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7373391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及高层某钢筋混凝土房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本章预备知识:建筑构造中关于框架结构建筑的规定,建筑力学中弯距分配法的内容、截面平衡的概念、弯距剪力图的绘制。本章知识结构:1. 常用结构体系2. 多层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内力分析和构造要求本章内容: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2002)把10层与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定义为 高层建筑,10层以下的建筑物为 多层建筑。多层与高层房屋的 荷载有:竖向荷载(恒载、活载、雪载、施工荷载);水平作用(风 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对结构影响较大的是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尤其是 水平荷 载随房屋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以致逐渐开展成为与竖向荷载共同控制

2、设计,在房屋更高时,水平荷载的影响甚至会对结构设计起绝对控制作用。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房屋有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四种主要的结构体系。图7-1 (a)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房屋(图7 - 1)是由梁、柱组成的框架承重体系,内、外墙仅起围护和分隔的 作用。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因而适用于各种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在民用建筑中,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办公楼、旅馆、医院、学校、商场与住宅等 内部有较大空间要求的房屋。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移刚度小, 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属于柔性结构,随着 房屋层数的增加,水平荷载逐渐增大,将因侧移过大而不能

3、满足要求。因此,框架结构房屋一般不超过15层。剪力墙结构当房屋层数更多时, 水平荷载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这时可将房屋的内、 外墙都做成剪力 墙,形成剪力墙结构,见图7- 1b。它既承当竖向荷载,又承当水平荷载一剪力,“剪力墙 由此得名。因剪力墙是一整片高大实体墙,侧面又有刚性楼盖支撑,故有很大的刚度,属于刚性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相当于一个底部固定、顶端自由的竖向悬臂梁。适用剪力墙结构由于受实体墙的限制,平面布置不灵活,故适用于住宅、公寓、旅馆等小开 间的民用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很少采用。此种结构的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下侧移小,于1535层的高层房屋。 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了弥补框架结构随房屋层数增加

4、,水平荷载迅速增大而抗侧移刚度不足的缺点,可在框架结构中增设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形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图7 - 1c)。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房屋中,框架负担竖向荷载为主,而剪力墙将负担绝大局部水平荷 载。此种结构体系房屋由于剪力墙的加强作用,房屋的抗侧移刚度有所提高,房屋侧移大大减小,多用于1625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中(如办公楼、旅馆、公寓、住宅与工业厂房)。筒体结构简体结构是将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形成空间封闭筒体,使整个结构体系既具有极大的抗侧移刚度, 又能因剪力墙的集中而获得较大的空间, 使建筑平面获得良好的灵活 性,由于抗侧移刚度较大,适 用于更高的高层房屋( 30层,100m)。筒

5、体结构有 单筒体结构(包括框架核心筒和框架外框筒)、筒中筒结构 和成束筒结构 等三 种形式(图7-5)。的图7 3横向框架承重体系是将图7-2筒体结构(a)框架内筒结构;(b)筒中筒结构;(c)束筒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全现 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装配式 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 四种形式。 全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 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半现浇式框架 是指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 或柱为现浇,梁板为预制的结构。 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 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 体的框架结构。所谓装配整体式框架预制梁、柱和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 在梁的上部与梁、柱节点处再后浇混凝土使

6、之形成整体, 故它兼有现浇式和装配式框架两者的优点,缺点是增加了现场浇筑混凝土量,且装配整体式框架的梁是二次受力的叠合构件一叠合梁,计算较复杂。布置1 .柱网与层高结构的框架布置主要是确定柱网尺寸,即平面框架的跨度(进深)与其间距(开间)。框架结构的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房屋的生产工艺、使用要求、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一定的模数要求,力求做到平面形状规整统一,均匀对称,体形简单,最大 限度的减少构件的种类、规格,以简化设计,方便施工。民用建筑柱网和层高一般以300mm为模数。由于民用建筑种类繁多,功能要求各有不同,因此柱网和层高的变化也大,特别是高层建筑,柱网较难定型,灵活性

7、大。2 承重框架布置方案根据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的结构布置方案可划分为以下三种:(1)横向框架承重横向框架承重布置方案是板、连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沿横向布置(图7-3), 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刚度。缺点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 当房屋需要较大空间时,其净空 较小。(2)纵向框架承重图7-4纵向框架承重体系图7-5纵、横向框架承重体系纵向框架承重布置方案是板、连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沿纵向布置(图7 -4)。优点是通风、采光好,有利于楼层净高的有效利用,可设置较多的架空管道,故适用于 某些工业厂房,但因其横向刚度较差,在民用建筑中一般采用较少。(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纵

8、、横向框架混合承重布置方案是沿房屋的纵、横向布置承重框架(图7- 5)。纵、横向框架共同承当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当柱网平面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时,或当楼面活荷载较大时,如此常采用这种布置方案。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多采用现浇钢筋混 凝土整体式框架。、计算简图任何框架结构都是一个空间结构,当横向、纵向的各榀框架布置规如此,各自的刚度和荷载分布都比拟均匀时,可以忽略相互之间的空间联系,简化为一系列横向和纵向平面框架, 使计算大大简化,如图 7-6。 在计算简图中,框架梁、柱以 其轴线表示,梁柱连接区以节 点表示,如图 7-9(a)、(b)。 梁的跨度取其节点间的长度。 柱高,首层取根底顶面

