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39923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别高级会员生日帖子47积分532性别色男注册时间2011-04-07关于剪力墙稳定计算的冋题复制链接1# aub0314字体大小:t T显示全部发表于 2011-05-07 14:46把带“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的剪力墙当作一字墙计算,是 不合理的。“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如何定义关于这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附录D “剪力墙稳定计算”中并没有作规定,软件自然也无法对带端柱的剪力 墙按非一字墙来验算稳定了。其实,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于T形、工字形剪力墙取墙肢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本来就不是太科学。试想一下,一个 200厚的T字形剪力墙,翼缘宽度每

2、 边仅200mm能否将它作为三边支承来计算它的计算长度系数 呢?所以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征求意见稿(修订第三稿)附录 D.0.4中提出:当T形、槽形剪力墙翼缘的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的2倍和500mm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 换算折算厚度)。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X送审稿附录 D.0.4中提出:当T形、L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截面 高度h或宽度b (取图D.0.4中b1和b2的较大值)小于 1000mm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规范这样修改之后,就显得更加科学了,

3、也就是说翼缘必须 满足一定的长度要求,否则得按一字墙来计算剪力墙稳定。 回到楼主的问题,端柱的宽度满足多大时,端柱才能算作墙 肢的翼缘,规范并没有作出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16条第2款注3中指出:端柱截面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这一规定仅仅是为计算约束 边缘构件的lc,并非计算墙体稳定)。朱炳寅在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185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于有端柱的剪力墙,可直接按面积等效换算成单片剪 力墙折算厚度,以考虑端柱截面对墙肢稳定的有利影响。综合高规的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以及朱炳寅的观点,对于有 端柱的剪力墙,我个人认为可以按照惯性矩等效来换算成单 片剪

4、力墙折算厚度(而非朱炳寅面积等效),用折算厚度来计算单片剪力墙的稳定。在目前的规范体系没有提出带端柱 剪力墙的稳定计算方法的前提下,软件也不可能计算。所以,可以考虑手算,其实手算也不算复杂,对于不满足稳定要求 的带端柱的剪力墙,提取 SATW冲超配筋信息中墙体稳定验 算不足的信息,自己折算等效厚度。* 131勤能补拙已有1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圈/ aub0314 最后编辑于 2011-05-07 14:51:05本主题由 版主 勤能补拙 于2011-5-24 8:36:13 执行鉴定主题操作分享目转发TOPaub03142#字体大小:t T发表于2011-05-08 12:18显示全部剪力

5、墙稳定计算的核心是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10,10= 3 h,其中3为墙肢计算长度系数,现行 2002版高层建筑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对于3的计算仅涉及以下 4种情况:单片独 组别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47* 积分532 性别男 注册时间2011-04-07立墙肢(两边支承)、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 支承)、T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三边支承)、工字形剪力墙 的腹板墙肢(四边支承)。至于你提到的带端柱的剪力墙这 种情况,规范没有给出其墙肢计算长度系数3的计算公式,那么程序怎么去考虑这个端柱对剪力墙面外稳定提供的帮助 呢?所以我就提了个建议,按照惯性矩等效得到待端柱剪力墙的 折算厚度,用这个

6、折算厚度t带入公式q<Ect3/10l02,其中10= 3 h仍然按照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来计算 3。 我并不是pkpm的托,只是一名普通的结构工程师,我个人认为pkpm软件在执行中国规范来做设计(是设计,而非内力分 析)这块应该是最能体现中国规范的软件了,还没有任何软 件可以取代他,甚至软件有时候在影响规范。在这举一个例 子,2002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在验算剪力墙稳定的规定:722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1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 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

7、0,且不应小于160mm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 1/15,且不应小于 180mm2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 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3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4当墙厚不能满足本条第 1、2、3款的要求时,应按本规程 附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规范的意思是不满足第 1、2、3款时才需要按照附录 D计算 墙体的稳定。但是

8、 SATW软件并不执行这一条,不管你是否 满足足第1、2、3款,软件都会按照附录 D计算墙体的稳定, 如果稳定计算满足不了,软件就会在超配筋信息里面给出提 示(PKPM200軒始就是这样做的)。软件的这一思想与 2010年版本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十分一致,2010年版本规范改为:任何剪力墙都需要 验算墙体稳定,而不管你是否满足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 1/X。勤能补拙已有1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aub0314 最后编辑于 2011-05-08 12:21:04TOPaub0314字体大小:t T发表于2011-05-08 15:25 显示全部回复6楼superpy的帖子3# 组别高级

