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739787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资料,仅供参考,下载后可编辑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 儒林外史这本书的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1 看了儒林外史的第十四回,我又看到了一个和前十二回完全不一样的骗局。 马钝是一个名士,一向视功名如粪土,两袖清风,无牵无挂,喜爱游历名山大川,一次,他受人之托,来到了杭州的文翰楼改卷。到了杭州,马钝就乘机游历起了西湖,江南的许多美景,让他流连忘返。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个洞中,刚要抽签的时候,忽然身边出现了一个老头,马钝见他留

2、着又长又白的胡子,真像年画里的神仙,于是,就问他:“敢问仙名仙寿?”“回马二先生,贱名姓洪,今年已有三百多岁了。”马钝听后大吃一惊,心想难道他真是一个神仙,不然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姓名?“你已遇老仙,那就不用抽签卜算自己的命运了,请你跟我来吧!”马钝跟着那自称仙人的洪先生走了,他俩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洪“仙人”对他说:“这就是我的家。”二人走进了屋子,只见那“仙人”用纸包了十几块黑炭给他,对马钝说:“你把这个黑炭用火点燃,就会烧出纹银来的。”马钝一听,马上回到住处用火烧了起来,没想到,竟然真的烧出了十几锭纹银。不久,马钝听说了洪“仙人”死去了的消息,马钝急忙前去吊唁,他悲哀地对着死去的洪“仙人”

3、说:“您是一个神仙,神仙怎么会死的呢?”“谁说他是神仙,他今年才六十多岁。”洪“仙人”的家人说。马钝心想,他们准是在骗我,洪“仙人”曾经给过我十几块黑炭让我去烧,白花花的银子被烧了出来,这还会有假吗?”殊不知,那是洪先生为了得到一个神仙的虚名,不惜自己的钱财把银子有意裹在了黑炭里,故事看到这里,我为一个身为名士的马钝,竟然不知这个世上本无神仙的道理,感到可悲!我也为一个做梦都想有一个神仙虚名的洪先生,感到可叹! 从这个故事里,我既看出了马钝的无知,又看出了洪“仙人”的愚蠢。马钝枉为一个名士,如此笨拙的一个骗局,他竟然信以为真,令人可笑。而洪“仙人”的装神扮仙,却是为了度一个虚名而去不惜损失自已

4、的金钱,更是让人啼笑皆非。看了这则故事,想想身边时有所闻和时有所见的人和事,比方那些成群结队地到处看相算命,烧香拜佛,他们的举动和马钝的无知有什么两样呢?有多少个又象洪“仙人”这样的人,比方许多中考和高考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考分不上线,为了能被学校录用,不惜用钱去买名校,这样的做法与洪“仙人”的愚蠢又有什么不同呢?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2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剧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却没有领会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开儒林外史阅读了整个故事之后。 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简单

5、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终于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像周进哭号着为秀才名分磕头撞板。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还有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中举前萎缩地向老丈人低头称事,中举后便有了老爷大人们的官腔。甚至在为母亲守丧时,在打秋风的筵席上大吃大喝。而他仅仅是中举,不出两个月,什么房产、田地、金银、奴役,不请自来。范进是千万得中读书人的代表之一,封建_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科举对他们的毒害。 中举对胡屠户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对范进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

6、,一旦中举后,因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清楚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也是功名,中了科举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还有那些乡绅,都在第一时间忙不迭的为范进送金送银,正是他们为_传播科举毒推波助澜。跳出范进的故事,作者详细描写了临死伸着两指头,唯恐两个灯芯废油的严监生和强抢人猪,用云片糕当药讹诈船家的严贡生兄弟俩作为代表。 综上所述的人物,无一不受科举的毒害。事实上不只这些人。还有举着科举饭碗的名士们,还有科场屡屡落败的如看西湖风景都要挤出几句经典的马二先生之类的人。还有佛门弟子

7、,一听胡屠户为女婿范进母亲做法师,屁滚尿流地马上安排起来。甚至是贾宝玉最最推崇女子亦是如此。鲁小姐受其父影响只认八股文,什么都以八股文马首是瞻,自己终日练习八股,后来因为丈夫对科举毫无兴趣,终日长叹。书中充满着挖苦味,辛辣尖刻,这与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联系。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3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个人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命运,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选择,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所以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黄公和赵爷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可一个子孙满堂,是个庶民,另一个当了官,却没有家庭。他们一个选择了工作,一个选择了家庭,他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8、儒林外史里还有一个故事,范进在三十几年间,考了二十余次,才考中举人。设想一下,假如范进考不中,决定放弃,或者最后一次周学监选择不亲自看卷,又或者只看一遍范进的卷子,那范进可能永世不得中举了。 假如能回到过去,改变某一事件,历史也就会发生改变,当时的改变就会影响到现在。有一部电影海市蜃楼,女主通过一次巧合,改变了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救了一个小男孩,但当她第二天醒来,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 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一次我们期末考试,历史九十分以上就能免假期作业的手抄报。因为选错一道2分的选择题,我与90分失之交臂,不得不痛苦地去完成手抄报。 中考高考是人生的岔路口,进入什么样的学校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9、,我们的努力会变成我们手里的选择利器,就是分数。深中还是深外,宝中还是红岭,这些选项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而选择志愿,也并不是学校越知名越好,而是要权衡利弊,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两条路分岔于黄色树林里,惋惜我不能都踏上足步,作为旅行者,我久久伫立,沿着一条路眺望,尽目力所及直到它在灌木丛中曲折而去。” 每一次选择都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重点还是职高,大公司老板还是搬砖工,也许全在一念之间。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4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对儒林外史感兴趣是从课文范进中举开始的。落魄时哈腰点头

