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58722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六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李小二看见两个人走进他的酒店,交头接耳地商量着什么,悄悄喊来老婆,说道: “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老婆道: “怎的不尴尬?” 随后李小二找来林冲,告诉他:“却才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清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 ”同样的两个人,前作 “不尴尬” ,后作“尴尬人 ”,意思是相同还是相反?前之 “不尴尬 ”,课文注释说: “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也作 尴尬 ,或者 不尴不尬 。 ”后之 “尴尬人 ”未注,从语境看,此处也该作 “鬼鬼祟祟,不正派”讲,与前文 “不尴尬 ”的意思相同。问题:为什么 “尴尬 ” 、 “不尴尬 ”和 “不尴不尬 ”

2、的意思相同呢?课文注释是对是错?首先看词典对 “尴尬 ”的解释。汉语大词典释为: 1行为、态度不正常。2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汉语大字典释为:1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2神色不正常,鬼鬼祟祟。3不安全,危险。辞源释为:1 行为不正,鬼鬼祟祟。2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不尴尬” 汉语大词典释为:1行为不端正。2犹言尴尬,指行为鬼祟,神色态度不自然。3事情棘手,有麻烦,使人困窘。“不尴不尬 ” 汉语大词典释为: 1 指人的行为不正。2指处境困难。3指神色态度不自然。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出: “尴尬 ” 、 “不尴尬 ”。 “不尴不尬 ”的意思基本上相同。课本注释符合词典中的相关义项,并非有误。其实 “尴尬

3、”、 “不尴尬 ”和 “不尴不尬 ”意义相同的情况在古书中尤其是明清小说戏曲中是很多的。为什么 “尴尬 ”、 “不尴尬 ”、 “不尴不尬 ”三个词的形式不同意义却相同呢?关键在于 “不”字的用法。 “不”在古汉语中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用作否定副词的,如 “不伦不类 ”、 “不卑不亢 ”等等。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又是一个语助词。汉语大词典中 “不 ”的第五个义项是: “助词,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 ”并且举例:诗 大雅东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注: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诗经通常为四言, “不 ”在这里起足句的作用,使诗句结构整齐。正因为 “不 ”有这样的用法,三个关于 “尴尬 ”的词意思才可

4、以保持相同。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并不少见。如:不则。逸 周书 蔡公:我不则寅哉,寅戈。“不则“即则”,就。不可。敦煌变文集 坤远公话:你在寺枷蓝,要念即不可,就是随逐于我,争合念经。 ”“即不可 ”就是 “即可 ” 。不羞见。关汉卿蝴蝶梦我若学嫉女石的桑新妇,不羞见那鲁义姑。”顾学颉、王学奇主编的元曲释词注: “不羞见 ”即 “羞见 ”;加 “不 ”以反语见 义,起加强语气作用。不甫能。元 纪君样赵氏孤儿:不甫能风调雨顺,太平年宠用这般人。 ”“不甫能 ”即”甫能 ”才能够,好容易。不因。关汉卿窦娥冤: “窦天章白: 不因我受儿一件事,感起一桩故事。 ” 又水浒传第十二回: “不因这番比试,有分

5、教,杨志在万马丛中闻姓 宁,千军里在头功。不争。关汉卿哭香囊:比当日黑河秋,则不争咏着貂裘。“不争”即争”,差。不当不正或不端不正。元 无名氏渔樵记: 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 正,站在那相公马头前。”又(金瓶梅)第二回: 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如 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巾上。不当不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犹言 端端正正白维国主编的金瓶梅词典解释为:又作 不端不 正。以上这些例句中的 不”字在句中起 足句”或 加强语气”的作用,使得语言 生动、句式整齐而富于韵味。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店小二与妻子说两个客人 不尴尬”时,不尴尬”用作补语,表述状态有强调之意。而与林冲说两个 尴尬 人”时,尴尬”用作定语,没有强调之意;而且此处如用 不尴尬”,反会使句子 别扭,故用 尴尬”一词。这几个词语意义虽然相同却不可互换,由此可以看出 古人对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非常谨慎,颇为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