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班主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724362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的班主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的班主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的班主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时代的班主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的班主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的班主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的班主任,如何学会“无为而治”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管理的名言中,我比较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是策略,最终目的是无不为。将其引入到我们班级管理中,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通过发展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引申来说,就是一方面教师要以德才服人,以身示范;另一方面,在班级实行社会化分工管理,教师要让学生自我管理,扬长避短,各显其能。结合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实行了“无为而治”,即分析和利用学生差异和师生差异,优化管理,锻炼学生,解放教师,让班主任有更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一、发现学生差异,变无为而有为要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差异。七年级接手

2、这个班级的初期,我就建立了“学生档案”,首先了解学生的家庭和成长背景、家庭住址以及家长的联系电话,以便日后更好地对学生在家校的表现进行了解。我还通过他们小学教师的介绍、学生间互评及学生自评,加上我自身的观察和分析,记录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特长以及心理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做到有备而来,才能“无为而治”.在了解了学生的差异后,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拔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并以“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为口号,将班级管理大舞台变为学生管理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我们将“争创优秀班集体”的长远目标和学校的打造一流的农村学校结合起来,确立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和长远

3、目标,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如设立“正副班长”、“多媒体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各科课代表”、 “难题讲解员”和“文艺节目组织员”,等等,做到人人有活干,个个有责任。这种管理形式下,学生对待班级工作,不再推三阻四,而是在“正负班长”的带领下,争先恐后,各显神通。班级里的事务都由学生自己负责,班主任只负责大方向。这样教师轻松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但这种“无为”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自由发展特长,一旦有班干部“不作为,滥用职权”,我会及时纠正的,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二、利用学生差异,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能为学

4、生铺垫人生成长的坚实路基。教师应让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的美好前景,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确定自己的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将这种长处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有发现,才能给学生机会和舞台,让学生有所作为,这是教育发展的硬道理。因此,我在班级组织各种活动时,尽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施展,如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运动会、联欢晚会,书法,校报投稿等等。三、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互助尊重学生差异,发扬学生优势,但不应夸大学生的差别,尤其是在评价学生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但不应过分凸显和贬低处于弱势学生,而应让这些学生在无形对比中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在班级管理中,只

5、展示学生好的方面,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树立自信心,一方面能让展示者获得大家的点评和鼓励,进一步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这种无形的对比也让其他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而努力提升自己。学生自我督促,互相学习,普遍都有较大的进步。四、弱化师生差异,力争和谐共进 “无为而治”,并不是不做事,而是强调管理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人性,让被管理者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作为教师,应该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弱化师生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放下教师架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与学生平等对话。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在班会上讨论,让所有学生共同商讨,畅所欲言。比如,本学期我们进行的一个讨论“英语单词有没有必要天天写”是针对个别学生不记单词的情况而开展的。我与学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民主的氛围,并在讨论中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表面上,这种班级管理工作并没有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学习上,进行的似乎是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却得到了无形的提高,先做人,后学习,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由维正2014年12月3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