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739375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中公教师考试曲华I服心:心海南教师考试网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2:学生观第二节学生观(一)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丽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 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2.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源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最 高价值理想,是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 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1) 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

2、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类的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 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 动的发 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 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劳动形式的丰富和 多样其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多维展现或生命活动外化范围和程度的扩大、 提 高。它反映和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全面的提升,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的占有。(2)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

3、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全面地拓展、张扬、提升人的一 切能力,如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道德力、现实能力和内在潜力等。因此能力 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 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的能力,又包括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劳 动“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这里所指的能 力,既包 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和作为生产力要素 的生产技术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社会适 应和驾 驭社会关系的能力

4、,又包括开拓和创新的能力;既包括德能.即思想觉悟与道 德修养的能力,又包括审美的能力;既包括现实能力.又包括潜在能力。其中,体力必以中公教师考试曲华I服心:心海南教师考试网和智力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发 展的基础和前提。(3)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从来就是社会的劳动,因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 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 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 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往 和全面的关系。因

5、为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 普遍的交往、全面的联系。(4) 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 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指这一 “总和”的 全面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 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 体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倾向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 殊性和差异性。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表现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 造性的发展程度。自觉能动性是个性的根本特征

6、,创造性则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 是最活 跃的因素。其实质是主体对现实的超越。(5)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到了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 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6) 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 割的。一方 面,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必 须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而不是部分阶级、阶层 和个

7、人的片面发展,更不是某一个体或社会集团的特殊嗜好的畸形扩张和繁衍。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人的全面 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措施。(1)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必,中公教师考试曲华I服心:心海南教师考试网素质教育不仅坚持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并重,要求全面 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素质教育重视全体学生,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8、。所以 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2)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无论是 个人还是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良好的教育是提高个人和社会 整体素养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多方面的教育,促进个人 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说,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的重要途径。(3) 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人类的社会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因此,教育的方针和目的最 终也要转变到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上来。素质教育不但要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9、而且要在此基础上,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展开教育,使人的 全面发展与其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的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 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目的。(二) “以人为本”的内涵教育价值观是指一所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 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 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 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一方面,强调以 人为本位,弘

10、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 升人的生存竞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 起来,而且 提出要注重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理念;另一 方面,超越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一一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 育及社会发 展的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通过教育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的运用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的前提,是推进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 所以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 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

11、发展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必以中公教师考试曲华I服心:心海南教师考试网1.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学校教育不 应像花匠摆弄盆景那样,按自己的意愿去随意剪裁学生,而要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爱好出发,给学生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二是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给予 学生充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绝 不是放任不管,让学生像野花那样“自然成长”。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 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 型的学生观

12、,“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_丁.作者,教师要进 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 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落到实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教育中具有同样的 权利和义务,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 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公正就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具体表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也是

13、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1) 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出身、性别、 智力、相貌、年龄、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对 待,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关心、爱护、无偏见、不偏袒、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 准。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 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要爱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教师无论 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教师个 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2) 体谅和宽容师生平等并不是要时时处处把学生看做像教师一样的成人

14、,学生作为未成年人, 正处于成长时期,许多方面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 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 事情,要予以宽容。亚里士多德曾说:“在有些情况下,公平对待也就是体谅和宽 容。宽容就是体谅,是对公平事物做出正确判定,正确判定就是对真理的判定。”(3) 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 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 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教必以中公教师考试曲华I服心:心海南教师考试网师应该承认其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地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 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3.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要真正做 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 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 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 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