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724375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病人的护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任务3-11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案例】 张女士,47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 史20年,肝功能检查:反复有异常。乏力、纳差2个月,腹胀、少尿半月。体检:生命体征无异常。消瘦,神志清楚,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肝掌(+),左侧面部和颈部可见蜘蛛痣,腹部明显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初步诊断: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思考: 1. 针对该患者病情观察重点注意哪些? 2合并腹水患者如何进行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的能力。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3. 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肝硬化患者病

2、情评估的能力,配合医师穿刺放腹水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新课讲解】 一、概念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二、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1.病毒性肝炎:主要见于乙型肝炎、丙型或丁型肝炎重叠感染,经过慢性活动性肝炎逐渐发展而来,称为肝炎后肝硬化,而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不演变为肝硬化。 2.酒精中

3、毒: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因。 3.胆汁淤积:持续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存在时,高浓度的胆汁酸和胆红素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逐渐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4.循环障碍:多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等,可致长期肝细胞淤血,肝细胞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5.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反复接触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等,或长期服用甲基多巴、双醋酸汀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6.营养障碍:慢性肠道炎症、长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可引起吸收不良和营养失调,降低肝

4、对其他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某些代谢障碍疾病可引起代谢产物沉积在肝脏,也损害肝细胞,久之可发展为肝硬化。 7.日本血吸虫病:反复或长期感染血吸虫病者,由于虫卵沉积在汇管区,虫卵及其毒性产物的刺激引起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症,称之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三、临床表现 肝硬化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可潜伏35年甚至10年以上。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症状较轻,以乏力、食欲减轻较为突出,可伴有上腹不适、恶心、厌油腻、腹胀及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出现,休息或治疗可缓解。肝轻度肿大,质变硬,无或轻度肿大,脾轻度肿大. 2失代偿期 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

5、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 (1)肝功能减退的表现 1)全身表现:一般状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肤干枯,面色黝暗无光泽(肝病面容),可有不规则发热,夜盲及水肿等。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症状,进食后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和呕吐,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稍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半数以上病人有轻度黄疸,少数有中、重度黄疸,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或广泛性坏死,黄疸时可出现皮肤瘙痒。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鼻腔、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道出血倾向,女性病人常有月经过多,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等有关。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和脾功能亢进等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 4)内分泌

6、紊乱:由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使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少,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病人常有性功能减退和乳房发育等;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及不孕等。部分病人出现蜘蛛痣,主要分布在面部、颈部、上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手掌大、小鱼际和指端腹侧皮肤发红,称为肝掌。肝功能减退时,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可引起水钠潴留而致尿量减少和水肿。 (2)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1)脾大:多为轻、中度增大,与长期脾瘀血有关。晚期出现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门静脉高压时,正常消化器官和脾的回心血液流经肝

7、脏受阻,使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与腔静脉之间建立门-体侧支循环,临床上重要的侧支循环有: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常因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粗糙食物机械损伤或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等使腹内压突然升高,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腹壁静脉曲张:在脐周和腹壁可见迂曲的静脉。痔静脉扩张:可扩张形成痔核,破裂时引起便血。 3)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病人75%以上有腹水。腹水时病人常有腹胀,尤以饭后明显,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膈显著抬高,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脐疝。腹水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门静脉高压及清蛋白减少等因素有关。 (3)肝脏体征:早期肝脏增大,表面尚平滑,质地稍硬

8、。晚期缩小,表面可呈结节状,质地坚硬;一般无压痛,在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或并发肝炎和肝周围炎时可有压痛与叩击痛。 3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呕血、黑粪,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死亡率高。 (2)感染:由于抵抗力低下、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等因素,易并发感染,如肺炎、大肠杆菌败血症、胆道感染及自发性腹膜炎等。 (3)肝性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4)原发性肝癌:若肝脏进行性增大、肝表面出现肿块,持续性肝区疼痛、腹水增加且为血性及不明原因的发热等,应怀疑并发原发性肝癌。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时,病人可有自发性少尿或

9、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脏无明显器质性损害,故又称功能性肾衰竭。 (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见的有低钠血症,与长期低钠饮食、长期利尿或大量放腹水有关;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与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利尿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有关。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有轻重不等的贫血。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2肝功能检查: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转氨酶常有轻、中度增高,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清蛋白/球蛋白比率降低或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腹水检查:一般为漏出液,若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或癌变时腹水性质

10、发生相应变化。 4影像学检查:食管吞钡X线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呈现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胃底静脉曲张呈菊花样充盈缺损。超声显像、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肝、脾形态改变及腹水征象。 五、治疗原则 肝硬化治疗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首先针对病因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使病情缓解,延长代偿期和保持劳动力。代偿期病人可服用抗纤维化的药物(如秋水仙碱)及中药,忌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失代偿期病人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防治并发症。有手术适应证者慎重选择时机进行手术治疗,肝移植手术是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新方法。六、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2

11、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肝功能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4.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瘙痒及长期卧床有关。 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七、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休息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减轻肝脏代谢的负担,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改善腹水和水肿。但卧床过久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情绪不佳,故应视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代偿期病人宜适当减少活动量,可参加轻体力工作。失代偿期病人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 (2)饮食护理 1)饮食原则: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

12、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戒烟忌酒,避免进食刺激性强,粗纤维多和较硬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如高渗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清蛋白或新鲜血等。 2)食物选择:热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肝性脑病除外)11.5g/(kg.d),以豆制品、鸡蛋、牛奶、鱼、鸡肉及瘦猪肉为主,以利于肝细胞修复和维持血浆清蛋白正常水平。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并应选择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因其含蛋氨酸和产氨氨基酸较少。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3皮肤护理: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协助病人温水擦浴,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嘱病人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出血和感染。

13、 2病情观察 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以观察腹水消长情况。密切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变化,及时发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注意有无呕血和黑粪,有无精神异常,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及短期内腹水迅速增加,有无少尿、无尿及恶心等表现,及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若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3腹水护理 (1)体位:轻度腹水尽量取平卧位,并可抬高下肢,以增加肝、肾血流量,改善肝细胞营养,提高肾小球滤过滤,减轻水肿。大量腹水者可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运动,减轻呼吸困难和心悸,同时应避免使腹内压突然剧增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及

14、用力排便等。阴囊水肿者可用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 (2)限制水、钠摄入:遵医嘱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钠限制在每天500800mg(氯化钠1.22.0g/d);进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每天500ml以内。向病人介绍各种食物的成分,尽量少食高钠食物。限钠饮食常使病人感到食物淡而无味,可适量添加柠檬汁、食醋等,改善口味,以增进食欲。腹水减退后,仍需限制钠的摄入,防止腹水再次出现。 (3)用药护理:主要使用螺内酯和呋塞米。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每日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 (4)协助腹腔穿刺放腹水或腹水浓缩回输:

15、对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心悸,且利尿效果不佳者可酌情放腹水或腹水浓缩回输。八、健康指导1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语言介绍肝硬化的护理要点和自我护理方法,分析和消除不利于个人和家庭应对的各种因素,树立治疗信心,保持愉快心情,把护理计划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坚持定期门诊复查。2 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服药,未经医师同意,不可擅自用药,以免服药不当而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应向病人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给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教会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服用利尿剂期间出现软弱无力、心悸等症状时,提示低钠、低钾血症,应及时就医。 3指导家属理解和关心病人,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学会识别并发症的征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性格、行为改变等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或消化道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时,应及时就诊。 【课堂小结】 肝硬化是肝脏弥漫性硬化。 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