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72574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价值观手抄之敬业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二个价值准则, 是敬业。( 一 ) 敬业之心 敬业与否,在孔子看来是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可教的重要 因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如果一个 人满足于衣食无忧的游手好闲、不思进取,那是最难医治的 懒惰、最难教化的习性、最难改善的人生。而“敬业”却也 不容易, 因为“敬业” 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 刻苦的努力、 艰苦的付出,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所以韩愈说“业精 于勤, 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 而荒废于嬉闹草率。什么是“敬” ?朱熹解释说: “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 主一,就是专注于一事,专心致志 ; 无

2、适,就是无杂念、不 分心,心无旁骛。 这也如庄子 说“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 ; 又如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 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在其位而谋其政,但求做好所在位 置的事,不随便逾越本分。敬业,就是能将自己专注投入到 工作中,而不是心浮气躁、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也是对当下 事务更是对自我的一份敬重。所以朱熹又说: “敬者何 ?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对工作抱有认真的态度、尊重的态度,就是敬业的态度。成绩高低是能力问题,而敬业与否是态度问题。个人对工作持有 怎样的态度,将从工作和他人之处领回同样的态度,如果不 能给工作以专注投入的决心,工作就无法给人以根深叶绿的 回报。

3、因此朱熹才说: “敬字工夫,乃是圣门第一义。 ”“敬”心既生,就要探讨什么是“业” 。大部分成年人, 都会拥有工作,对工作的诉求,一方面,是出于养家糊口、 为稻粱谋的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一个人成长于社会、 受益于社会,而后回馈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劳动意义 如果能认同这层意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仅是敷衍应 付、不得不为的“职业” ,更是实现自我又有益他人的“事 业”,能够超越了将工作仅仅看做是谋生必要、更将工作视 为一份事业理想和人生意义,实现从“职业”到“事业”的 提升,那么,我们就已经在自觉主动地敬业了。虽然同样是工作,职业,还仅限于专职性的谋生手段, 而事业,是怀揣理想的目标实现

4、; 职场人员,也许只是机械 化地完成任务,事业舵手,却能积极性高涨地全心投入 ; 看 似操作着相似的日常劳动,前方却树立有不同的奋斗目标。 正是远方目标的不同,才激发了当下热情的大不同,而这种 对工作心生热爱、心怀尊重的态度,就是敬业精神最为理想 的状态。( 二 ) 敬业之态 也有些人,虽然从事着一份自己并不喜爱、并不认同为 终身事业的工作,但是依然会以职业化的操守去要求自我,依然恪尽职守、不允许消极怠工,这也是一种令人赞赏的敬业精神。然而这个层面上的敬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虽也可能取得良好结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却无法调动出自己全面的热情、无法开发人深层的潜能。所以孔子早就说“知之 者不如好之

5、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不如喜爱、喜爱 不如以此为乐。如果能够以每天的工作为乐趣,工作的压力也成了挑战、 工作的艰难也成了收获、工作的失败也成了财富、工作的疲 惫也成了以苦为乐,工作的成果多少、进程快慢也都成了乐 在其中的享受过程。怀揣着这样的心态度过一生,将比机械 化地完成一生要快乐多少倍 ! 以这样的激情面对事业,又比 敷衍潦草地应对职业要创收多少倍 !人若能秉持事业之心而敬其职,那么,对工作的用心就 成了每时每处都不荒废的念兹在兹:上班下班都不放弃对事 业的思考,醒着梦着都不停止对事业的用心,做任何事情都 能与事业的推动、助益相联系。这种状态,就好像说苑 中记载楚庄王“因猎求士”的

6、故事: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 “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 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 ?”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 其榛聚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 知其劲有力也。 罢田而分所得, 吾是以知其仁也 ; 因是道也, 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 ”故曰:苟有志,则非无事者。此之谓也 !楚庄王喜欢打猎,大夫们劝谏他说,您怎能不认真考虑 敌国晋国随时进攻的危险而打猎游玩耽误国事呢?楚庄王坦然回答道,打猎过程中,我是在寻求勇敢的猛士、强劲的力 士和慈爱的仁士,获得这三种能士,楚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不 怕晋国了,随后他总结道: “苟有志,则非无事者 ! ”如果立 志在心,那就没有什么事是没用的

