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防范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724369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疮的防范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压疮的防范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压疮的防范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压疮的防范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压疮的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疮的防范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疮的防范措施一、消化内科患者压疮发生的常见原因分析:1. 皮肤局部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出汗、大小便,使皮肤保护能力下降,使皮肤组织破损而发生压疮。2、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患者皮肤较薄抵抗力弱,受力后易破损;营养不良患者上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局部缺血、缺氧严重而发生压疮。3、肝昏迷、瘫痪、肿瘤晚期病人、年老体虚患者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二、防范措施1、对高危人群及时做好Braden评分小于16分者必须报护士长2、建立申报制度:入院时已发生压疮或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填写压疮发生登记表或难免压疮申报表。3、压疮的预防: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

2、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有褥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出和支持身体空隙处;(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3)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长期卧床患者,指导家属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5)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6)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跌倒的防

3、范措施一、消化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的常见原因分析:I、物品位置放置不当。2、消化道出血急性期,恢复期,血色素低于4g患者。3、腹泻,禁食患者。4、地面滑,照明设施不到位。二、防范措施:1、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降低病床高度。固定好床及轮椅。2、床头挂跌倒危险标记。向家属、陪护患者交待有关事项。3、病床两边加床档。4、协助大小便5、提供轮椅帮助。6、督促卫生人员定时擦拭地面保持干爽:定时检查床边、洗手盆、厕所及浴室地面。用湿拖把拖地时,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破损或不平的地面需要立即修补。7、医疗仪器的电线需卷放好,以免松散垂在地上,拌倒患者。8、保持足够的照明灯:厕所、走廊转角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4、。9、维持病室环境物品摆放,固定病床刹轮。10、定期检查厕所/浴室扶手的稳固性II、安全提供医护程序(1) 入院即日向患者及家人介绍:入院须知及病室安全守则,请家人自备患者须使用的用品,如眼镜、合适的鞋、助行器。(2) 安排高危的患者邻近护士站,以方便观察。(3) 选用合适的坐椅,需要时加上安全带。(4) 移动患者前,先评估及选用安全的移动法。(5) 远送患者时需加安全带及床上床栏。(6) 患者唤叫器响时,尽快作出回应。(7) 指导陪护者提供正确的陪护方法。坠床的防护措施一、消化内科患者坠床发生的原因分析1. 患者活动障碍2. 未根据患者病情正确评估及采取对证措施3. 行动不便者未在陪人掺扶下

5、下床活动4. 床旁误放障碍物二、防范措施1. 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2. 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3. 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4. 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 易于发生危险。5. 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按床头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6. 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7. 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8. 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9.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程序】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