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739981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产品包装线设计(方案9)(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班 级: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陈明 设计时间: 2013。07。012013。07.05 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录一 题目要求(3)二 题目解答1. 工艺方法分析(3)2. 运动功能分析及图示(4)3. 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8)4. 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3)5. 运动方案执行构件的运动时序分析(19)6. 运动循环图(21)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9)1.题目要求如图1所示,输送线1

2、上为小包装产品,其尺寸为长宽高=500200200,采取步进式输送方式,将第一包和第二包产品送至托盘A上(托盘A上平面与输送线1的上平面同高),每送一包产品至托盘A上,托盘A下降200mm。当第三包产品送到托盘A上后,托盘A上升405mm、顺时针旋转90,把产品推入输送线2。然后,托盘A逆时针回转90、下降5mm恢复至原始位置.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产品输送量分三档可调,每分钟向输送线2分别输送6、12、18件小包装产品。图1功能简图2。题目解答(1)工艺方法分析由题目和功能简图可以看出,推动产品在输送线1上运动的是执行机构1,在A处使产品上升、转位的是执行构件2,在A处把产品推到下一个

3、工位的是执行构件3,三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关系如图所示。下图中T1为执行构件1的工作周期,T2是执行构件2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工作周期,T3是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由图2可以看出,执行构件1是作连续往复移动的,而执行构件2则有一个间歇往复运动和一个间歇转动,执行构件3作一个间歇往复运动。三个执行构件的工作周期关系为:3T1= T2= T3。执行构件3的动作周期为其工作周期的1/20.T2=T3T1执行机构运动情况执行构件1进退进退进退执行构件2停降停降停升停降停顺停逆停执行构件3停进退停T3图2 运动循环图(2)运动功能分析及运动功能系统图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驱动执行构件1工作的执行

4、机构应该具有运动功能如图3所示。该运动功能把一个连续的单向转动转换为连续的往复移动,主动件每转动一周,从动件(执行构件1)往复运动一次,主动件的转速分别为6、12、18 rpm。 6、12、18 rpm图3 执行机构1的运动功能由于电动机转速为1430rpm,为了在执行机构1的主动件上分别得到6、12、18 rpm的转速,则由电动机到执行机构1之间的传动比iz有3种分别为:iz1= = 238。33iz2= = 119。17iz3= = 79。44总传动比由定传动比ic与变传动比iv组成,满足以下关系式:iz1 = iciv1iz2=ic*iv2iz3=ic*iv3三种传动比中iz1最大,iz

5、3最小.由于定传动比ic是常数,因此3种传动比中iv1最大,iv3最小.若采用滑移齿轮变速,其最大传动比最好不要大于4,即:iv1=4则有:ic= 59。58故定传动比的其他值为:= 2。00= 1.33于是,有级变速单元如图4:i = 4, 2.00, 1。33图4 有级变速运动功能单元为保证系统过载时不至于损坏,在电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加一个过载保护环节.过载保护运动功能单元可采用带传动实现,这样,该运动功能单元不仅具有过载保护能力,还具有减速功能,如图5所示。图5 过载保护运动功能单元整个传动系统仅靠过载保护功能单元的减速功能不能实现全部定传动比,因此,在传动系统中还要另加减速运动功能单元

6、,减速比为i = = 23。83减速运动功能单元如图6所示。图6 执行机构1的运动功能根据上述运动功能分析,可以得到实现执行构件1运动的功能系统图,如图7所示。1430rpm i = 2.5 i = 4, 2.00, 1.33 i = 23。83执行构件1图7 实现执行构件1运动的运动功能系统图为了使用同一原动机驱动执行构件2,应该在图7所示的运动功能系统图加上1个运动分支功能单元,使其能够驱动分支执行构件2,该运动分支功能单元如图8所示。执行构件2有两个执行运动,一个是间歇往复移动,另一个是间歇单向转动。执行构件3有一个执行运动,为间歇往复移动,其运动方向与执行构件1的运动方向垂直。为了使执

7、行构件2和执行构件3的运动和执行构件1的运动保持正确的空间关系,可以加一个运动传动方向转换功能单元,如图9所示。图8 运动分支功能单元i=2图9 运动传动方向转换的运动功能单元经过运动传递方向转换功能单元输出的运动需要分成三个运动分支分别驱动执行构件2的2个运动和执行构件3的一个运动。因此,需要加一个运动分支功能分支单元,如图10所示。图10 运动分支功能单元执行构件2的一个运动是间歇往复移动,考虑采用两个运动单元,将连续转动转换成间歇单向转动,再转换成间歇往复移动。如图11所示.图11 连续转动转换为间歇往复移动的运动功能单元执行构件2的另一个运动是间歇单向转动,且其运动平面与第一个运动的运

