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740031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班与对比班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班与比照班比较结果报告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热潮带动下,我们泾川二中的老师和学生都 积极生动起来,调查、研究、学习,为探索一种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 模式做着最大的努力。经过数学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课 题自主、合作、探究的第一阶段一一”“准备阶段”已2010年3 月一一2010年14月顺利完成,第二阶段一一“实验阶段”已于2010 年5月启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泾川二中各级各班的生源、环境、授课老 师、教学方式、习题的布置、作业的处理、学生的基本势力、学习状 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是被动式的上课听、下课做,没有自主学习的 良好的习惯,初中毕业,有80%的学生达不到教学及自己的学习期 望值

2、。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习动力不足。初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具诱惑 力的就是升入高中,顺利地进入大学校门,最终端得一个“金饭碗” 但近几年,因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使得我们的初中产 生了复古的“学习无用论”思想,根本不去考虑知识对人类的潜移默 化作用,学习动机不够纯、目标不够明确。第二、学习数学普遍感到困难。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跨度大、 内容广、知识的衔接性更强,一开始学生就觉得有跃度、不易听懂, 时间不够,对于发散性思维的题目无法着手,如证明题,尤其是代数 证明题,更是看着头疼。第三、忽略数学的实用性。应试教育误导大家:数学就是“解题”, 方法,较多的精

3、力放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并对学生学习不断加以催 促,时间加汗水不断重复提高,学生只能掌握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 能,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奴隶。现就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在此做以说明。一、实验班和比照班确实定只有在同一块田里撒上不同的种子,才能比较出哪种种子在这块 田里的产量最高。实验班本来是中国重点中学设立的一种特殊教学形 式。最初的理科实验班是为了培养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赛的人才的特殊 机构,后来演变为一种精英化教学体系。但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新课程 改革中实验班和比照班是针对同一教学条件下的不同教学模式而言 的。因此,在泾川二中数学教研组这块沃土上,我们确定田兰的两个 授课班级中初一3班为实验班,初一 班为比

4、照班;王小龙的 两个授课班初二7班为实验班,初二8班为比照班,由两名老 师分别在各自的授课班级做实验比照。二、实验班的起步实验开始时,比照班照常,而实验班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1.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以备课预习、问题记载、习题解析、方 法归类、课后反思等之用。2. 引导学生搞清楚这次课改的目的、意义,和学生一道研究学习教学 实践计划书,知道每一节课都要由课前预习准备疑难、课中讨论解问 题和课后反思量化评价这三个环节组成,每两周还必须上一节大课去 总结稳固阶段所学,写出书面的反思日记,再配合以阶段性测验成绩 的升降,评出优秀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3. 分组。为了扩大教学信息交流的质量数

5、量,使教学能够因材施教, 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与 学双边活动的兴趣。在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每个实验 班的同学分成10个实验小组,每组56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可以按技能水平把技能相同而爱好不同的同学 分为一组,让他们各取所长,也可以按兴趣爱好把技能相同却爱好相 同的同学分为一组,激发兴趣,挖掘潜能也可以技能水平的好坏搭配 分组,其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 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合 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学生分组样表组别组长决策员记录员展示员其他备注1章璇45张

6、奋瑜96孙强30文勇涛23孙歉672高琳47张婷96王小东40朱文静6陈锐613左凯48蒋宁宁88司斌杰9杨慧40刘倩234唐金强49赵雅洁88文辉33蒋小宁66李芳215杨思舟70吕文鑫85许文娟23祝倩52张忠宏386康鑫53李培东79代飞16刘江31王倩71赵婧娜727陈辉54毛宝娟77王瑞锋31薛康平69王小虎378马会霞57朱卫东74朱臻15任敏29文勇涛239费拓华73范云60胡俊伟28蒋贵生15许彤彤6710王鹏飞20吕昕71王莉26樊文静6陈锐613.分配角色.分组后,分别给每组的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和相关的 任务,合作监督提高学习成绩.组长负责分配角色、协调组织、检查催 促