9、至一层 梁顶之间的高度,一般层取层 高。二、框架上的荷载竖向荷载包括恒载(结构自重与建筑装修材料重量等 )与活载(楼面与屋顶使用荷载、雪 荷载等)。在设计楼面梁、墙、柱与根底时,要根据承荷面积(对于梁)与承荷层数(对于墙、柱与根底)的多少,对楼面活荷载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这是因为考虑到构件的受荷面 积越大(或承荷层数越多),楼面活荷载在全部承荷面上均满载的机率越少。如以住宅、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与托儿所等房屋为例,当楼面梁的承荷面积(梁两侧各延伸1/2梁间距X围内的实际面积)超过25 m2时,楼面活载折减系数为 0.9 ;墙柱根底的活载按楼层数的折减 系数见下表: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12345

10、6892020计算截面以上活荷载总和的折减系数1.0(0.9) 0.850.700.55注:当楼面梁的承荷面积大于 25 m2时,采用括号内数值。其他类房屋的折减系数见 建筑结构荷载规 X。风荷载的标准值 Wk、根本风压Wo、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风载体型系数s参见第六章。对于高层建筑,要适当提高根本风压的取值。对一般高层建筑,可按荷载规X给出的根本风压值乘以系数 1.1后采用;对于特别重要的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可将根本风压值乘以1.2后采用。随风速、风向的变化,作用在建筑物外表上的风压(吸)力也在不停地变化。实际风压是在平均风压上下波动。 波动风压会使建筑物在平均侧移附近左右摇摆。 对高度

11、较大、刚度较小的高层建筑将产生不可忽略的动力效应,使振幅加大。设计时采用加 大风载的方法来考虑动力效应,在风压值上乘以风振系数荷载规X规定,只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结构,考虑风振系数z。其他情况下取Z =1.0。有关风振系数Z的计算方法,详见荷载规X。三、框架内力近似计算方法1.竖向荷载作用下一分层法: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层荷载对其他层杆件的内力影响较小,因此,可忽略本层荷载对其他各层梁内力的影响,将多层框架简化为单层框架,即分层作力矩分配计算。具体步骤如下: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远端假定为固端;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计算单元的

12、内力,由于除底层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层柱均为弹性连接,为减少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相应的传递系数也改为 1/3,底层柱仍为1/2 :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由于每根柱分别属于上、下两个计算单元,所以柱端弯矩要进展叠加。此时节点上的弯矩可 能不平衡,但一般误差不大,如需要进一步调整时,可将节点不平衡弯矩再进展一次分配, 但不再传递。对侧移较大的框架与不规如此的框架不宜采用分层法。2.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反弯点法、D值法1)反弯点法。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因无节点间荷载,梁、柱的弯矩图都是直线形, 都有一个反弯点,在反弯点处弯矩为

13、零,只有剪力。因此,假如能求出反弯点的位置与其剪力,如此各梁、柱的内力就很容易求得。底层柱的反弯点位于距柱下端2/3高度处,其余各层柱反弯点在柱高的中点处。按柱的抗侧刚度将总水平荷载直接分配到柱,得到各柱剪力以后,可根据反弯点的位置,求得柱端弯矩。再由结点平衡可求出梁端弯矩和剪力。反弯点法对梁柱线刚度之比超过的层数不多的规如此框架,计算误差不大。2) D值法。对于多高层框架,用反弯点法计算的内力误差较大。为此,改良的反弯点法即D值法用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和调整反弯点高度的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 力。修正后的柱抗侧移刚度用 D表示,故又称为D值法。该方法的计算步骤与反弯点法一样, 具体可参

14、考相关书籍,这里不再讲述。四、框架侧移近似计算与限值抗侧移刚度D的物理意义是产生单位层间侧移所需的剪力(该层间侧移是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当框架结构第j层所有柱的D值(Dj)与层剪力V后,如此可得近似计算层间侧移j的公式:VjDij(7 - 1)框架顶点的总侧移为各层框架层间侧移之和,即nnj (7 2)j 1式中:n框架的总层数。以上算出的层间侧移和顶点的总侧移是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事实上,框架的总变形应由梁柱弯曲变形和柱轴向变形两局部组成的。在层数不多的框架中,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在近似计算中,只需计算由梁柱弯曲引起的变形。为保证多层框架房屋具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因产生过

15、大的侧移而影响结构的强度、稳定性 和使用要求,规X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框架结构,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 大于1/550。五、控制截面与最不利内力组合框架结构承受的荷载有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力(抗震设计时需考虑)。对于框架梁,一般取两梁端和跨间最大弯矩处截面为控制截面。对于柱,取各层柱上、下两端为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就是使得所分析杆件的控制截面产生不利的内力组合,通常是指对截面配筋起控制作用的内力组合。对于框架结构,针对控制截面的不利内力组合类型如下。梁端截面:Mmax ; Mmax ; Vmax。梁跨中截面: Mmax ; Mmin 。柱端截面:Mmax与相应的N,V;Nkax;与相应的MV;Nnin与相应的V。六、竖向活荷载不利布置与其内力塑性调幅竖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方法有逐跨施荷组合法、最不利荷载位置法和满布活载法。 kN / m2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