7、事 !这就是,事事皆有用,但求有心人。只有把工作当做虔 诚的事业,才能把人生点滴都最大程度地形成合力,似楚庄 王这样的事业心,就是一种极度的敬业心,是如同朱熹说的 “无事时,敬在里面 ; 有事时,敬在事上 ; 有事无事,吾之敬 未尝间断。”在我们相对固定的人生长度里,每个人能够体验到的人 生高度和深度是充满弹性的: 是热情去开发自己、 贡献世间, 还是无奈地答对自己、人浮于事,这与我们能否敬业、能否 将手中职业转化为成就自我一生的事业而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喜之、爱之的心期待日出而作,以 敬之、乐之的心完成日落而归,那么,我们就征程在了每一 个不白白付出、不虚度年华的日子里。只要去尽力而

8、为了、 只要去敬业乐群了,那么就是拥有了乐在其中的一生。就如 孔子自述平生,他说: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把学习传道和克己复礼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所以 老来回味的时候,纵然这一生有过颠沛流离累累若丧家之犬 的狼狈、有过政坛失意不得不远走他乡寻道远方的艰难,但 是仍然感觉是度过了陶然忘机、充实快乐的一生,是连岁月 忽已晚、人生忽已老都没有察觉的欣然一生。孔子不知老之 将至,是日日夜夜对事业的崇敬和热爱让他悠然忽略了年华 的劳损、人生的劳苦。这就是敬业的人生状态,如果我们能将自己所从之业敬 为毕生大事、 而非仅是职位差事, 把职业转化为事业, 那么, 人对于事

9、业的这份敬意,将促使事业礼敬给我们更多回报。( 三 ) 敬业之功敬业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功效。敬业,首先是实现了每 个人自我层面的完成。有时候,我们在职场中,之所以会感觉到枯燥而乏味、 打不起精神积极工作,之所以会感觉到迷茫而困惑、找不到 方向努力前进,之所以会浮躁而思变、无法脚踏实地专心致 志,之所以会不满而挑剔、斤斤计较于升降得失,大多因为 我们仅把工作看做是应付一时或者是维持生计的度日浮舟, 而不是为理想扬帆启航的命运船舰。但是中国文化并不赞同把自己一生的才能就这样潦草 打发,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人生发展的大道,才是 君子该去认真谋划的。君子为事,是因为这份事业真正有意 义,而不是

10、因为这件工作能简单糊口。找寻到值得自己一生 为之奋斗的事业方向,在这条通往理想目标的道路上,一时 的穷困与低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没错位在一条自己不敬 重、不认可的歧路上,没耽搁在一个自己不适合、不热爱的 行业中,没迷失在一种根本不正确、不可靠的诱惑里。如果 “道”不对路,那么,越行远越背离自己的初衷、越妥协越 荒废自己的人生。所以,孔子还说“君子忧道不忧贫” ,他告慰了那些困 顿于贫寒中犹豫着是否该坚守目标的人们,只要道路正确、 坚定前行,那么一切收获都将会顺其自然地随之而来,当下 的一时窘迫正是君子轻装上路走向辉煌的重要起点 ; 所以, 屈原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安慰

11、了 那些挣扎于困境中彷徨着是否该坚持原则的人们,当君子志 向远大、目标明确的时候,一定要用拒绝捷径的脚步去一步 一步丈量理想的距离,这样的崇敬之心,是人对心中事业的 求索,更是事业对值得之人的求索。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 ?柯察金那段著名的心事独白,他说: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 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 生命的尽头回望此生,倘若发现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相伴一 生的工作都从未认真投入过、 从未敬重付出过, 那是否证明, 我们有大半的人生都是荒废而过、空虚而度的呢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从事着一份

