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760067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戏剧学院 2012年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 (姓名)杜 世 佳0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专业:08 国 标学号:2108222062007姓名:杜 世 佳指导老师:曹 洪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2一、国标舞的概念和起源2二、 国标舞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2(一) 当今社会国标舞发展的不足21、水平较低且发展态势不均衡呈东强西弱势22、项目发展经费短缺33、国标舞体制改革的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大34、国标舞人才面临就业尴尬4(二) 国标舞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优势41、国标舞队伍逐渐扩大,水平整体提高42、国标舞从最早单一的的常规赛发展至今又增添了表演舞比赛53、

2、 国标舞在各类艺术院校及普通高校逐渐普及6小结7参考文献:8浅谈国标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及现况摘要:国标舞是一项健与美的体育舞蹈经济运动,它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身,既富有健身、经济性,又具有娱乐性,强调舞蹈的动律美、形体美、造型美和服饰美。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文化活动。从国标舞传入中国,便在中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国标热潮。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国标舞的发展充斥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从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入手,发现了国标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探索研究,总结出国标舞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和机会,旨在将这一积极有益的体育竞技舞蹈发扬传承。关键词:国标舞;发展;问题;优势引言如

3、今,国标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发展的风生水起,使得这样一件“舶来”的艺术文化形式,走进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当中。毋庸置疑,这种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文化门类,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思想情操。从这门艺术的自身特点、文化属性以及今后在我国的发展角度来看,国标舞在当今的社会中会迅速的发展普及,技术水平随着全国各个高校国标舞专业的开设以及全民国标热的蔓延将会得到质的飞跃。一、国标舞的概念和起源 国标舞是国际标准舞蹈的简称,或者叫做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运动舞蹈,是由社会交际舞蹈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竞技性舞蹈形式。国标舞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是西方的少数

4、宫廷舞与富于民族个性的美洲古代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而来,并与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结合,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1924-1929年英国国标舞裁判理事会的成立是社交舞和国标舞区分的历史性标志。法国大革命后民间开始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传播到全球各地。二、 国标舞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一) 当今社会国标舞发展的不足1、水平较低且发展态势不均衡呈东强西弱势 国标舞在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高水平国家相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以广东队的尹卫东和龙卫敏为例,他们既是我国第一批职业国标舞的人员之一,多次获得过全国国标舞

5、比赛冠军。却在1999年德国举行的世界职业国标赛事中,两人却以第十五名的成绩无缘决赛。这说明我国国标舞想要达到国际水平,路程还相当远。中国国标舞协会于1994年成立,共举办了25届全国国标舞锦标赛。而全部的冠军中东部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占了80%以上,而西部的大部分省份连组队参赛的实力都不具备。我国国标舞发展的态势极不平衡,呈明显的东强西弱势。2、项目发展经费短缺我国运动项目的设立根据奥运会和全运会的比赛项目为依据,并按拿金牌的数量及金牌的“含金量”不同将其分成四大类。国标舞属于群众性的非奥运体育比赛项目,奥运重点项目占据了国家体育经费的绝大部分,几乎没有计划内的经费为非奥会项目提供基

6、础建设缺口。另外,现阶段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广大人民群众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能支付在体育上的消费水平非常低,目前大多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置运动和日常生活兼用的商品以及价格低廉的小型体育器材。而国标舞是一项名符其实的“贵族”运动,且国标舞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场馆、照明、音响、服饰等基础条件的完备,但是我国目前在基础建设上尚处于非常低的水平。3、国标舞体制改革的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确立,正在逐步走上市场的国标舞,很多方面仍然难以摆脱计划管理模式的阴影,大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国标舞的发展进程。2010年“桃李杯”项目全、水平高、新赛手多、竞争激烈,但

7、是新闻媒介的反应却出奇的冷淡。赛场内部,媒体记者寥寥几人,各个媒体几乎没有对其实况转播。这种尴尬的现象,无非是对国标舞的运动员、教练员、爱好者在精神上的重大伤害。这样下去,从事国标舞工作的兴趣将会逐渐降低,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会成为空谈。4、国标舞人才面临就业尴尬 由于国标舞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根据我国国标舞发展状况,国标舞人才的就业方向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和社会各教学领域从事国标舞普及推广的工作。主要有: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活动中心、培训中心、群众艺术馆、健身房及自主创业的舞蹈工作室等,这是大多数国标舞专业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方式。其次,在舞蹈专业团体当演员或考研,这类人占少数;还有放弃国标舞专业改行

