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7488006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心灵感受爱的言语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组教材的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对父母、对家乡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的最佳题材。文本承载着语言与生命的双重意义,在本文的学习中,我们要让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语言、发展语言、感悟生命,用心灵触摸“爱”的言语,让爱的情怀充盈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在的孩子大多在享受着爱,却不大懂得爱;拥有着爱,却还不知如何去珍惜爱。如何在课堂让学生与这段故事“零距离” ?情感与作者一同起伏,认知与体验一同升华呢?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及学生目前的情感现状的感知,我设计了如下教法,在学生

2、和文本、现实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文本与现实的结合中感受爱的语言,在诵读爱的故事中得到升华。一、谈话导入,为体会“爱”而启航。开课之初,我先由最近的期中监测谈起,让学生说说家长看了试卷的反应和做法,进而从家长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入课文主人公巴迪的父母是怎样教育小巴迪的,从而导入课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想了解别人的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又巧妙地把现实和文本结合在一起,为学生体会“爱”而而扬帆起航。二、角色朗读,为感受“爱”而体验。顺利导入后,我让学生自由读了全文,并标出巴迪父母对巴迪第一首诗的评价的话。在学生领略了课文大意后,转入分角色朗读,意在让学生在读中亲自体会小巴迪和父母在这件

3、事中的心情,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文字背后情感的体验。三、聆听心语,为领悟“爱”而交流。1、合作探究,体会小巴迪的表现。分角色朗读后,为了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巴迪对父母的评价的反应,我出示了合作探究题:“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母亲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又有什么反应?引导学生探究父母这样评价巴迪的目的和巴迪这样表现的依据。经过讨论,反馈,同学们领悟到“精彩极了”是母亲感情化了的评价,是对我的鼓励和赞赏;“糟糕透了”是父亲客观、理性的评价,是对孩子一些警告。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是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而小巴迪之所以跑进房间里大哭,是因为他还小,还

4、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2、联系生活,体会忠言逆耳。在理解了父母对巴迪小诗的评价的目的和小巴迪的表现后,我设计了联系生活,实话实说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喜欢“精彩极了”,还是喜欢“糟糕透了”,并说一说为什么。在这个环节,通过对自己实际想法的剖析,学生很快领悟了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赞扬鼓励的话,但是只有好听的话语也不行,人生还要有像“糟糕透了”之类的严格要求和警告的话语来平衡,正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悟情明理,再谈收获。体会了忠言逆耳,课堂进入了最后两自然段的理解,在这两自然段的理解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在简单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巴迪已经能正确认识到了父母对他

5、的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这两种评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还说出了这两种评价虽然截然想法,但目的是一样的那都是爱从而回归了本文的主题人生需要鼓励赞扬,更需要严格要求。四、拓展延伸,为丰满“爱”而吟唱。本来,我想在课文内容理解后,让学生欣赏一首儿歌好爸爸,坏爸爸,让后就儿歌里的爸爸形象展开讨论,从而把文本和现实再次结合,深化主题。但是,由于停电了,我只好把欣赏儿歌改为欣赏英国诗人多萝西劳诺尔蒂的什么伴随着你的孩子,这首诗延伸了文本,使孩子们更深切地感受在童年,正确的教育在树立一个人的人生观的重要地位,同事,也使孩子们更加理解了父母的责任重大。五、情感升华,为体验“爱”而实践。 真正的语文教学,决非纯粹的智力增长,而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当学生的心灵被爱的语言浸溢的时候,世上最美的声音就会流淌。在这节课结束时,我建议学生:对辛勤教育自己的家长送上自己最想说的话语,感谢他们的培育之恩,并让孩子们收集古今中外教子的故事和名言来交流,从而在实践中再次体会“爱”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