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公主墓志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74202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仙公主墓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仙公主墓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仙公主墓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仙公主墓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仙公主墓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仙公主墓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若雨修道铸成仙 金仙公主墓志铭介绍 在陕西蒲城县博物馆石刻艺术室内,有一方独具特色的墓志-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铭。其特色之一是该墓志长1米、宽2米,是讫今所见唐代志石中最大的一方;特色之二是该墓志是金仙公主的妹妹玉真公主书写.唐代由女子书写的碑志本不多见、遗留下来的更少,故而这方墓志堪称唐代墓志中之珍品。 此志系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刻制,徐峤奉敕撰文、玉真公主书。由本县三合乡武家村北金仙公主墓发掘出土。志文为楷书、共三十三行,每行三十三字,字迹端庄清秀,恭柔婉媚.每个字大1厘米,字间厘米,行间2厘米。由于间隔开阔,布局和谐,更显得风韵洒脱、醒目悦心. 金仙公主(89732),讳无

2、上道,为唐睿宗女,新唐书中排第九位,其墓志称其为唐玄宗八妹.初封西城县主.进封金仙公主。7年(神龙二年),十八岁的公主度为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金仙公主卒于洛阳开元观,736年(开元二十四年)陪葬桥陵。金仙公主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武家村东南的东西公路旁,墓在19年前清理。金仙公主为唐睿宗之女,玄宗的妹妹,排行第九.始封西城县主,西城公主,景云出封金仙公主,后为金像长公主。(公元七一二年)金仙公主与妹妹玉真公主皆为道士,其父李旦下令在长安城辅兴坊同建两座道观供两位公主居住。当时正值灾年,水旱相继、兼以霜蝗,国库空虚,民无所食,群臣多进谏反对,唐睿执意不听,拆民房,逼夺民居,用钱百余万贯

3、观成后以方士史崇玄宗为师“护作万人声势浩然,曾为此引起道教和佛教的一场争斗.后政居洛阳。据一九七四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清理该墓出土的墓志记载,公主李尼十八岁入道号无上,二十三岁宗法,开元二是二年(公元七百三十四年)建午十日辛巳卒于洛阳之开元现年四十四岁,开元二十四年太岁景子七月卯朔四日壬午启旧笙迁葬陪于桥陵。居当地老人回忆,昔日金仙公主墓后东北一里处营建有一观,名仙台观,并设置金仙,玉真二公主塑像,当地村民称二观为二姑娘庙“仙台观,在长安志中亦有记载“仙台观”.在县西二十里桥陵南,唐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置道于此,解放后,金仙公主墓碑楼未毁时,碑楼正南方上侧曾横镶一石,上书“仙台古迹”四字。墓碑距原冢

4、一百一十米,碑为许峤之撰文,明皇御书,字体行书史书载许峤之字惟岳。越州人官至洛州刺史大理卿黑池篇载“峤之善书,可惜碑文及额题漫漶严重,无法辨识通读,金石萃编卷八十四录此碑文时残损已多,该碑高二米六,宽一米三,厚零点四二米,碑额高一米三,碑下设龟座,另外金仙公主墓同桥陵其他陪葬冢一样,墓前亦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元书写的碑石一通,在文化革命中极左思潮影响下,该碑也被砸掉。从桥陵诸陪葬冢分布区域分析,金仙公主为玄宗同胞妹,埋葬距睿宗宫最近,这可以从侧看出,李隆基的宗法意识,出土的金仙公主墓志为她的同胞妹玉真公主书写,中大夫大理万少卿集贤院士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公徐嵋撰文。玉真公主号持盈法师,一生长于诗赋及书法,在长安筑“玉真观”以居,曾于天宝年间(公元七四二年)引荐李白入长安,李白曾有玉真仙人词、玉真公主别馆,赠卫尉张卿二首等作相赠,安史之机后玉真公主曾被宦官李辅国诬陷,宝应年间去世。需要指出的是金仙公主墓中,出土的彩绘陶俑在造型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样式繁多姿态多样,有男女立俑,镇墓兽,骑马俑,武士俑,歌妓俑等服饰华丽多彩,面部神态刻画惟妙惟肖,胡骑俑和满载丝绸的驼俑,从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西亚诸国和唐文化交流的盛况。朱建武桥陵文物管理所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