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741998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中语文吉林高考考前实战试卷【4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荣膺彪柄随遇而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僵绳演绎养虎遗患江山易改,秉性难移C款识文身雍荣华贵盛名天下,其实难副D殒落凑合声名雀起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辨析能力。本题在词语及熟语中考查学生的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相对于选出有错别字的题来说,本题增加了难度。所以答题时要逐词分析,因义辨形。A

2、没有。B缰绳C没有。D声名雀起鹊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我喜欢它两边各式各样的古屋和老墙。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A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B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C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

3、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D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答案】C【解析】先明确选项中的“它们”指的是“古屋和老墙”,所以第一个句号后的句子应以“它们”为陈述对象,排除A、B两项;然后按“坡度路面花朵”的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来写,故应选C项。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拌脚石渗透(shn)孽债(ni)命运多舛(chun)B闭门羹着迷(zho)挣揣(zhui)更相为命(gng)C顶梁柱哄骗(hng)桀

4、骜(ji)长歌当哭(dng)D楷油水侵渍(z)赊账(sh)茕茕孑立(qing)【答案】C【解析】A项,“拌”应为“绊”;B项,“揣”应读作chui;D项,“楷”应为“揩”,“渍”应读作z。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箴言/甄别坐禅/口头禅不屈不挠/饶有情趣B贬谪/蛰居倒闭/倒春寒沾亲带故/拈轻怕重C桑梓/渣滓桂冠/冠心病锲而不舍/提纲挈领D挟持/提携卷轴/压轴戏愀然作色/悄无声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分别读为:zhn;chn;no/ro。B项分别读为:zh;do/do;zhn/nin。C项,分别读为:z;gun;qi。D项分别读为:xi;zhu/zhu;q

5、io。此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如“禅”“倒”“冠”“轴”)、易误读字(如“拈”“锲”“悄”“挟”等),多音字之所以有不同的读音,就是因为字的含义和用法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字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来记忆字音。易误读字是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记忆时要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B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C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

6、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面对”;C“启动了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杂糅,可改为“启动的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或“启动了系列活动”。所以选D。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评卷人得分二、

7、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

8、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

9、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

10、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礼记所载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B诸如先秦两汉文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C先秦两汉传世

11、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D殷商时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的发现,盘庚商颂等传世文献的发现,使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首先是文字载体意义。因为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已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上,甲骨卜辞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B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C甲骨卜辞是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早期文学的范畴,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

12、初步技巧。D代表殷商文字书写另一种情况的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缘于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B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C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

13、的文学。D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答案】6.C7.A8.B【解析】6.试题分析:指代错误。原文“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它们”指代的是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指代错误,混淆范围。7.试题分析:曲解文意,因果错误。原文“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

14、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8.试题分析:“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推断错误。原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可以推出铜器铭文与青铜器制造密切相关,但不能得出“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赵普、沈伦、李防、石熙载咸推奖之。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以亲老弗果往。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景德

15、初,翰林学士梁颢召对,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寻颢卒,即以安仁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安仁从幸澶州,会北边请盟,首命安仁撰答书,又独记太祖时聘问书式。辽使韩杞至,首命接伴,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馆舍夕饮,杞举橙子曰:“此果尝见高丽贡。”安仁曰:“橙橘产吴、楚,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今给事中吕祜之尝使高丽,未闻有橙柚。”杞失于夸诞,有愧色。杞既受袭衣之赐,且以长为解,将辞复左衽。安仁曰:“君将升殿受还书,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杞乃服以入。及姚东之至,又令安仁接伴。东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安仁日:“老氏云: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东之自是不敢复言。王继忠将兵陷没,不能死节而反事之,东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