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尝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726623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尝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仍表现为:考什么就教什么,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作文主导,从高考流向中考,从初三涌向初一,学生被迫放弃了对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感悟,生硬地编故事、套情节,去渲染自己内心一点也没有的高尚情操,导致作文文非真文,言非真言,人非真人,失去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创新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在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重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理念一:作文主体回归学生作文教学是以教师的作文指导为主,还是以学生的作文实践为主,是作文教学必

2、须思考和应予回答的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是以学生为本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一句话,作文教学应以学生的作文实践为主要活动,学生是作文的真正主体,作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来,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真”。理念二:作文本源回归生活作文离开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好比“关在屋子里放风筝,无论使用怎样的技巧,风筝是无法起飞的”。作文

3、教学应当回归到学生因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为兴趣、为运用而写的生活状态上来,即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之后,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二、实施新的作文教学策略策略一: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看到文题就愁眉苦脸。面对这些对作文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教学中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消除其畏难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作文教学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寓写于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根

4、据学生争胜好奇的特点,开展“故事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古诗朗诵”等活动。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一天一个故事”、“一人一条新闻”、“早间3分钟”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讲出来,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让学生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使学生品尝到写作的快乐;根据学生喜爱表扬的特点,凡是写得出彩的文章,都要实行高分鼓励,特别是后进生的文章,哪怕有一处闪光的地方,都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及时指出并加以表扬,使之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策略二: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生活本身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感知,可以说生活就是写作“源头”的一种形式。阅读,不能仅仅停留感知、理解和一般意义上的口头交流,更应当利用好“源头”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融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真知灼见,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表述。甚至由此及彼,激发自我的写作激情,开展文学创作。作家尚需体验生活,更何况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阅历甚浅的中学生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实实在在的素材。要求他们每天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看有意义的事,看富有特色的花草树木、山水景观;听别人的讲话,看电视新闻、广播,并学会随时记录且写下感受。通过观察,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

6、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素材,写出了大量选材新、立意新、角度新、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好文章。策略三:多背名篇佳作,丰富写作语言“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句俗语告诉我们:书读多了,词语自然会“顺流直下”,名言佳句也能信手拈来。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我们要求学生经常熟背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课本、课外书籍中新鲜有力、生动活泼的词句、精彩篇章;其次是名人名家的古诗、散文、诗歌;再次是名人名言、思想火花、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这样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丰富了学生写作语言,写起文章来也就运用自如,意到笔随。策略四:扩大阅读范围,开阔知识视野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天地阅

7、览室,万物皆书卷”。可见,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是多读书。但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仅仅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读课外读物,开阔视野。当代著名女作家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谈到第一次发表小小说的感受时说到:“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字”。其所强调的正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由于初中学生都只有十三四岁,阅读鉴赏能力有限,所以除根据教材要求,在假期适当安排阅读初中语文大纲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之外,我们还筛选了切合学生实际的报刊杂志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要求:保证每天一定的阅读时间与数量。阅读的同时要动笔。或摘名言警句,或摘精彩片断,还可以在自己的

8、书上圈点批注。精读的文章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对上述一系列要求做到定期检查、不断督促,通过长期强化,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策略五:作文分类训练,批讲灵活多样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们把作文分为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缩写、扩写、续写、读后感、观后感、看图作文、材料作文、想象作文等12种类型,然后根据教学课程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分类训练。每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们都严格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真到写成功为止。这样当学生再遇到写事的文题时,就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文如泉涌,快速成文。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写作,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属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只要在这个环节上指导得法,抓紧抓细,就会像毫末之苗终成合抱之木一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亦会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