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735062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达摩祖师悟性论白话译文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道的本质是寂灭,因此修道的人以不驻留于各种相为根本来进行修持。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所以,经文中说:“寂灭是菩提,这个寂灭的“灭”就是指要灭掉各种相。”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什么是佛?佛就是觉悟。人有了觉悟的心而得了菩提道,因而就叫做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经文中说:“不驻留于一切各种相,就叫做各种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因此,对于觉悟者而言,即使是有相,也是无相的那个相。这个无相之相,不是用眼睛所见的那个相,而是只能通过智慧而感知的。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

2、三界。如果听闻这样的讲法,能够立刻明白,并在一念之间生起信心,这样的人就已经生发了大乘佛法之心,并因此而能够超越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三界,就是人心中的“贪”、“嗔”、“痴”。通过内心的返照,能够发现,与“贪”、“嗔”、“痴”对立的就是“戒”、“定”、“慧”,这个“戒、定、慧”就叫做超越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但是,人的内心的“贪、嗔、痴”并不是具体的某种东西,“贪、嗔、痴”是对众生的心性的概括。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如果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返照,就能够发现自己心中的那些“贪、嗔、痴”,如果对所发现的这些“贪、嗔、痴

3、”用“戒、定、慧”去断除,就能够了断贪嗔痴的根性,只有明白地、清晰地断除了贪嗔痴之后所得到的根性,才是佛性,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经文中说:诸佛从本源而来,常处于三毒之中,在去除垢染的法中成长,最后成就为世尊的境界。三毒者:贪嗔痴也。这里所说的三毒就是贪嗔痴。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之所以说大乘佛法是最上乘的,是因为一切所行之处都是菩萨所行之处,菩萨既无所不乘,又无所乘,始终处于乘,又没有乘,这就是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经文中说:无乘就是佛乘。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

4、定处,当此人解佛语。如果一个人知道“六根”所得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五蕴”也不过是假借的一个名称,这些东西,遍体寻求,找不到固定之所,那么,在这个时候,人就能够明白佛所说的了。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经文中说:五蕴存在的那个地方就是禅院。通过自我内照而开悟解脱的就是大乘佛法之门,这个道理不能不明白啊。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不忆一切法就叫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如果明了这句话的人,那么他的行住坐卧都是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知道心就是空,就叫见佛。何以故?为什么?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十方诸佛都是把无作为心,而不见于心,把这叫做叫见佛

5、。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舍身而不吝啬就是大布施。不在所有的动或者所有的定之中,就是大坐禅。何以故?为什么?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凡夫一直都在求动,小乘之人一直都在求静,不求动也不求静的坐禅是超越于凡夫和小乘之人的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如果有了这样的体会,那么,对于所有一切相都不需要主动寻求摆脱,就能够自然解脱,所有一切的病不需要治疗就能够自愈,这些都是因为大禅定的力量所致。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凡是带着自己的心念去探求佛法的就是迷,不带着自己的心念去探求佛法的就是悟。不着文字名解脱;不被文字

6、制约的就叫做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不被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污染的就叫做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超脱于生死之外的就叫做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惦记着事后得到报答的就叫做得道,不生妄想名涅盘;不生起妄想的心念的就叫做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能;不处于痴呆状态的就是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盘;心无烦恼的时候就是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没有心相的境界就叫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处于迷的境界的时候,有此岸与彼岸的分别,如果觉悟了的时候,就不存在此岸与彼岸的分别。何以故?为什么?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因为凡夫一直都在此岸,对于觉悟了最上乘佛法的人来

7、说,心不住此岸,亦不住彼岸,所以能脱离那个彼岸与此岸的分别。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如果能够见到彼岸与此岸的不同,那么这个人的心至少已经达到无禅定的境界了。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烦恼就叫众生,觉悟解脱就叫菩提,这两者,既不是同一个东西又是同一个东西,两者之间只是迷和悟的不同而已。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迷的时候就觉得需要找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才能够摆脱烦恼,觉悟的时候就明白任何地方都可以摆脱烦恼,根本不需要特殊的地方去摆脱烦恼。平等法者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平等之法的意思是,无论是凡夫或者是圣人都是一视同仁的。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

8、能行。经文中说:平等之法,凡夫没入门,圣人做不到。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平等之法只有大菩萨和诸佛如来能做到。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盘,是名平等。如果认为生与死是不同的、动与静是不同的,那么这些都叫做不平等。看不出烦恼与涅槃根本上有啥区别,这才是平等。何以故?为什么?烦恼与涅盘,同一性空故。因为烦恼与涅槃都是从空性衍生出来的。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盘为涅盘所滞。所以小乘之人凭自己的想象错误的去断除烦恼,凭自己的想象错误的去进入涅槃,反而被涅槃这个想法所纠缠,因而不能得到解脱。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菩萨知道烦恼的本源来自于空,因此让自己