9、会员 生日 帖子47 积分532性别E男 注册时间2011-04-07结构分析室已有1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團aub0314 最后编辑于 2011-05-08 15:27:43TOP4#aub0314字体大小:t T发表于2011-05-08 16:57显示全部确实,软件的编制需要有规范依据。就拿带端柱的剪力墙来 说,在规范没有明确其稳定计算的方法的前提下,软件将端 柱考虑为剪力墙的翼缘,这显然是不够严谨的。所以对于带我终于是明白楼主需要表达的意思了,就是希望程序带端柱 的剪力墙验算稳定时,将端柱按照剪力墙的翼缘考虑,转换 为工字形或者T形(三边支承)剪力墙验算稳定。不知道我 这样理解是否正

10、确?现行的2002版本高规附录D,将只要有翼缘(不管翼缘的长 度)的工字形或者T形剪力墙就按照三边支承计算其计算长 度系数3本来就是很不科学的(可参看2010新高规的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端柱截面宽度较小,即使端柱按照剪力 墙单元来建模,以此将端柱考虑为剪力墙的翼缘,而按照三 边支承计算其计算长度系数3,这样验算剪力墙的稳定是很不安全的做法,程序偏于安全的不考虑端柱我个人认为是科 学的。举一个例子:单片剪力墙厚300,其一端有端柱截面600x600 ,如果程序将端柱按照 600宽翼缘考虑为三边支承得 出的计算长度系数 3,再以此验算剪力墙稳定,这样是很不 科学的做法。很明显和 2010年版本高

11、规送审稿“当 T形、L 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截面高度h或宽度b (取图D.0.4中b1和b2的较大值)小于1000mm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 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的精神不符。2010年版本高规最终会怎样限制翼缘最小长度 我也不清楚,因为2010高规到今天也没有正式印刷出版,但 是将端柱考虑为剪力墙翼缘肯定是偏于冒险的做法。楼主的建议也确实很值得PKPM参考,比如端柱尺寸能够满足2010版高规对于翼缘长度的限制时,是否可以按照惯性矩换 算折算厚度,来按照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 组别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47 积分532 性别色男 注册时间2011-04-07

12、端柱的剪力墙的稳定性验算,更多的应该是依赖于使用者的 判断,而非程序给出。关于这点,PKPM也应该凭借其与规范编制专家沟通的便捷性,来给出具体的技术说明。其实确实很多问题,由于规范的不明确性,导致软件也没能将其编制进去。举一个例子:高规7.1.7条,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 时,应至少采取以下措施中的一个措施,减小梁端部弯矩对 墙的不利影响: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宜按计算确定配筋”这一点,规范就没有说明怎么计算确 定,暗柱两边都带有翼缘,考虑面外弯矩的受力计算肯定比 较复杂。在规范不明确的前提下,软件也没有给出墙与梁相 交处暗柱的计

13、算配筋。这点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软件。再举一个例子,高规 443条,*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 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 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注: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 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楼层受剪承载力规范并没有给出其具体计算方法,如果我作 为一个编程者,我就不知道怎么编制。正因为高规没能明确 楼层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所以像ETABS软件,MIDAS软件都不给出这一比值参数,仅给出刚度比而不给出楼层受剪承 载力比值

14、。SATW程序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95 附录B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来计算竖向构件受剪承载力,随后的midas building 就是参照了 SATWE 这一方法。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扭转因子的计算,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角度的求解,在规范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计算方法的前提下,SATW软件可能在与规范编制组沟通的前提下,都给出了计算方法,而且发表了论文作为他们的软件技术条件(见附件)。我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软件可以不用计算规范不明 确的问题,也可以与规范编制组沟通后给出规范未明确问题 的计算方法。纯属技术讨论,没有任何恶意。如有不宜之处,敬请批评指 正。抗震计算

15、中几个问题的研究.rar (囤271.23 K,下载次数:14)(2011-5-8 17:01:06 上传)/aub0314 最后编辑于 2011-05-08 17:01:06TOPaub03145#字体大小:t T发表于2011-05-11 16:19 显示全部就否认有端柱能满足和翼缘一样作用的情况出现,那就没道 理。我也并不否认端柱可以作为剪力墙的翼缘。但是如果在规范没有明确端柱能否作为剪力墙支承条件的情况下,PKPM软件将端柱按照T形或工字形剪力墙计算墙肢的计算长度系数3.组别高级会员生日 帖子47积分532,性别E男 注册时间2011-04-07是肯定不够严谨的。如果superpy你坚持要求PKPM考虑带端 柱的剪力墙的稳定计算, 你必须提出一种计算方法,来回答以 下问题:1.端柱截面多大才可以作为剪力墙的支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