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725799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三化学(上期)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2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B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C原子若失去核外电子,则会变成阴离子D原子若得到核外电子,则会变成阳离子3.若某小组的液体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加入少量MnO2后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MnO2的化学性质不变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O2C.产生的气体高温时能与磷、硫等发生氧化反应D

2、.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4.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与硫原子比较,二者( )A.核内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C.化合价相同 D.化学性质相同5.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C.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6对于图示 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7使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反应中应选择( )A6HCl + 2Al(OH)3 2AlCl3 + 6H2OBCO

3、2 + H2OH2CO3CNH4Cl + NaOH NaCl + NH3+ H2OD4P + 5O2 2P2O58.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气体是( )A只有CO B只有SO2 CCO和CO2DSO2和CO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铜片80的水9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10.在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根据现象判断出漏气的是 ( )。 A B C D 11.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 B质量

4、比为3:6的C和O2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12两种物质分别由甲、乙分子构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两种物质充分燃烧得到不相同的生成物C两种物质中C、H、O的质量比均为2:6:1D两种分子的结构不同,故其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

5、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一定含C、H元素 一定不含O元素可能含O元素一定含O元素 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6分)1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 有关;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显正价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16从C、H、O、N、S、P、Na、Ca、F

6、e、Mn、K、Cu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铵根离子 ;三个亚铁离子 ;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 ;红色颜料铁红的主要成分 ;有毒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 。(4)乙醇燃烧 。17.右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 ;(3)物质c(C6H12O6)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7、,共10分)18.(6分)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 356反应后 34.8(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9.(2012怀化市)(4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盖中盖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入下的实验: 盖中盖高钙片【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功效成分】每片含:钙500mg、维生素D100IU【用法用量】每日

8、1片,嚼食。【适宜人群】需要补钙者。【规格】2.5g36片取1片片剂研碎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55g二氧化碳试分析:(1)未成年人缺钙会得 (填序号)A.坏血症 B.贫血 C.佝偻病 D.甲状腺肿大(2)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假定钙片中其他成份不与盐酸反应,1g=1000mg)四.推断题和实验操作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20.如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为红色固体,氧化物和单质 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1)反应中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2)氧化物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 性

9、,对人体有危害。 (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22.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

10、出现;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2)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五实验分析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20分)23.(10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猜想】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

11、化碳和氢气【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 。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中的药品为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 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 性。【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 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4.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查阅资料】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探究】如图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人B、C中,在D处点燃。(1)要将A中的气体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