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725610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考试八年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构造及命题特点全套试卷共1 分3大块26小题,考察了字词知识、词语的选择和运用、病句的判断、作家作品常识判断选择、走进名著、古诗文的默写、诗歌的鉴赏、综合性学习、课内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记叙文的阅读、阐明文阅读、半命题和话题作文的写作等知识。本套试卷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紧扣新大纲,充足体现了语文课程原则的理念,倡导并考察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合适拓展延伸。这份体现中考语文命题原则的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提供了根据,为此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行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某些能力题,也让学生解答的不够全面。试卷第一

2、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30分,重要考察学生的识记积累和语言的运用能力,波及中文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病句的判断与选择、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鉴赏以及综合探究等几种方面。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0分。重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三篇课外文章的阅读考察,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原则“注重能力,注重过程措施,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第三部分是作文,计0分。二选一的作文题目给了学生宽阔的写作空间。1、半命题作文听到最美的_声,2、话题作文“梦想”。作文规定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话题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自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

3、空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以“梦想”为话题,既有时代气息又体现了校园生活特色,我校曾经举办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这个作文与课文我有一种梦想相吻合,这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原则的规定。对作文字数的规定为不少于600字。二、考试状况分析第一部分重要是考察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86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3小题,这是一道病句的判断与选择题,得分率约为,由于平时相应的练习比较少,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2题得分率也仅为7,诸多学生对词语的选择与运用较差,这是由于平时阅读量少,课堂时间局限性。第8小题的第二道题目补全对联学生得分率率约为

4、0%,这是由于平时能指出对偶句,但是写对偶句难度过大,波及的古文知识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其她题型,学生得分率约在95。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7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约为.5%。课外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立足于课内,但是翻译句子和简答的第二个问题得分率较低,约为25.5。阅读(二)长途跋涉的肉羹是一篇现代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命题原则遵循了近来几年中考试题的题型及分数设立,学生得分率约在74.8%,其中分析加点词的体现效果和理解句子这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这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较弱。诸多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也导致了丢分。阅读(三)二维码,老技术新应

5、用是一篇科技阐明文,整体得分率约在42.其中给二维码下定义得分率最低,约为17.2%,由于下定义需要指明事物的本质意义,学生对此把握不好,虽然通过多次训练,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难以精确解答。其中指出阐明措施及作用、阐明文语言特点、理解文意、联系生活解答问题这几种题型得分率最高约为9,这是由于题型难度小,平时训练的时候比较容易掌握。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能环绕自己的生活写真情,在文面的书写上整体比较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也比此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三、主客观题比例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

6、本次考试客观题共7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53分,作文60分,合计113分。其中客观题占试卷总分数的4.7%,完全吻合沈阳市中考命题原则。四、难易限度综观全卷,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解答问题的状况加以评析,其中有难度的题型约20分,占试卷总分数的13.3,基本吻合中考命题的7:2:的原则。从学生得分来看,全校参与这次考试的有7名学生,1分以上有8人,12分以上的有36人,110分以上1人,0分以上148人。及格率6.5,由此可见,学生基本掌握了本学期教学内容。五、得失分状况分析及对策、中文字音字形、作家作品常识判断选择、走进名著、古诗文默写、古诗词鉴赏以及综合探究的第一小题,得分较高,诸多学生的满

7、分。这阐明在平常的学习中师生高度注重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病句的判断、综合探究的第二小题补写对联在此后的教学中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加强督促,强化训练,让学生巩固过关;对于古诗词,个别学生存在写错字的现象,这规定在后来的教学中不仅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不仅考标上规定的篇目要背诵,还要字字贯彻,特别是平时默写时常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2、综合性题目是新课改后浮现的一种新生事物。也是学生最易得分和最不容易得分的题目。此类试题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占有给定资料的前提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提出建议的过程。因此,对这项内容的复习一方面

8、要学生结识此类问题的特点,把握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最后结合多种类型的练习进行巩固训练。3、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察范畴和规定以及自身的熟悉限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察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的运用,朗读节奏、句意、思想感情等。本次课内文言文考的是八年级教读的重点篇目岳阳楼记。失分较多的是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和简答。此类题解答应注意翻译时抓住句子中核心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固然,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多组织学生做有关题目,抓出某些重点句段让其翻译理解和识记。4、古诗词鉴赏题型以选择为主,根据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去推知诗歌抒发的情感,并做

9、出对的的理解和判断。少数学生课堂不注意听讲,读不懂诗歌所写的内容,导致丢分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能按规定理解古诗词,并作出对的的判断和选择。在后来的教学中,后来要督促学生多记多背诗歌,真正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现代文阅读部分,我们在期末考试之前用中考语文试题做了模拟测试,发现本次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题目基本做过系统的训练,存在的问题重要是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她们理解能力差,那么对文意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够进一步,在答题时的语言和技巧方面尚有待于提高。在此后的语文教学中,应尽量多选文章进行练习。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察都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信

10、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三是对阅读知识的运用。阅读题得高分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6、今年期末考的是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我个人觉得写作考察的核心是考试的作文题目应当能反映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我应当把自己生命中最令人动情的东西写出来。这次考试中,大部分在4分左右。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个别学生卷面不整洁、字数不够、选题同一、补全标题和所写内容缺少新意等问题。而对于话题作文,大多数学生把握不好,习惯于把所给话题当成作文标题来写作,这样容易导致“大”文题“小”内容的矛盾。建议在此后的作文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

11、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诚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此外,我个人觉得,在考试中话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的选择中,最佳选择半命题作文,由于半命题作文还可以自由地补全标题,在补充中体现新意,避免因标题的千篇一律而让阅卷教师产生视觉和审美的疲劳。六、此后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通过今年八年期末试卷的分析,结合中考命题原则和命题方向,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如下几种方面:1、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强调典型的阅读与理解。巩固语文基本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夯实基本。对课程原则推荐的古诗文,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要能纯熟的背

12、诵或默写,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特别要与当今社会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相联系,要有对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指引学生把最基本的知识掌握牢固,贯彻知识点。继续加强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挤出时间来对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逐个测验过关。规定学生注意做好知识点的积累。这是由于第一、基本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本,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注重;第二,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突出能力考察,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新课标”强调: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结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

13、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有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引、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伙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不是搞题海战术。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干心灵受到触动,才干培养出对的的理解、

14、分析能力。同步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导向,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能力。阅读时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要进一步理解文本才干完毕,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简朴的回答问题。(1)、加强现代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类题的训练,并针对学生作文死板、呆滞的现象加大作文指引和训练的力度,要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互相增进。(2)、继续做课外阅读,慢慢整顿各类题型的解答套路,注重归纳总结。掌握答题格式和规范避免非能力因素的失分状况。(3)、引导学生阅读典型著作,感受典型作

15、品的艺术魅力。不投机取巧地搞典型题训练,导致对名著的片面理解,对重点篇目和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3、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平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这样看来,中考的整体方向应当是减少试卷的难度,注重平时的积累,注重基本知识的应用,注重对祖国文化的传承和对生活的关注,让学生能运用语言精确而行动地体现内心的感悟与想法。、加强作文的辅导。“新课标”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体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结识世界、结识自我、发明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16、,乐于体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体现真情实感。有关“写作”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爱好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测、思考、体现和发明的能力。规定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体现和有创意的体现。同步要积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爱好,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引,改善作文命题方式,倡导学生自主选题。增长学生发明性体现、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限时作文训练,限定期间(一般在40-50分钟左右),从作文的基本思路训练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规范写作程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写作,规定学生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