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400458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研究新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引方式研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和前提。教师在平常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不难发现,一种好孩子的背面一定有一种睿智的家长和一份成功的家庭教育;相反,一种问题孩子往往随着着有问题的家庭教育甚至是缺失的家庭教育。一、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引的意义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庭解体,代之以由父母与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在不断增强,家长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子女的教育。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家长来说,有能力为孩子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提供指引与协助,因此对做一种好家长会更有信心某些,行动上

2、也更积极积极某些。但是,大部分家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着自己唯一的孩子缺少有关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指引,仅仅凭着对孩子的爱进行教育,往往会浮现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措施不科学、教育内容偏差等误区。常听到诸多家长抱怨:自己文化限度也不高,不懂得该如何协助子女有效学习?或是自己性格暴躁子女不喜欢和自己沟通怎么办?尚有家长说,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可是做人方面不够,不懂得该如何解决?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引意义重大。二、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引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引的结识局限性由于教师工作的繁琐,大部分任课教师觉得自己重要就是以专家学科知识为任务,并觉得家庭教

3、育只是家长自己的任务,而家庭教育指引工作也只是班主任的一种人的工作。在需要和家长沟通时,有些科任教师就会将这些事情“委托”给本班级的班主任,并向班主任报告状况,而自己则会静静地等待班主任来出面解决问题,自己从此不会再插手甚至过问这些问题。这些都体现了科任教师对于家庭教育指引的知识的结识不够充足和具体,并且意识也不强。其中这种结识上的错误,不仅影响了对家庭教育作出的对的指引,并且也必将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进步。2、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引疏于管理监督在家庭教育指引工作上学校方面缺少整体的筹划,一般在学校里即没有专门的人员也没有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指引进行专门的管理,同步也无法形成学校和年级以及班级等分层面的家

4、庭教育指引的持续性和网络一体化。诸多家长们从没有有组织的参与过学校组织的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的学习以及讲座,更加没有在一起互相探讨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想法。从这些方面上可以看出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引工作的随意性很强,因此可以指引这样的行为无法真正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引的工作。同步,学校在相应的管理和鼓励教师提高进行自我家庭教育指引能力的方面缺少相应的结识。根据国内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必须规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每学期都要进行家访,并明确指出新任班主任的家访率要达到00,其她班主任家访率也要达到30%以上,而任课教师则要每个学期都要进行至少2名学生的家访。但学校对这些工作的注重和贯彻

5、是远远局限性的。三、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引方式方略面对家庭教育指引中浮现的诸多问题,尚有每个家庭环境的不同、学校的不同特性,学校可以采用“以校为本”的家长学校教学形式,制定教学筹划,因材施教。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引方式重要有如下几方面:(一)系统安排,有序贯彻学校指引家庭教育的有关工作1、定期举办专项讲座聘任家庭教育、家校合伙方面的专家开展教育辅导和讲座。学校定期进行专项讲座亲子学堂、百姓学堂等。教育专家、成功父母们以进一步浅出的故、朴实无华的道理,启迪着每一位家长们。“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是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元素,要让孩子全面和谐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前提,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保障。活动中

6、,家长可以就自己的孩子身上浮现的现象,互相探讨,请专家们指点迷津、解惑释疑,逐渐优化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有效改善了家庭教育措施。2、分层培训家长根据家长的不同受教育水平,按年级由班主任分别对家长进行阶段培训。例如:一年级开展了“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二年级开展了“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的家长培训;三年级开展了“心罚,现代家庭教育的杀手”;四年级开展了“蹲下来和你一起看世界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五年级开展了“网络对孩子作用正反谈”;六年级开展了“如何协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的培训。这些具有年级特点的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很受家长欢迎。(二)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

7、动,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加强家校联系是学校和教师必做的工作之一。然而家长毕竟一般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措施与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家校联系时,要注重教育措施的指引,要指引家长如何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1)家长会。家长会是老式的家校合伙方式。老式的家长会,具体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办大型活动之前,以班级为单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状况、行为体现;也可以单独与教师沟通,理解到自己孩子的体现,找出局限性,加以教育。此外,也可以运用家长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集体指引,指引家长

8、们学习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配合和协助学校搞好教育等。(2)家访。家访是一种老式的、最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共同商讨如何教育学生最常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可分为随访和定期访,有上门访问或电话访问。每学期的家访,教师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今处在信息时代,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传真为传递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诸多时候,一种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代表,班主任与任科教师登门家访,面对面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共

9、商对孩子的教育大计,具有极强的人情味,深受家长欢迎。(3)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常常书面联系的一种较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体现、获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定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体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规定。然而实际状况是某些班主任填写“家校联系卡”往往简朴化。有的只填写学生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成果是有些学生不乐于接受,不乐意拿给家长看,收不到较好的效果。(4)校园网站新颖的家庭教育指引方式。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普及,在网上运用qq, Ms

10、n, E一m等方式进行沟通,己经非常普及。互联网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以便的同步,也可觉得家校合伙带来便利。校园网站己经成为家长和社会理解学校办学的重要窗口。充足运用这个平台,让网络成为家校互动的窗口。成长顾问、家教故事、家长学校等一系列栏目,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引,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并进一步探求教育困惑,只要家长点击就可以看到,让家长可以随时学习她人教育方式措施,看到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信息,增进家长之间在网络的空间中不受时间的约束、也不必面对面的无限制的深度交流。 (三)拓宽合伙渠道,增进家长和学校良好合伙家长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却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神圣职

11、责。为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协助她们树立对的的人才观、教育观,学会使用对的的措施,根据实际状况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孩子。家长学校,就应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发明以便条件,使之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之成为交流家教经验、切磋家教措施的园地。(1)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开放日在幼儿园里开展的最多,到了小学阶段,常常有学生家长向学校反映对孩子的状况理解少,对教师和学校的状况也不够理解。邀请家长参与课改开放日活动,让她们到课堂听课,参与评课活动,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状况,理解现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使家长们在后来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共同完毕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增

12、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2)参与学校管理吸取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培养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信心和能力,充足听取并考虑她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变化家校合伙中教师只面向少数问题学生、家长只关怀分数或局限于为学校提供物质协助的现状,激发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拓展家校合伙的空间,使家长能结合目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3)有关主题活动为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针对班级现象、社会焦点、法制教育等问题,召开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为了让家长理解孩子在校动向和能力体现,可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学校的多种活动非常多,及时邀请家长参与和参与,让家长成为校园的主人。此外,还可以邀请家长听课、观看文艺会演和协查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由家长代表进行现身说法或观看教育方面的影像资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