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739778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二环路底层道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3第一节 编制依据3第二节 编制原则4第三节 编制说明5第四节 编制本施工方案采用的技术规范5第二章 工程概况7第一节 工程简介7第二节 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10第三章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11第一节 施工总体目标11第二节 项目组织机构11第三节 施工准备14第四章 交通组织方案及保通措施18第一节 交通组织方案18第二节 交通保通措施19第五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22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22第二节 路面整治工程施工22(一)、路面破碎板块更换施工22(二)、路面压浆施工28(三) 辅道新建混凝土基层32(四) 检查井井盖

2、安装48(五) 路沿石安装51(六)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53(七) 人行道铺装69第三节、现场临时用电84第六章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00第一节 工期要求100第二节 施工工期计划及进度安排100第三节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方案101一、工期保证体系101二、工期保证方案101第四节 工期保证措施103一、思想保证措施103二、组织保证措施103三、施工保证措施103四、制度保证措施104五、经济保证措施104六、设备物资保证措施104七、后勤保证措施104八、技术保证措施105九、其他保证措施106第七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07第一节 质量目标107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107第三节

3、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08一、 组织保证措施108二、思想教育保证措施109三、技术管理保证措施109四、施工保证措施109第八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11第一节 安全目标111第二节 安全保证体系111第三节 安全保证措施112一、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管理112二、安全管理制度113三、周边环境安全保护措施116第四节 应急救援体系116一、组织机构116二、应急物资储备117三、应急措施117第五节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119第九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20第一节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护措施120一、施工环境保护方针120二、环境保护目标120三、环境保

4、护保证体系121四、环境保护措施121第二节 噪声控制措施125第十章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26一、文明施工目标126二、文明施工措施126第十一章 冬雨季及夜间施工安排129第一节 雨季施工安排129一、雨季施工准备措施129二、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措施129三、砼雨季施工措施129第二节 冬季施工安排129第三节 夜间施工安排130第十二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31第一节 廉政措施131一、组织保证131二、制度保证131第二节 合理化建议的措施132第三节 确保不拖欠民工工资的措施133第四节 职业健康保证措施133第五节 竣工文件的编制134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第

5、一节 编制依据1、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成都市“两快两射两环”项目-二环路西段工程项目EPC3标段底层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2、设计的成都市“两快两射两环项目二环路西段工程项目EPC3标段底层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4、现行国家和行业以及地区颁布的施工及验收标准、规程、标准图集、质量安全规范。5、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建设文明施工标准和关于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管理暂行标准.6、成建委发2004218号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7、成建委发200483号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

6、标准(环境和卫生)补充修订条款的通知。8、成建委发200787号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明施工(扬尘整治)技术规程。9、关于成都市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工地”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0、本公司的技术装备力量和综合素质的发挥能力.11、市场经济、建筑市场对本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12、现场实地踏勘收集的有关资料及对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13、我公司多年从事市政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的丰富实践经验、雄厚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技术力量,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科技成果等。第二节 编制原则根据该工程的重要意义,本实施组织设计以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确保施工工期,创一流管理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制

7、,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使质量与工期控制措施到位,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工期按施工合同要求实现。1、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用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和安全保证等。2、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提供有力的物资条件。3、在工程施工上,仔细分析,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4、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化、标准化,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

8、程工期。5、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创建“安全文明标化工地”。6、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操作技术规程,加强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工期和施工安全。积极配合与响应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及工程指挥部的总协调、总管理和总控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制,努力把安全工作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横向到边、人人负责”。全面作好消防和工地内外的治安保卫工作。7、施工期间和竣工时的相关资料进行正确记录、编制,并及时报送.8、利用本工程有利条件,配足资源,满负荷施工,尽量提前完工,缓解交通压力。第三节 编制说明本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

9、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力争达到优质工程;确保施工工期;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及确保施工范围内管线的安全;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音干扰。通过对周边交通的合理疏导和组织,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畅通,尽量减小因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干扰及影响。第四节 编制本施工方案采用的技术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7、工

10、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28-96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1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2、城市道路高分子复合材料井盖、井蓖技术规程J11174-20081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6、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G E40-2007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J46-200518、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1

1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20、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 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1、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2、成都市人行道建设导则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出行总量的持续增加,现有交通网络承受的压力加大,主干道机动车运行速度逐年下降,道路建设上缺少大容量的机动车快速通道,地区间联系薄弱,交通设施整体服务水平低,单一的平面常规道路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迫切需要形成以快速路系统为骨干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紧张的状况。城市规模的扩大、外围组团的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有中

12、心城区、外围城镇组团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快速通道;城市外围地区的迅速发展,要求建设连接各地区之间快速环行通道,不仅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而且对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促进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向外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西段EPC3标段位于成都市区,起于二环路少陵路口以南附近,止于二环路西三段营兴街以北附近,桩号范围为K12+022。476-K7+550.758。道路全长4471.718米,道路红线宽67。5米左右。工程内容为道路工程及道路范围内的管线、绿化、交通、照明等工程.道路工程包括现有快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整治、快车道加铺沥青混凝土(含局部拓宽)、非机动车道拓宽改造辅道、新建人行道及现状

13、管线检查井升井筒工程.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为道路工程部分,绿化、交通、照明等工程另行进行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横断面布置形式:地面层中,设置8m宽中央分隔带,用于桥梁设置墩柱,两侧各设置3条总宽10.25m的机动车道(3条机动车道宽度3.25m,内、外侧路缘带宽度各0.25m),环外侧在3条机动车道外布置扫宽12m宽的辅道(大件车道),环内侧如果有辅助墩,在侧分带外侧设置大于7m的辅道(局部困难地段为6m)。2、路面结构形式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项目,原则上对于符合设计要求(现状路面弯沉45(0.01mm)且路面完好无病害的既有主干道路面充分加铺利用,对于既有辅道、侧分带、人行道作为行车道路面的

14、地段采用新建路面结构。现有二环路路面改造工程局部拓宽段、绿化带硬化及公交站路面结构(新建部分)结构1: 4cm改性沥青SMA-10+6cm改性沥青AC20C+8cm普通沥青AC20C+1cm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40cmC20贫混凝土基层+20-30cm连砂石垫层.现有二环路主车道利用罩面结构(原路面病害处理)a.原路面状态良好,无明显病害,路面弯沉满足设计要求的路段,及沿线高程需要控制的路段,结合纵坡高程对原沥青路面处治合格后直接加铺罩面.结构2: 4cm改性沥青SMA10+6cm改性沥青AC-20C+1cm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处治合格原沥青路面.b。原路面有破损病害路段,结合纵坡高程,将原路面表面病害铣刨,对局部龟裂或沉陷彻底铣刨恢复后加铺。结构3: 4cm改性沥青SMA10+6cm改性沥青AC-20C+512cm普通沥青AC20C调平层+1cm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铣刨处治合格原路面。c。原沥青路面病害严重,路面基层有病害的路段,采用将有病害的沥青面层根据病害深度铣刨恢复后加铺。结构4: 4cm改性沥青SMA-10+6cm改性沥青AC20C+8cm普通沥青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