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760840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附点评教学内容: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4页至45页。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是磁单元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关于磁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飞舞的曲别针导入新课,并设计了“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磁极的指向”四个活动,本课教学完成前两个活动。学生对于磁铁可以说并不陌生,但是有许多认识并不全面,如他们常把磁铁叫成“吸铁石”,另外他们对于磁铁很有兴趣,所以本课教学适合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探究。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2、,找出这些物体在材料性质方面的共同特征。用定量的方法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观察认识磁铁磁力的大小与被吸引物体距离之间的关系。2能通过反复实验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并有自己的创新设计或想法。3好学多问,养成自行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和细致严谨的作风。教学准备:条形磁铁、回形针、大头针、铁钉、火柴、塑料棒、玻璃、棉线、纸片、铁片、1角硬币(新、旧两版)、5角硬币、1元硬币及印有这些物体名称的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我要戴上这只美丽的蝴蝶,如果用别针会在衣服上

3、扎两个洞,不如我把它直接放在衣服上怎么样?这边不行我换另一边试试。孩子们大胆地猜猜这是怎么回事?2、学生猜测后,纠正吸铁石在科学课上应叫磁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磁力蝴蝶创设情境,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的科学意识。点评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分析猜测,使学生在上课伊始明确研究主题。二、大胆猜测、动手实验(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生活中你都在哪见过磁铁?你玩过磁铁吗?你是怎样玩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为发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好不好?铁人国和纸人国的故事从前有一个铁人国和一个纸人国,两个国家相邻。铁人国的

4、铁人们个个身强力壮但却好吃懒做,时间长了连饭都吃不上了,纸人国的小纸人虽然身体弱小但个个聪明勤奋,日子过得十分富裕,没有饭吃的铁人懒得自己劳动就到纸人国来抢,小纸人们弱不禁风哪是铁人的对手。直到有一天,纸人们发现了一种厅妙的东西,它们用这种东西制成了许多大柱子,等到铁人们又来抢粮食的时候,小纸人们推出了这些大柱子,这下可好了,许多铁人被吸到大柱子上动弹不得,其余的铁人一看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全都吓跑了,聪明的小纸人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老师的故事到这儿也讲完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猜出来小纸人使用的秘密武器是什么了吗?3、磁铁是不是只能吸住小铁人呢?你认为磁铁还能吸引哪些东西,不能吸引哪

5、些东西?请大家拿起桌上的实验记录单,表上有许多物体的名称,请你大胆猜测,哪个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它就是磁铁的朋友,在它的后面画一个“”,如果你认为它不是磁铁的朋友不能被磁铁吸引,就在它的后面画一个“”。4、学生猜测,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自己的猜测。5、学生汇报小组的猜测结果。6、到底猜的对不对,我们要自己试一试。在实验前听清要求,先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实验,如果觉得不够还可在教室内自由寻找物体实验。别忘了边实验边记录。7、学生分组实验。8、利用粘纸片的方法汇报实验结果。9、观察并总结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在材料上的共同特征。板书设计意图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提出研究的问题。在活动中不让孩子们

6、急于动手,而是先猜测,再实验。实验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而是鼓励学生多多尝试。这样不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活动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点评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故事创设一定的情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整个活动不受教师约束却能自由而有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孩子们探究的积极性。(二)活动二 哪种情况吸得多1、小纸人们就是利用了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战胜了铁人,在庆功会上,小纸人们个个兴高采烈,可这时有一个纸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大家不要骄傲,还有不少铁人没被磁铁吸住,他们还会再来

7、的。”磁铁能吸引铁的物体,可为什么有的铁人没有被磁铁吸住呢?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我们帮小纸人试试怎样才能吸得更多?如果用小铁钉代表小铁人的话,你打算如何实验。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汇报。把铁钉放在尺子0厘米处,把磁铁沿尺子分别放在10厘米、8厘米、6厘米、4厘米、2厘米、1厘米处,看看磁铁分别能吸引多少铁钉?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4、分组实验并记录。5、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距离越远,吸引力越弱。设计意图再次利用前面铁人国和纸人国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发展,把学生的学习自然地转到活动二哪种情况吸得多上来。“你打

