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280994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听课心得: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文章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今天我认真听了张红老师的“高效课堂”竞赛课“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总的感受这是一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充足准备的课。从老师的课件准备到学生的各个年份的年历卡的准备,全部表现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从问题情境开始,到学生自主探究,直到找到规律一气呵成,充足表现了张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学生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学会用歌诀、拳头记大月、小月的方法;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初步知

2、道置闰的依据;学会初步判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最终还知道了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有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听完课后,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索:怎样设计情境导入才是高效的。众所周知新讲课前的情境导入设计无非是三个意图:第一,经过再现或再认等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有的相关知识;第二,为探究铺设台阶或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三,经过复习,由旧引新。张老师的课设计的是“问题”情境导入,即“有一个抢劫犯拿着1971年2月29日出生的身份证出境时,马上被警察抓住了,问你知道是为何吗?”。这么直接以问题情境开始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更有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取得知识的学习能

3、力。但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这个目标并未达成。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这个情境是为了迎合教学需要“伪造”的;第二,看似有趣的情境,但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知识范围;第三,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数学的两条教学标准来分析,一条是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标准;一条是数学的严谨性和教学的可接收性相结合的标准。因为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逐步抽象演化出来的,只有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络起来,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只有在遵照这两条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设计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课堂所需要的。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让学生“把父亲、母亲的生日圈出来”。依

4、据学生对父亲、母亲的生日普遍不了解的现象进行教育:父亲、母亲把我们哺养长大,关心爱惜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体贴父亲、母亲,孝敬长辈。不知道父亲、母亲生日的同学回家后问清她们的生日,在日历上圈出来。小学教育不论是什么学科,全部是要为每个孩子一生的不停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含智能,还包含情感、意志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常常联络学生日常行为实际进行“做人”教育,这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就伴随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到每个纯洁的心灵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持之以恒,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一节课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或以后再为,本是教学的自然之道,你的课堂,你做主。”最终引用这段话作

5、为共勉。今天我认真听了张红老师的“高效课堂”竞赛课“年、月、日”一课的教学,总的感受这是一节经过精心设计和充足准备的课。从老师的课件准备到学生的各个年份的年历卡的准备,全部表现了张老师对这节课的重视。从问题情境开始,到学生自主探究,直到找到规律一气呵成,充足表现了张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学生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学会用歌诀、拳头记大月、小月的方法;熟记每个月的天数;初步知道置闰的依据;学会初步判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最终还知道了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有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听完课后,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索:怎样设计情境导

6、入才是高效的。众所周知新讲课前的情境导入设计无非是三个意图:第一,经过再现或再认等方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有的相关知识;第二,为探究铺设台阶或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三,经过复习,由旧引新。张老师的课设计的是“问题”情境导入,即“有一个抢劫犯拿着1971年2月29日出生的身份证出境时,马上被警察抓住了,问你知道是为何吗?”。这么直接以问题情境开始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更有利于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取得知识的学习能力。但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这个目标并未达成。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这个情境是为了迎合教学需要“伪造”的;第二,看似有趣的情境,但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知识范

7、围;第三,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数学的两条教学标准来分析,一条是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标准;一条是数学的严谨性和教学的可接收性相结合的标准。因为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逐步抽象演化出来的,只有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络起来,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只有在遵照这两条教学标准的基础上设计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课堂所需要的。这节课我认为张老师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让学生“把父亲、母亲的生日圈出来”。依据学生对父亲、母亲的生日普遍不了解的现象进行教育:父亲、母亲把我们哺养长大,关心爱惜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体贴父亲、母亲,孝敬长辈。不知道父亲、母亲生日的同学回家后问清她们的生日,在日历上圈出来。小学教育不论是什么学科,全部是要为每个孩子一生的不停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含智能,还包含情感、意志等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常常联络学生日常行为实际进行“做人”教育,这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就伴随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到每个纯洁的心灵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持之以恒,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一节课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或以后再为,本是教学的自然之道,你的课堂,你做主。”最终引用这段话作为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