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742022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鲁爱民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在对比探究中认识“莫比乌斯带”,并会制作“莫比乌斯带”。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交流,体验“猜想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3、让学生经历猜想与现实的冲突,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教学准备师:准备若干长方形纸条。生:每人准备剪刀、水彩笔和若干长方形纸条。教学过程活动一:制作“莫比乌斯带”1、观察:一张普通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2、思考:你能把它变成2条边2个面吗?3、操作:学生动手,制作普通的圆形纸杯。4、验证:用手感受2条边2个面。5、再思

2、考:你能把它的边和面变得更少一点?变成1条边1个面吗?6、学生尝试做“1条边1个面”的纸杯。7、介绍做法:“一端不动,另一端翻转180度”,再粘贴。【设计意图:有趣的魔术激起学生的兴趣,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问题层层深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二:认识“莫比乌斯带”1、质疑:这个纸杯真的只有1条边1个面吗?2、师指导验证方法,学生验证。3、全班交流,在对比中发现验证结果:真的只有“1条边1个面”。4、介绍:这个“怪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时发现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莫比乌斯带” 。并出示课题:“莫比乌斯带”。【设计意图:从普通纸杯到莫比乌斯带,学生

3、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普通到神奇的体验过程,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5、再思考:为什么2个面的一张纸做成“莫比乌斯带”,就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设计意图:不仅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要知道神奇的原因。】活动三:研究“莫比乌斯带”(一)剪“莫比乌斯带”(二等分线)1、猜一猜:如果沿着普通纸杯和“莫比乌斯带”的中间剪下去,剪的结合会怎样?2、剪一剪:学生动手,验证猜测。3、交流:沿着普通纸杯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2个独立的纸杯,而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一个两倍长的大纸杯。4、质疑:这个大纸杯还是“莫比乌斯带”吗?学生动手验证。5、思考: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莫比乌斯

4、带”的哪个特点有关?(二)自由剪“莫比乌斯带”1、猜一猜:如果沿着三等分、四等分或五等分线自由剪开“莫比乌斯带”,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2、剪一剪:取长方形纸条做“莫比乌斯带”,学生动手,验证猜测。3、组内交流验证结果。4、全班交流揭秘:和你的猜想一样吗?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二等分线、三等分线、四等分线、五等分线剪开,学生好奇而兴奋地经历了“猜想验证探究”的过程,在学生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神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的美。】活动四:介绍“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应用 1、交流:“莫比乌斯带”的理念在生活中的应用。2、延伸: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对“莫比乌斯带”的深入研究,慢慢形成了一门新的学说拓扑几何学。活动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上了这节课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