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725757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1目的32原则33范围34职责35职务资格35.1总师级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35.2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5.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 45.4初级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和技师 55.5技术员和首席技术员工 65.6放宽或免于技能鉴定66职务鉴定办法76.1鉴定机构76.2鉴定时间76.3鉴定方式77鉴定程序87.1申请87.2初审87.3鉴定筹备97.4鉴定考试97.5综合评价97.6综合鉴定107.7合格确认108聘用程序109待遇1110取消资格或降级使用 1111 附贝 IJ 1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1目的为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根据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

2、 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文件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 法。2原则2.1坚持“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实行全员聘用制, 使评聘工作尽量做到合情合理。2.2坚持唯才聘用,不唯文凭资历,重实际能力,并将学历、经验、技能、 工作态度、岗位需求相结合的评聘工作指导原则。2.3严格按程序办事,整个评聘工作按员工自愿报名申请和自评、部门(车 间)推荐、人力资源部考核和初评、公司评聘领导小组最后审定的程 序操作,充分体现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3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从事工程、技术、经济系列专业技术工 作的在职人员的任职资格鉴定和聘用。4职责4.1公司评聘领导小组是我公司职

3、务评聘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中心职称评审工作中主要方案的审定;公司各级评聘结果的认定。4.2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具体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5职务资格5.1总师级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5.1.1主要指公司聘用的总工程/会计/经济师及其它专业管理方面的总师 及专家级人才。5.1.2具有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高级技术专业技术职称,通晓本专业技术 理论、专业管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 公司应用的各种专业技术方法,了解相关专业技术发展动态趋势。5.1.3取得高级技术执业资格后,从事相关专业综合管理1年以上,有一次以上主要参与的成功的大型项目综合管理经历,主持过1次以上专 业项目研

4、究课题,并取得实效。5.1.4取得中级技术职称,从事专业工作 3年以上,有三次以上主要参与 成功的专业项目综合管理经历。能负责公司某一专业发展规划、项目 方案制定和综合项目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各部门和车间开展 专业工作。5.2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2.1主要指公司聘用的高级工程/经济/政工人员,如高级工程师、高级 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政工师等。5.2.2具有行政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全面掌握本专业技术 理论知识和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术方法和专业法 律法规,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动态趋势。5.2.3取得执业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 1年以上,参与一项

5、以上项目的 研究、开发、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工作。有2次以上参与大型专业项 目成功经历,并在其中具体负责某一专业技术管理工作。5.2.4协助总裁或总工进行专业技术策划,能拟订专业技术方案、编写工 艺方案、作业计划、产品标准和程序文件。5.2.5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和指挥能力,可负责公司某一专业、 部门或车间的日常管理、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能组织某一专业项目 工作的开展。5.2.6导培训下级技术人员,有5人以上通过国家或社会第三方机构技术 技能鉴定晋升中级,80%学员在公司技术项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5.2.7初次参评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3、4、5项仅作参考条件。5.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

6、级技师5.3.1主要指公司聘用的中级工程/经济/政工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如各 专业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政工师, 高级技师、高级经营师等。5.3.2取得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执业资格或高级技师资格,或经公司评价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水平能力,具有本专业或工种较高的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或工种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及 相关法律法规,有高超专业技能及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处理复杂 技术问题能力。5.3.3取得资格后,从事3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有3次参与成功的专 业项目工作的经历,2次以上独立承担本专业项目具体工作,并取得 良好业绩。5.3.4参加公司主要项目的

7、研究、设计、修护、更新改造,参与制定和编 写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实施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5.3.5能指导、带领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负责某一部门(车 间)相关专业项目工作或独立承担某一专业技术项目的组织管理工 作。5.3.6热心传授技艺、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合格初级技术管理人员达5人以上。5.3.7初次参评中级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3、4、5项仅作参考条件。5.4初级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和技师5.4.1主要指公司聘用的初级工程/经济/政工人员和工人技师,如各专业 助理工程师、助理会计师、助理经济师、助理统计师、助理人力资源 管理师、技师、经营师等。5.4.2具有国家行政部门颁发

8、的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经公司评定 具有初级专业技术水平和技师要求能力水平;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 论知识技术方法和经验,具有本工种技术等级标准中,规定的技术理 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5.4.3取得执业资格后从事专业工作2年以上,未取得执业资格的要有 3 年以上本专业从业经历,3次以上参与重要专业项目工作。主要参与 解决一项或以上的技术问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本工种 关键性的操作技术和生产中的工艺难题。5.4.4参与总结生产、技术、管理相应专业环节工作经验,参与编写、修改、完善本部门或负责范围内的一项或以上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得到实际采用5.4.5参与提出科技建议,经公司组织专业人

