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724603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7896(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本文将陶罐和

2、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策略

3、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学目标: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奚落、轻蔑、恼怒”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课文中的挂图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幻灯片等。教学时间:一课

4、时教学过程:一、形象揭题,导入课题。1、出示挂图,师:同学们,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另一个是铁的,你们还能分辨出哪一个是陶罐,哪一个是铁罐吗?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大小、神情)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3、教师引入:陶罐和铁罐是怎样相处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喜欢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指定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生: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板书:奚落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默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

5、段,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师: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1、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师: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板书:易碎、坚硬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

6、傲,常常奚落陶罐。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同桌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幻灯片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生:傲慢师:谁能说说傲慢是什么意思?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幻灯片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生:轻蔑师:谁能说说轻蔑是什么意思?轻蔑:轻视,看不起。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师:铁罐奚落陶罐

7、的句子还有哪些?(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幻灯片出示句子:“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学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师:谁能说说“恼怒”是什么意思?“相提并论”又是什么意思?恼怒:生气,发怒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师: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我要把你碰成碎片!”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

8、大的语气。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回答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生:态度谦虚、礼貌、友善、大度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礼貌、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幻灯片出示句子:“不敢,铁罐兄弟。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到越来越恶劣,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三、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鼓励学生自配动作。1、师:你们能把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2、指名三

9、个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九自然段,学生评议。3、戴上头饰表演。四、学习课文第1017自然段师: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学生认真读课文,积极发言。(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不易氧化;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不易氧化(长处)、易氧化(短处)五、感悟寓意教师: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

10、,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六、拓展练习,加深理解1、读句子,填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每个人都有长处和()、每个人都有()和优点。、我们看问题不要片面,要()地看问题。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七、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2、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八、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2、抓

11、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3、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的变化。4、听取信息资料,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一)复习字词,初步感知1、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 懦弱 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朴素 谦虚 和睦相处 翻来覆去 指名读 全班齐读2、下面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谁会演,你能把“傲慢”这种神态表演出来吗?再出示“轻蔑、恼怒”全班表演。引入: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描写谁的神态?

12、(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自由大声朗读19自然段,抓住铁罐的神态、语言好好研究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罐子?(描写神态的词语用“”标出,描写语言的用“”标出)反馈交流:课件随机出示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师言语激励、引导:会读,就理解了傲慢,理解了傲慢,就会读了。看看谁能读出铁罐的傲慢。指名读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的神气。(可以看出铁罐很神气,自以为是,狂妄自大。语调下沉。)指名读3“住嘴!”铁罐恼(no)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13、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看出铁罐不友好,不讲理,霸道,蛮横。读时声高气粗。)指名读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指名读 齐读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

14、可遏,说)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铁罐用这么尖刻的话来讽刺挖苦陶罐子,课文用了一个词,说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凭什么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A 指名读读描写陶罐的句子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谁能读出谦虚的神态)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bin)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还是在跟他讲道理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m)相处(ch)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陶罐才不跟铁罐一样大叫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