12、最平常的工作,但 是依然可以在这份平淡里成就不平凡的自我。不一定非要出 类拔萃、不一定非要金玉满堂,但只要尊敬着自己在这工作 中每一天的岗位、认真着自己在这世界上每一日的经过,我 们就已经在工作态度的证明中,完成了一个最好的自己。敬业的第二个层面,是通过个人影响力,来实现对这份 事业本身的促进。很多不努力工作的人,抱怨是因为所在的职位不够高、 行业不够热、岗位不够理想、事务不够档次,才使自己才情 无法发挥、能力无法施展。但是,怨天尤人又恰恰是敬业的 天敌,迁怒于人也恰恰是成功的障碍。对于事业与个人之间 的关系,孔子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他说: “人能弘道,非道 弘人。”是人的作用扩大了 “道”的力

13、量, 而非仅依赖于 “道” 去扩大个人。具体到工作中,是人的才干提升了事业的影响 力,而非以事业高低做借口去为个人表现开脱。个人的敬业,不仅能够成就自我,更可以提升整体事业 的格调。比如,正因为有了齐太史、晋太史以及太史令司马 迁冒死秉笔、据事直书的史官精神,才成就了中国史学家的 职业风骨 ; 正因为有了“茶圣”陆羽的努力,才成就了中国 的茶学专业,使“茶叶”饮品上升为“茶业”文化 ; 正因为 有了徐霞客踏遍大江南北的艰苦行迹,才提升了中国古代的 旅行事业和地理考察事业,甚至还因徐霞客游记的重要 影响而形成了当代的“中国旅游日” 。其实,像护士节、教 师节、记者节等行业性节日,都是因为职业人在

14、其中起到的 巨大作用,促成了事业的伟大,引发了整体社会对某一事业 的纪念。所以,当我们总在追问事业能带给自己什么的时候,是 否也该问问自己能带给这份事业什么?如果某一个行业,因为有我们的加入而更加不凡 ; 如果某一项事业,因为有我们 的从事而更加高尚那我们就完成了 “人能弘道” 的使命。尚书里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事业要崇高唯 有靠志向来提升,事业能宏大唯有靠勤勉来实现,因此敬业 的更高层次是:事业不仅能作用于人、成就个人,人更能反 过来作用于事业、成就事业,对事业有所促进。敬业的第三个层面,是通过自身事业,形成对社会、对 时代、甚至对整个人类历史都有所进益的有力影响。而有些 被历史

15、长记于心的重要人物,之所以被人们称作是伟人、是 圣贤,就因为他们具备这样的功勋,他们因为曾经的存在, 而照亮了人类智慧的天空。比如朱熹评价孔子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在 他看来, 孔子的思想启迪了后世的智慧、 照耀了万古的长空。 这虽然是一家之言,但也体现了孔子对后世的正面推动力。然而这还仅仅是他人对敬业者从结果出发的热忱评价, 作为敬业者本人,在事业行进的过程中,就可以是抱有崇高 理想和热切情怀的。比如北宋儒学家张载,他为自己提出的 使命要求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他要通过自己的学问研究、通过这份以文 化人的力量,为社会确立经天纬地的价值观念

16、、为民众构建 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发扬光大古圣先贤的经典智慧、承前 启后文明昌盛的清平世界。像张载这样的心态和志向,是人 对事业最崇高的礼敬,也是事业给社会最高贵的礼物,必将 赢得社会对从业者最崇敬的礼遇。除了社会工作之外,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还会承载很 多人生的天职,比如,肩负着在家庭中父母辈的角色、子女 辈的角色,承担着作为老者或幼者、作为男人或女人的天 职那么,在这种不可回避的人生天职里,能忠于本职, 就是能做好自己每一种角色的转换 ; 敬人生之业,就是能兼 顾好家庭内外的职务、尽到自己身份不同的职责。所以“敬 业”的更广泛表现,就是能做到汉书里说的, “各安其 居而乐其业”。总之,国学里的敬业, 首先要求一份目标明确的专注心, 而后呼吁将机械的职业转化为热爱的事业,此后,便能在旁 人看着苦、自己感觉乐的道路上“衣带渐宽终不悔” ,最终 这份“精诚所至”将收获“金石为开”的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