10、,中举后疯癫失魄,为昏庸无能。范进其人。 八股取士造成知识分子思想死板腐化,不懂变通,曲解古经,为官后不恤民情,底层生活困顿贫乏。儒林外史真是描写了好一幅明清风俗图! 有言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抵是“寒窗十年苦”苦惨了,文人学子纷纷走上上路,谋取暴利。在商贾中更是形成了“重利途,甚于重名。子弟之佼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之风。深刻人心的士农工商概念渐渐动摇。 吴敬梓对于这些人大抵都还是不喜的,评道:“资性蠢愚,心术卑劣,货利声色之外不知其他。”功名金银终归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缥缈虚无转瞬即逝。可笑可叹,竟有很多儒生于此泥足深陷不可自拔。 文人经

11、商求利本无错,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牟利也要有底线,有道义,如孟子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道德沦丧、唯利是图,君子之风荡然无存、市侩之气泛滥成灾便是万万不可。 奢侈放纵的宋为富,贿赂权贵,欺压百姓的方乡绅,不学无术、装模作样的景兰江、支剑锋,吝啬至极,毫无半点文人之气的胡二爷便是万万不可有的儒林败笔。 吴敬梓笔力深厚,一杆笔好比金错刀,字字珠玑句句见骨,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把唯利是图披着君子外衣的“小人”刻画的惟妙惟肖。但愿如今无人如此,知晓那水中月捞不着,镜中花摘不得的道理。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5 在一篇篇辛辣的挖苦话语中,我如同看到

12、了旧时被科举毒害的怀才不遇的人们对封建顽固礼教的不满、愤慨的呐喊。 儒林外史,中的周进令我印象很深。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在_县做了三年老师,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不久,他被生活所迫替一群商人当账房,路过贡院,触景生情。大半生追求功名利禄却求之不得与所受过的凌辱夹杂着悲愤的心情一下子全部发泄出来,化作一厢老泪纵横,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读到这里,我不禁心感酸楚,周进只是一个代表,世上曾经有多少人被封建礼教毒害,又有多少人去钻令人费解的深奥古经而耽搁青春,使得人性荡然无存,

13、尊富鄙贫,社会不得安静!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可见他已深陷科举毒害中,不得自拔。这是一种社会“浓厚”的风气。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假如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他节节高升的仕途更加显现出世态丑陋,这是对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的批判。 周进用钱买来了监生,读一个叫范进的老童生的文章。因为无事可做,便多读了几遍,这才领悟到文章玄机多,变化妙,加上遭遇与自己甚是相似,马上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也呈现出对考场监生的挖苦:他们囫囵吞枣,漫不经心,不识人

14、才。 其实,从辛辣的挖苦中,我还读到了欣慰的一点,就是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危害,并且想要革命去改变现状,这是思想的升华。 读儒林外史有感500字范文6 余尝读吴文木之儒林外史,其书儒者之种种,光怪陆离,众生百态,不一而足,或吝啬,或迂腐,或势利,或恬淡,或浑雅,比比皆是也。 吝啬者如严监生之属,迂腐者如马纯上之类,势利者则_县人之流也,恬淡者如庄征君,浑雅者如虞博士,文木老人皆述之以笔,其历历者如在目矣。 另有如五十五回述盖宽及其邻翁于雨花台绝顶望江上舟船之往来,红日之西坠者,愚窃以为殆有谓也:其述江船之逡巡者,非谓时人之去而后人之来,寓述往追来之意者乎?而落日之谓非喻礼乐文章之颓废也欤?噫吁兮

15、,聊聊数笔而一至如是之思者,此所谓文木之高妙也。 难平者事也,无尽者欲也,而皆出于人,是知世间善恶,皆自人出。夫人者无有穷而欲者无有尽,功名富贵,朝夕挂念,焉之此虚妄之物终为无益也?徒费尽心情,误尽流光,莫如啸傲林泉,梅妻鹤子,快然自足,极娱游于终日也。 且夫古之君子,温文尔雅,雍容敦厚,以正其身而推及人,行不言之教,助礼乐之闻,岂如文中之类,礼乐不行,教化不兴,惟知皓首穷经以为仕途,及仕则未知何谓仁义也,无论唐诗宋词文章辞赋也,而尽日所见惟黄白之物,所闻皆为官之道也。是以有泰伯祠群贤毕至,以复旧时礼乐之教化者,实文木之喟叹也。由是知之,八股之为害甚矣! 呜呼,圣道之不传也久矣,礼乐之不兴也亦久矣,而世人愚昧,不解名利之属终为虚妄,日追夜逐,靡有朝矣!夫庸知濯足沧浪,醉舞明月,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之乐也欤?余既怅然,故虽有不才而敢不竭鄙诚以为此文者哉?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网络生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