9、员进行评议,被公司、车间 或部门采纳,取得一定实效。5.4.6具有传授技艺、培训技术工人的能力,为公司培训合格技术员或高 级工达10人以上,80%的培训人员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 用。5.4.7初次参评初级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3、4、5项仅作参考条件。5.5技术员和首席技术员工5.5.1主要指公司初评的初级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如设备技术员、 工艺技术员、质量技术员、会计员、经济员、统计员、人力资源管理 员、首席电工、首席钳工、首席化验工等。5.5.2初步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国家有关的法 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本专业常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5.5.3在中、高级技术

10、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本专业一般的技术工作,专业 技术测算,专业图表、技术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统计。5.5.4熟练地运用专业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开展本专业常规的试验、调查、 分析工作,整理试验、调查分析数据,提出简单的试验报告。5.5.5每年参加2次以上公司专业技术项目的研究、革新活动,实施后取 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5.5.6取得初级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证或经公司评定确认具有相应的专业技 术能力水平,在本公司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2年以上。5.5.7主要协助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完成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工作。5.6放宽或免于技能鉴定5.6.1专业技术项目获县级以上政府奖励(有奖励证书)。5.

11、6.2在国家1级专业期刊上发表优秀专业论文2篇,在国家2、3级专业 期刊发表优秀论文5篇的。5.6.3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成绩显著,连续 3年被评为集团模范,或连续5 年被评为公司级模范的员工,在下一鉴定周期,可直接晋级。5.6.4连续3次专业技术比武中的前两名获得者,在鉴定时,可免于实践 考试,具备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技术资格证书的的人员, 可免于实践考试。5.6.5由于本人技术贡献,一次为公司创造或减少损失100万元以上的,或累计创造或减少损失达500万元以上的技术员工,在下一次鉴定周 期,可直接晋级。5.6.6放宽或免于鉴定仅限于中级及其以下技术职务,高级技术必须报集 团审批。6职务鉴

12、定办法6.1鉴定机构6.1.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开展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鉴定的常设机构,负责 收集车间部门或个人有关资格鉴定、职务竞聘的申请报告和评审资 料,组织初审,拟订使用建议,报总裁审批,作好鉴定活动的协调和 沟通。6.1.2鉴定小组人员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鉴定对象的技术专业情况及技术 岗位特点,临时拟订,报总裁批准组成。6.1.3鉴定小组一般7-9人,最少不能低于5人,只少有两名高一级的相 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6.1.4鉴定过程可邀请一名职工代表或督察人员作为观察员,对鉴定小组 的鉴定活动进行鉴定。6.1.5总师级技术人员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鉴定。6.2鉴定时间6.2.1总师级、专家级人员

13、由总裁根据公司需要适时组织。6.2.2高级技术人员的评价根据公司的需要由人力资源部门适时组织。6.2.3中级以下人员技能鉴定每年进行一次,于当年的12月中下旬组织。6.2.4公司急需的中级以下技术人才在录用前一周组织。6.3鉴定方式6.3.1根据各专业技术序列应具备的素能、职责和作业要求,公司采用适 当的鉴定方式。6.3.2晋升或应聘总师级、专家级技术人员主要采用验证技术工作经历和业绩与专家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鉴定,由董事长、总裁组 织。6.3.3应聘高级以下技术人员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鉴定小组按本办法规定 进行相关鉴定工作,其中:6.3.4具有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要

14、进行专业理论 知识考试、实践知识面试和综合评价, 分别占总分的40%、30%、30%。6.3.5具有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以下资格证书的人员要进行理论知识 考试(笔试或口试)、实践操作考试和综合评价,并辅以使用单位领 导及专业主管部门考评,分别占总分的 30%、30%、20%、10%、10%。6.3.6公司急需的中级以下技术人员,可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操作考 试,并按排1-3个的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组织综合评价和主管领 导评价。7鉴定程序7.1申请7.1.1每年11月30日前,员工可根据公司公布的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进行自我技能评价,就愿意从事的专业技术职务写出鉴定申请,经用人部门首席

15、负责人审批,同意推荐后,出具推荐报告,一并交人力资 源管理部门。7.1.2申请时报送的材料如下:1)个人申请(附个人简历);2)自我专业技术能力评价(业务自传);3)单位(部门)推荐书;4)身份证、技术职称证、学历证、奖励证书或其它证明业绩的原始 证件;5)论文、技术发明或专利原始证件;6)培训原始证明(个人的或自己培训的下级技术人员的材料);7)其它符合性证明原始材料。8)1-3种材料为必报项目,其它可根据本人进行的鉴定级别选报。7.2初审7.2.1每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申请人上交的资料进行鉴别、登记、整理, 对不符合要求的虚假的材料予以剔除退回,情节严重的作出严肃处 理。7.2.2合格人员的材料要建立档案,妥善保管。7.2.3初审合格人员填写技能鉴定人员情况一览表,汇总后递交集团总 裁审核。7.3鉴定筹备7.3.1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各专业技术序列最终确定的参评人数,拟订鉴定 方案,报集团总裁审批。7.3.2方案应涵盖以下内容:1)鉴定小组设立及评审人员的组成2)鉴定方式、活动安排情况3)命题情况(命题人、命题范围、命题方式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