长处不要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 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也不要产生轻视自己的看法要不断地修正、调整和提高自己。(三)调整好自己的认知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 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 而是由对诱发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与评价引起的, 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就会改变,就会达到退一步海阔

12、天空的效果.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可以导致情绪的极大不同。通过改变对事物的认知, 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应该明白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既没有绝对的好事, 也没有绝对的坏事。所以, 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 也有坏的一面, 即使是人人都痛恨的、不愿意接受的失败和挫折, 也会有好的一面。能引起我们什么样的情绪, 最关键的不是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事物, 而是我们会用怎样的方式去看待这一事物。(四)合理宣泄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 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放松。因此, 遇有不良情绪时,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宣泄!, 以排解消极情绪,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宣泄的方法有找人

13、倾诉、畅快地哭一场, 在旷野中大声喊叫、拳击沙袋、到运动场上猛跑一阵等。但是, 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 必须增强自制力, 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 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以免引起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参考文献1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师曙光. 情绪管理浅析。 太原大学学报. 2006 3 3薛永苹。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思想教育研究。 20084王丽 。研究生消极情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苏州大学高教论坛 2009。15陈兰江。 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青海名族大学学报。 2010。46火华 .情绪决定命运. 地震出版社.20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