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中药材需谨慎辨别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730906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买中药材需谨慎辨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购买中药材需谨慎辨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购买中药材需谨慎辨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买中药材需谨慎辨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购买中药材需谨慎辨别来源:药材批发 近日,一位消费者在药房购买中药红花,谁知回家用水浸泡发现红色即退,水液被染成红色,经鉴定系掺假者将菊花的舌状花染色冒充。刚刚结束的全市中药材市场中药抽验检验也表明,目前我市中药材专业市场上的药品质量问题的确相当严重:假冒药材屡见不鲜、劣质药材比比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中药材的采摘时间不合理,导致了中药材质量的下降。列入中药材的植物“根、叶、花、实”等,应该在合理的时间采集,如果错过了时间,就会导致采集的中药材质量下降,有效成分降低甚至丧失,只有适时采撷,才能确保药材质量,千万不能夏药春采,秋果夏摘,.夏收,冬药春挖,这是采挖药材的大忌。比如市场上的山茱萸,

2、有掺杂未成熟的果肉,这是采摘时不分青红,一概采之所至。未成熟的果肉入药,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同样,没有在合适时间采摘的中药材还有枳壳、茵陈蒿等;二是常用中药材的非药用部位混杂于药材之中,冒充药材使用,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中药材的质量。比如细辛,中国药典2005年版明确将细辛的药用部位由“全草”正之为“根”和“根茎”但是市场上却屡屡发现,细辛中依然夹杂有大量的全草;三是掺杂使假,牟取暴利。例如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但市场仍有掺杂品将玉米面及细沙拌入鱼目混珠。 有关专业人士认为,中医药是我们民族的文明瑰宝之一,不仅一直在国内享有一定盛誉,而且还走出了国门,研究者、推崇者日众,其对一些慢性

3、病及身体的调理、保健的功效令人折服。与西药市场较为混乱、真假难辨相比,在较长时间里中药材因相对看得见、摸得着,消费者从未对其质量打过问号,殊不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专家眼里的中药材质量问题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并对健康带来威胁和影响,因为这些质量低劣的中药材不但不能为人们防病、治病,而且还会贻误病人的治疗。从长远观点来看,甚至会动摇人们对中医药的信赖。 针对目前我市中药材市场的如此局面,记者认为首先要把住中药材生产源头的质量关,尽快完善生产标准、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中药材质量。同时,流通领域的经营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守法、诚信经营的观念,不为不法利益所动,坚决杜绝搀杂使假。此外,有关执法部门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材的现象,规范中药经营部门和医疗单位采购销售和使用中药的行为,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决不手软,使百姓能安全、放心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