7、、阶段考核等事项;资料员负责整理课前组内成员搜集来的资料; 决策员负责对资料员搜集的资料再分类、检查,决定哪些是组内可讨 论解决的问题;资料员负责分类记录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 方法;汇报员负责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本组已解决的问题对策和需 要提交的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情况记录表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表现记录表日期及角色事件描述教师评价组 别准备情况提 问 次 数问题质量解 决 程 度答复次数内 讨 论 表 现角色* 意识自 主 学 习合 作 学 习反 思 记 录总 体 评 价进 步 程 度12个别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提出的有价值的 问题解决问题的巧妙 思路教师评价其它三、实验过程1引导学生课前找疑

8、难,要求学生课前必须看教材,查资料,理 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三维目标,看看各需要通过哪些方法途径解决, 在情感上又能得到哪些提高,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自己的疑难并记录。2组织好课内小组讨论,要求把资料员提前整理好的疑难逐一在 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简单问题一说即过,稍有困难组内就可以互相 帮助、互相讲解,直到每个成员都满意为止,对于组内讨论后仍有疑 惑的问题就可以由汇报员提交班内,让大家共同解决。3做好课后反思,反思可以是口头上的,下课后几个同学在一块 谈谈自己的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改良的措施,也可以是书面的反思, 每天必须写,哪怕一两句话,只要能道出自己某方面的观点就行,但 是每两周每个同学

9、必须上缴一份书面的、比较正式的反思日记,用来 回忆两周的收获、遗留的疑惑,也可以对今后的工作提些新的建议。1教学内容一一创生重组 丰富资源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专家根据前人的实践经验浓缩而成的, 这种教材存在着主观划一,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等问题。因此, 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 激活教材的知识,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形成有 “个性”的教材。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视野拓宽到课前的积累、课中 的碰撞、课后的拓展,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沟通起来,那么课堂教 学内容就会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2教学设计一一多元预设 有备无患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

10、学设计时,都是采用单线型前进方式, 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的现象,不利 于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 生,备课时必须预想更多的可能,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 况如何处理,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师采用框架式备课,预设多种 可能性的预案,使教学设计可供教师临时选择。这样,有利于教师在 课堂上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信息,体验学 生的情趣,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 可能。3课堂活动一一既“放”又“收。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 习和

11、运动过程。特别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善待、宽容学生学习和游戏 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形 成健康的人格。但是,过分追求“把戏翻新”就会使教学不得精髓, 机械求“新”,如果教师再引导不够,加之学生自控能力所限,不和 谐的现象将接踵而至,游离于课堂学习和自主玩耍之中,教学达不到 应有的收效。(4)课堂测标一及时反馈教师根据本节所学知识,依照教学目标出示课堂达标题,以检查 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题目多少而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之间进行互批互改,真正做到及时反馈,当堂 所学,当堂掌握。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 习惯,进一步培

12、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学习兴趣不断生成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有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也许很 多进修和课堂教学并不密切,但是如果能审时度势,抓住它们,因势 利导,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 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某节课开始前,学生才匆匆忙忙从操场回到教室, 原来上节体育课举行了班内的接力赛,学生一个个兴奋不得了,赖在 操场上不肯回来。老师见此情景,不要急于组织教学,而是问学生的 比赛情况,过后话锋一转,说道:“比赛很精彩,也很令人回味。但 是有谁知道你跑了多少米吗? ”直接就把学生带回了数学的课堂,也 引出了本课的探索内容“乘法”。6让“疑”点生成“亮”点

13、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是一群活生生的力量,每个学生都带 着各自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思维是 呈开放性的,他们的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呈现,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 环境下,是无法全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教师不妨静心倾听, 深入思考,寻找价值,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出课堂教学 的亮点。7让差异点百花齐放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不同的见解或看法。正 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将用生命保 卫你说话的权利!”当今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异 点往往引起观点的撞击,生成课堂焦点,形成百家争鸣的气象,使课 堂成为思维交集的场所。如

14、在上“鸡兔同笼”问题时,出示“鸡兔共 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后,他就按照教材上的 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突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淘气 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烦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脚,每只 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得了。”王教师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 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 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 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 = 6只。”“多 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 生也兴趣盎然。他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

15、讨论的进行, 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至下课,共有三种方法在 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由于捕捉到的动态生成信息“价值不菲”,及时调整了教学,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 了智慧的火花。8巧捕细节,让真实想法暴露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 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 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 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如果教师及时捕捉这些 细节,让他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会更精彩。如:在教学 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角自制的老教具,可随 意改变角的大小,并和组内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合作后,他请一 位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