9、的心处于空的境界之中,没有离开过空,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常处在涅槃之中。涅盘者:涅而不生,盘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盘。涅槃,涅,染着;槃,去除。心虽然处于染着之中但却不曾因为染着而有所增加,这就叫做“涅而不生”;心虽然处于断除之中,但却不曾因为断除而有所减少,这就叫做“槃而不死”,既不存在滋长,也不存在消灭,既不存在生,也不存在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超脱于生死之外,这才是真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盘。内心之中的心念没有出现也没有消失,无去也无来,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是知涅盘即是空心。因此而知道,涅槃就是空掉自己的心念。诸佛入涅盘者,为在无妄想处。诸佛进入涅槃的境界,就是在于断除妄想。

10、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没有烦恼的那个心境就是菩萨修道的道场。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内心之中空闲的那个地方,就是没有贪嗔痴的地方。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贪,是欲界,嗔,是色界,痴,是无色界。如果一念之间心思发动,就掉入三界之中,一念之间心思平息,就跳出三界之外。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因此知道,三界的生灭、万法的有无都是来自于人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任何一个宣说的法,都如同修房子剩下的那些破瓦石、破竹木一样,都是借用的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如果知道了自己的那个心不过

11、是一个假借的名称而已,并没有实体,那么也就知道自己的那个心既是非有的,也是非无的。何以故?为什么?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凡夫不断的生出心念,这种心态就叫做“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小乘之人不断的灭掉心念,这种心态就叫做“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菩萨与佛不曾生出心念,不曾灭掉心念,这种心态就叫“非有非无”。这个非有非无的心就叫做处于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因此而知道,带着自己的心念来学法,就会让自己的心与法都迷,不带着自己的心念来学法,就会让自己的心与法都觉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所有的迷,都是希望觉

12、悟而产生的迷,所有的悟,都是因为迷失而产生的悟。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有正见的人,知道心本来就是是空无的,不存在迷,也不存在悟,因而能够超脱于迷与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没有迷也没有悟,这才是正解、正见。色不自色,由心故色;五彩斑斓的有色世界并不是它们主动跑到人心中建立起来一个色相的。而是由于人去观察和感受它们才在人心之中建立起来的色相的。因而叫做“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人心之中的那个心相,并不是心自己凭空产生的,而是由色相而产生的心相。因而叫做“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因此知道,心相与色相这两个相都是一起产生又一起消失的。有者有于无,无者无

13、于有,是名真见。有,是从无产生出来的;无,是从有产生出来的。这才是真见。夫真见者,无所见,亦无所不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真见就是,既是无所不见,又是无所见,即使具能完全见到十方虚空,也不曾觉得自己完全都见到了。何以故?为什么?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因为,即使是见到了,也不能抱有成见;即使是见到了,也始终存在不能见到的部分即使是见到了,也都存在见不准确的可能。凡夫所见,皆名妄想。就如同电视机的图像信号受到干扰而变得不清晰一样。凡夫因为一直都是心念不断,因此外部世界反映在人心中的那个色相是受到心念干扰的相,这个所见到的色相本身就是不真实的,因此凡夫的所见都是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如

14、果人的内心清净,自己本身没有产生干扰的心念,那么外部进入人心所建立的色相就是清晰的、真实的,这时候的所见这才叫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人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时候,与此同时,见就产生了。如果人的内心没有生起其它的心念,那么外面的色相进入人心的时候,就不会受到心念的干扰,那么所见到的色相以及因为色相而建立起来的心相都是清净和真实的,这样才能够形成真见。有这样的理解才是正确的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不见一切法,就叫做得道;不解一切法,就叫做解法。何以故?为什么?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

15、,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因为不论是见或者是不见,都是不完全的见,不论是解或者是不解,都是不完全的解。要不断的完善见,不断的完善解,只有不带着成见地去见才是真见,不带着成解地去解才是真解。夫正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正确的所见”应该是这样的:不仅知道有能看见的那一部分,也要知道还有看不见的部分。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真正的了解”应该是这样的:不仅知道有能够了解的那一部分,也要知道还有不了解的部分。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凡是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的,其实并不是全面的了解,这种想法,从根本上说就叫做不了解。带着不了解、需要继续了解的心

16、去了解的,才叫做真正的了解。所以说,了解与不了解都不是真正的了解。经云:不舍智能名愚痴。经文中说:自己以为自己聪明有智慧,不知道放下自己的那个智慧的,其实就是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空,那么自己内心所得到的对事物的答案,无论是了解或者是不了解,都是真实的答案。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以心为有,那么自己内心所得到的对事物的答案,无论是了解或者不了解,都是虚假的答案。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如果人解悟了,那么就是法去追逐人;如果人没有解悟,那么人去追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如果是法追逐人,那么即使过去没有的法也可以现在变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如果是人追逐法,那么即使过去有的法都会变成了不正确的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如果是人追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