8、做其他行业的占极少数。(二) 国标舞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优势1、国标舞队伍逐渐扩大,水平整体提高 1986年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蹈学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杯”国际标准舞锦标赛,以后每一年举办一次。1991年,中国国标舞运动协会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标舞锦标赛。1998年开始,国标舞被列入中国文化部“荷花奖”评奖单项。如今每年都有多项赛事,参赛队伍每年都在壮大。目前国标舞的爱好者也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标舞队伍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参与人员达到3700多万。在露天广场、休闲社区、时尚的健身房等到处都可以看到国标舞者的身影。广州、北京、上海、郑州、南京等地的国标舞事业发展迅猛,西部地区也随之

9、增长,而且跳舞人群的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2、国标舞从最早单一的的常规赛发展至今又增添了表演舞比赛 竞技国标舞比赛,一般称为常规赛,是一种淘汰形式的冠军赛。通常比赛都是在极其宽阔的场地中进行。选手按照年龄、专业与非专业和舞种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以参与的人数来制定其淘汰赛的轮数,每个组别都有八名左右的裁判进行评定,且不同的组别有不同级别的评委。整个比赛机制都有标准化的规则和惯例。从这样的整体介绍,可以感受到国标舞常规赛的浓厚竞技感,无论从比赛形式或者赛场条件,国标舞的竞技特性都无比耀眼。虽然国标舞存在竞技性这一特性,但是过于强调竞技也会影响其在舞蹈之路上的发展。人体是舞蹈内容外化的载体,是作

10、为一个表现性、情感性的物质形式在运动,因此,内容应与形式融合,技巧也不能与表达分离。国标舞常规赛的比赛形式给舞者在客观条件和氛围上造成了某些技术与艺术分离的现象,鉴于此,当今国标舞的表演特性逐渐得到了重视,国内外的比赛形式都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开始出现了一些艺术表演舞的比赛,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以及近年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标舞艺术表演赛”等等,都给了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发展一个良好的推动。艺术表演赛是以舞蹈作品为主体的评定性比赛,与常规赛不同的是,艺术表演赛以作品或者剧目表演为主,并非以年龄组别和舞种为主。一般表演的剧目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作品必须有主

11、题,不像以往常规赛中只需要将规定舞种的套路跳出即可。艺术表演舞的评委与常规赛的裁判评分方式也不一样,艺术评委坐在离舞台有距离的观众席进行观赏,表演结束后进行评定;常规赛的裁判一般站在舞池中,与选手近距离接触,以看背号的方式在舞蹈进行中评定。这种比赛形式的改变使舞者离开了舞池走向了舞台,用更加突出国标舞特性的方式来演绎作品。评委们也在特定的区域进行舞蹈的鉴赏和评定。这样就淡化了通常国标舞比赛形式的竞争性,给予舞者更大的空间进行单独的舞蹈诠释。将艺术表演舞与常规赛的形式进行比较后,我们不难看出国标舞比赛的艺术性走向,开辟了一条新的国标舞艺术之路。舞者也将以往以技巧为中心转变为以艺术表演为中心。对于

12、舞蹈动作的重点也从技巧过度到“舞思”,进行深层次的探索。3、 国标舞在各类艺术院校及普通高校逐渐普及目前,国际标准舞作为健康、时尚的项目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虽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创办的国标舞包括体育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时今,国内的不少舞蹈院校及普通高校中已经开设了国标舞专业,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以其主干学科为支撑,以发挥整体专业育人为指导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不少优秀的国标舞选手在国内外大赛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理论型人才也编撰出了科学系统的文字教材。深入改革与完善国标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构建

13、起了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课程框架体系,突出“厚基础,宽专业,素质高,能力强,适用性”的国标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国标舞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后盾,国标舞的发展将会如虎添翼。小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条件的提高,人民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国标舞这一竞技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播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内在的张力;伴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民族间的文化呈现出一种大繁荣的景象,给国标舞这一国际性的经济艺术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外在动力。当然,国标舞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诸多问题,距离走向国际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笔者相信,通过自上而下系统科学的整合与重视,我国国标舞的发展道路将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国际化。参考文献:1洛伊斯 埃尔福尔克(美).从魔术到艺术的舞蹈M.W C 布郎,1976.2朱立人.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 舞蹈美学卷M.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3瓦尔特 索雷尔(美).西方舞蹈文化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王海燕.体育舞蹈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中开展的问题研究J.河南新乡学院.2010.5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