8、算如何实验”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渗透一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探究意识。点评这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结合相关的实验和经验,尽可能完善、科学实验方案。四、创设情境、应用延伸小明的奶奶正要钉扣子,不小心把针掉到鱼缸里了,你能不打扰鱼缸里的鱼,帮奶奶取出缝衣针吗?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快乐。点评一节课结束了,但科学探究还在持续,成功地应用探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们不公要关注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

9、习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整体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而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上课伊始,我就创设了用磁铁吸胸花的情境,通过前后两次的对比,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课堂开头就象一块无形的“磁铁”,牢牢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将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探究氛围。孩子们天性好厅,善于猜测,爱玩好动,所以接下来的活动一区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我将它设计为玩磁铁找朋友的游戏,正好孔子

10、说的“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由于孩子愿意参与,实验效果自然也很好。德国一位学者曾这样比喻:如果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如果将这15克盐溶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将这15克盐全部吸收了。教学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溶入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张显活力和美感。为此我创设了故事情境铁人国和纸人国,通过故事把孩子们带入问题之中,激发他们乐于探究的兴趣。仅仅学习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结尾部分我就创设了帮奶奶取缝衣针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活学活用,课后继续探究。附送:2019-2020年冀教版科学三年

11、级下册通信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0至61页。教材与学情分析:“通信的发展”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人类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之后,通过比较不同传递信息方式的速度和距离,了解通信方式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通信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古至今的通信方式有些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有些也较为陌生。由此,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由此获得信息,所以引导学生从比较中认识和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从资料中获取并分析整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够从图表中发现通信方式

12、发展的过程。 2、能分析归纳出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3、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同时又能听取别人的看法。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通信方式发展的简要历史。 2、能联系本学期所学的声、光、电、磁等有关知识,说出它们在通信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谈话:孩子们,你们听过三国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三国里的故事。(三国时期,关羽要去攻打曹操。由于路途遥远,他担心东吴的孙权趁机偷袭自己,于是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他出征的沿线修筑了许多的

13、烽火台。)孩子们,你们知道烽火台是做什么用的吗?(用来传递信息、消息。)的确,烽火台是用来传递信息、消息的。当某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驻扎在那里的士兵就会点起烽火将这一情况传递出去,其它烽火台也相继点起烽火并前去救援。白天烧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叫燧;夜晚烧掺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叫烽。(多媒体展示烽火台图片)于是,关羽就放心地去攻打曹操。可是没有想到,孙权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吕蒙,他将手下的士兵乔装改扮成商人的模样混过检查,可是他们并没有直接去攻城,而是一举攻占了沿线的烽火台,最后才端了关羽的老家。我想知道,吕蒙为什么没有先攻城,而是一举攻占了沿线的烽火台,他的目的是什么(让学

14、生充分发表意见,帮助他们认识到吕蒙此举就是为了切断关羽的信息联系。)小结:是的,烽火台的摧毁切断了关羽的信息通道,使关羽对此事一无所知,还以为荆州一切都好,致使他后来无家可归,只好败走麦城,束手就擒,丢了性命。谈话: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得到哪些信息?小结:无论什么年代,信息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传递的中断又会造成多么重大的损失。【设计意图】从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一则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二、合作研究,探究新知谈话: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就叫做通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通信的发展一课。(板书课题)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段对话、一封信、

15、一张报纸、一个电话都是通信的形式。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通信方式?能够给大家做个介绍吗?(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拓展。(多媒体课件展示:)喊话:骑马:驿站:鼓:锣:号:灯光:旗语:漂流瓶:刻竹信:烽火:鸿雁传书:飞鸽传书:急脚递令牌:马拉松竞赛:电报:电话:传真:电脑:网络:、(引领学生联系本学期所学的声、光、电、磁等知识,交流它们在通信中的作用。)小结:古代:利用人、畜来传递信件或包裹被称为邮政。 近代:利用电话、电报、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被称为电信。 现代:主要采用卫星和光纤来传递信息。纵观通信业发展的过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总结通信发展的趋势)【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指导学生认识通信发展的历史,并通过古代、近代、现代通信在功能、材料、能源等方面的比较,认识声、光、电、磁在通信中的应用。三、深化知识,拓展应用课件播放:给教材中的不同信息传递方式进行排序。(喊话、烽烟、最早的电报、国际电话)资料展示(一):动物进化语言出现:200万年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