8、动平面垂直,因此,可以选用运动传递方向转换功能单元,如图12所示.图12运动传动方向转换的运动功能单元经过运动传递方向转换功能单元后的运动,可以通过另一个运动功能单元把连续转动转换为往复摆动,如图13所示。图13 连续转动转换为往复摆动的运动功能单元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实现执行构件1和执行构件2运动功能的运动功能系统图,如图14所示.1430rpm i = 2。5 i = 4, 2.00, 1.33 i = 23。83执行构件1执行构件2图14 执行构件1、2的运动功能系统图执行构件3需要进行间歇往复移动,为此,需要将连续转动转换为间歇转动.由图2可以看出,执行构件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其间歇时

9、间很长,运动时间很短,这样会导致使用的槽轮机构槽数过大.因此,需要采用一个连续转动的放大单元,使槽轮机构的时间系数增大,如图15所示.再采用一个运动系数为的间歇运动单元,如图15所示。 i = 1/2.5 图15运动放大功能单元和间歇运动功能单元尽管执行构件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其间歇时间很长,运动时间很短,但是当其运动时,运动则是连续的、周期的。因此,需要把图15中的运动功能单元的输出运动转换为整周运动,于是在其后加一个运动放大功能单元,如图16所示。然后,再把该运动功能单元输出地运动转换为往复移动,其运动功能单元如图17所示。i =1/4图16 运动放大功能单元图17 把连续转动转换为往复移

10、动的运动功能单元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画出整个系统的运动功能系统图,如图18所示。1430rpm i = 2。5 i = 4, 2.00, 1。33 i = 23。83图18 产品包装生产线(方案8)的运动功能系统图(3)系统运动方案拟定根据图18所示的运动功能系统图,选择适当的机构替代运动功能系统图中的各个运动功能单元,便可拟定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图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1是原动机.根据产品包装生产线的工作要求,可以选择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如图19所示。1430rpm1图19 电动机替代运动功能单元1图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2是过载保护单元兼具减速功能,可以选择带传动实现,如图20所示。 2图20图1

1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3是有级变速功能单元,可以选择滑移齿轮变速传动替代,如图21所示。图21 滑移齿轮变速替代运动功能单元3图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4是减速功能,可以选择2级齿轮传动代替,如图22所示。 图22 2级齿轮传动替代运动功能单元4图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6将连续传动转换为往复摆动,可以选择导杆滑块机构替代,如图23所示.图23 导杆滑块机构替代运动功能单元6图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7是运动传递方向转换功能和减速运动功能单元,可以用圆锥齿轮传动替代,如图24所示。i = 2图24 圆锥齿轮传动替代减速运动功能单元7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5是运动分支功能单元,可以用运动功能单元7锥齿轮传动的主动

12、轮、运动功能单元6导杆滑块结构的曲柄与运动功能单元4的运动输出齿轮固连替代,如图25所示。图25 2个运动功能单元的主动件固联替代运动功能单元5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9和10将连续传动转换为间歇往复移动,由于运动复杂,可以选用不完整齿和凸轮机构固联来共同完成要求。不完全齿轮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有四次停歇和和四次转动,且四次停歇的时间不都相同。于是,可以用不完全齿轮和凸轮机构固联来代替这两个运动功能单元。如图26所示。图26 不完整齿和凸轮机构固联替代功能单元9和10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11是运动传递方向转换功能,可以用圆锥齿轮传动代替,如图27所示. i = 1图27 圆锥齿轮传动机构代替运动功能单

13、元10 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12是把连续转动转换为间歇往复转动的运动功能单元,于是可以用凸轮机构代替该运动功能单元,如图 28所示。图28 用不完全齿轮传动替代运动功能单元12图18中运动单元14是把往复移动转换为往复摆动,可以选择齿轮齿条传动替代。如图29所示.图28 用齿轮齿条替代运动功能单元14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8是运动分支功能单元,可以用运动功能单元10、运动功能单元11锥齿轮传动的主动轮、运动功能单元13齿轮传动的主动轮与运动功能单元7的运动输出齿轮固联代替,如图30所示。图30 3个运动功能单元的主动件固联替代运动功能单元8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13是加速功能,可以选择齿轮传动代替,传动比为1/2。5,如图30所示.图30 用齿轮传动替代运动功能单元13图18中运动功能单元15是把连续转动转换为间歇转动的运动功能单元,可以用槽轮机构替代。该运动功能单元的运动系数为由槽轮机构运动系数的计算公式有:式中,Z-槽轮的径向槽数。则,槽轮的径向槽数为:该槽轮机构如图31所示.图31用槽轮机构替代运动功能单元14图18中的运动功能单元16是运动放大功能单元,把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