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58822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一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2002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语文基础知识(18分)(一)选择题(8分)1.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A.肤(fu)浅前仆(pu)后继谆(zhun)谆有的(di)放矢B.臆(yi)造瞬(sun)息万变轻率(shuai)为(wei)之一#C.摇曳(yi)不屑(xie)一顾磋(cuo)商仓皇失措(cuoD.曲(qu)译矫(jiao)揉造作模(mu)样不霁(ji)何虹2.指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遁辞苍桑谬种流传郑重其是B.眷眷揭子毋庸赘言徒后虚名C.客栈嫉忌消魂勾魄变换无穷D.萦回剽掠不可思议萍水相逢3.指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可歌可泣(值得)自以

2、为是(对,正确)A.前仆后继(倒下)等闲视之(寻常,一般)B. 臆造(主观地)琐屑(繁琐)C. 旷野(空洞)摇曳(牵,拉)D.届时(到时候)素不相识(向来,以往)滥调(浮泛,不合实际)信奉(奉行)俯瞰(望,向下看)遁辞(逃避)隐约其词(不清楚,不明显) 饶有兴趣(很)4.指出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当前的中东局势处于风可飘埒,之中。B. 同志们对这一问题大胆发表了一定见解,还不够。我看哪,大家不应该噤若寒蝉。C. 张大爷当年打日本鬼子的英雄事迹,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D.县委书记对我们贫困户可关心了,常常问寒问暖,解衣推食。5 .指出下列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哪种场合,这是极其自

3、然,极其富有人性的。背负着美术作品命运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那失去了的双臂,对这些比喻、赞颂来说,是一种难以相信的讥讽。A.即使也因为就B.不管都而却C.不管都因为就D.只要都即使也6 .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北京城规模扩大了,外来人口增加了,但是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却落在了后面。B. 既然你想干,也得先给县委打个招呼啊!C. 大会堂里坐满了人,其中有工人、农民、学生、教师、科技工作者,盛况空前。D. 一个人具有高风亮节的品德不容易,可跌下去太容易了,一跌下去就悔之晚矣。7.指出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

4、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B.C.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李杜”即李白、杜甫;“班马”即班固、司马迁。B. 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C. 柳宗元的散文中有很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作品。被林纤赞称为“古今至文,直与过秦抗席”的作品是祭十二郎文。D. 韩、柳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不

5、少着名的学生相从为古文。韩愈的朋友如白居易、樊宗师、刘禹锡也是古文好手。他们促使唐代古文运动达到全盛阶段。(二)填空题(10分)1 .根据要求,填出课文原句。(5分)(1)鲁迅无题一诗中愤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行文化围剿,推行“恶出版法”的罪行的一联诗句(2)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引用的一首白莽译诗是(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开头提出两个观点的句子是:(4)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叙赞出席宴会的诗人文士豪情和才气的句子2 .填出下列诗词名句。(任选二句)(1分)(1)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

6、门太守行)(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 .文学常识填空。(4分)(1)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的对子的作者是(朝代)(作者)。(2) 达尔文是(国)博物学家,(学说)的创立者,其开创生物学科新纪元(3) “唐宋八大家”指。(4) 唐代散文中,柳宗元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9分)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的不能呼吸,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

7、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二月七八日l.“现在我懂得了”,“懂得了”什么(1分)答:2 .作者现在为什么懂得了(2答:3 .文中划线的句子反映了的现实,表达了的感情。(2分)4 .“将来”指的是的时候。(1分)5 .请说说对“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的理解:(1分)6 .“许多青年”如果举例应该包括下面的哪些人请将序号写出。(2分)()(A)洪秀全(B)秋瑾(。夏瑜(D)华小栓(E)刘和珍、杨德群(F)“四一二”惨案中牺牲的烈士(G)左联五烈士(H)“一二九”运动中牺牲的烈士(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1分)树木对我来说,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

8、教士,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的大地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并表现自己。再没有比一棵美的、粗大的树更神圣,更堪称楷模的了。当一棵树被锯倒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的历史。在年轮和各种畸形的枝干上,忠实地记录了所有的争

9、斗,所有的苦痛,所有的疾病,所有的幸福与繁荣,记录了瘦削的年头,茂盛的岁月,经受过的打击,被挺过去的风暴。每一个农家少年都知道,最坚硬、最贵重的木材年轮最密,在高山上,在不断遭遇险情的条件下,会生长出最坚不可摧。最粗壮有力、最堪称楷模的树干。树木是圣物。谁能同它们交谈,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谁就能获悉真理。它们不宣讲学说,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一棵树说:在我身上隐藏着一个核心,一个火花,一个念头,我是来自永恒生命的生命。永恒的母亲只生我一次,这是一次性的尝试,我的形态和我的肌肤上的脉络是一次性的,我的树梢上叶子的最微小的动静,我的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我的职责是

10、,赋予永恒以显着的一次性的形态,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一棵树说:我的力量是信任。我对我的父亲们一无所知,我对每年从我身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一无所知。我一生除了为这传种的秘密以外,再无别的操心事。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圣的。出于这种信任我活着。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这生活的时候,一棵树会同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生活不容易,生活不艰苦。这是孩子的想法。让你心中的上帝说话,它们就会缄默。你害怕,因为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家乡不是在这里或者那里。家乡在你心中,或者说,无处是家乡。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

11、,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注)本文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着名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散文。1 .第段说“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理由是:。(2分)2 .第段提到树木“只宣讲生命的原始法则”,联系下文看,这法则包括:、。(3分)3 .对第段划线部分“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是,每一步、每一日,都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

12、分)A.流浪使你在空间上离开了母亲和家乡,后来又返回家乡,回到母亲的身边。8 .你走的路先引导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然后,又引导你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C.流浪使你在空间上离开了母亲和家乡,但又使你在感情上更加眷念母亲。D.你走的路使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倾听树木的声音,使你又想回到母亲身边。4 .第段“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一句中的“核心和含义”是。(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5 )(2A.讴歌树木伟大而落落寡合,表示对它们的尊敬。B.歌颂自己的流浪生活,抒发对母亲的眷念之情。C.探索艰难的人生道路,主张心灵的自我完善。D.亲近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6 .对本文的鉴赏评价不正确的

13、一项是()(1分)A.本文是咏物言志之作,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本文紧扣树木展开描写。由树及人,树木的描写和人物的感情融为一体。C.文章先总后分,线索分明,条理清晰。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层层递进,结构严谨。三、文言文部分。(32分)(一)课内阅读(22分)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则思谦冲而自牧.。()2遥襟甫畅,逸兴遗飞。()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4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6夫”以近,则游者众。()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8不耻相师。()2 .解释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4分)1吾其还也。()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14、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信者效再思。()3.判断下列句子中代词的数量。(1分)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4个(B)5个(C)6个(D)7个4.卜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两项是()、()。(2分)(A)筑室以居之(B)分衣食而活之(0疏爵以命之(D)衣锦以昼之(E)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F)驼业种树5.辨析虚词“十”的不同用法。(4分)(A)介词,引进比较对象(B)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C)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D)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而耻学于。(C),可译为“向”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可译为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可译为矜于一妇人。(),可译为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可译为6.翻译下列句子。(7分)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2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括号内内容不译(2分)(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并作答。(10分)狄仁杰传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仁杰,仪凤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