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58557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参考公式: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其中为样本平均数柱体体积公式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锥体体积公式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其中为球的半径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是虚数单位)化简的结果是ABCD2已知集合,则A BC D 3已知两条直线和平面,且在内,在外,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开始结束输出是否4已知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前17项和

2、A102 B51C48 D365阅读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的值是A BC D6开学不久,学校从某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5名学生进行学情调查,经过一段时间再次从该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5名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有5名学生上次被抽查过,据此估计该班的学生人数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1112A75 B65C60 D507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该四面体的六条棱长中,长度最大的是A BC D8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9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则AB CD 10已知方程(为实常数)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为两点,间的“折线

3、距离”,在此定义下,给出下列命题:到原点的“折线距离”为1的点的集合是一个正方形;到原点的“折线距离”为1的点的集合是一个圆;到,两点的“折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3个B2个C1个D0个12已知点在圆上,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是双曲线的左焦点,则的最小值为ABCD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且,则 1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15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30,且,则的最小值是 16已知函数,令,当,且时,满足条件的所有的值的和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4、,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点在直线上(1)求数列的通项;(2)令,试求数列的前项和ABCEFB1C1A1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3,在直三棱柱中,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当时,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的点组成的平面区域(或集合)记为,现从中随机取点(1)设,求的概率;(2)设,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求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是焦点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的值;(

5、2)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且(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设函数当时,若对于任意的,总存在唯一的,使得成立,试求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选讲】ABCDHGFPO如图4,已知是圆的两条平行弦,过点引圆的切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为上的一点,弦分别与交于点(1)求证:;(2)若,求的长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点,为其左右焦点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求直线的普通方程和椭圆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之和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定义域;(2)若函数的值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