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724030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化学教学活动应该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为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谈几点认识和思考。一、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众所周知,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在课堂上,教师对化学知识总是不折不扣地讲明白、讲准确、讲完整,做到毫不遗漏地将化学知识“复制”给学生。学生也只好按照教师讲述的关键字眼逐一对照完成,这样的教学,教师确实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备课、授课,但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极端的教法造成了所谓的“满堂灌”的状况。为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确立学生

2、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他主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传授型的教学观念,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一名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以及新课程的开发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人认为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说法已经过时,既然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能起促进作用,即促进学生的潜能由潜在状态生长为能力,认为教师规范学生的学就势必造成学生的束缚甚至会扼杀学生的自

3、主性。其实,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便无从谈起;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学。具体地说,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与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不

4、矛盾,而且恰恰相反,会使自主学习因有了正确方向指导和规范而富有成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二、要认识到“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辩证关系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初中化学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由于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时往往脱离他们自己的

5、直接经验,在接受书本知识时往往未能把概念原理建立在他们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化,即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主体性、情景性、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情景性、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作为教学内容,体验性比知识性更为显著;作为教学手段,探究和发现是它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探究活动策略与方法的制定方面起启发、指导、咨询作用;要在探究活动的组织上起主导作用;在活动的操作层面上起示范作用;在学习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引

6、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但是,在宣传和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时,却有人强调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大于获得间接经验,主张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也就是说学生不应当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探究学习应当替代接受学习而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显然,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因为对于个人来说,时间的有限性、活动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他的直接经验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探究学习再好,但学生上课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以探究学习为主,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学生所学的知识只能是目前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现行课程存在的非改不可的地方,并不是不该以接受学习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7、,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把接受学习当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而且更严重的是,机械性接受学习在很多时候、很多学校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针对这个问题鲜明地提出学习方式要多样化,要让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不占位置的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改革学习方式时,要充分认识到“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的辩证关系,在反对过去学习方式单一化这种片面性的时候,不要走向另一种新的单一化和片面性。三、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定位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信息化课程的优势是培养学生获取信

8、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与同伴交流合作、研讨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众所周知,初中化学的理论教学一直是困绕许多化学教师的难题。例如:在物质结构部分的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使多数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话,学生通过观摩一些模拟动画,就能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体会,进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如果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够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对事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更进

9、一步的加深,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会自觉融入到问题中,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化学学科中它比较适合以下课程类型的教学,如: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模型、难以实现的化工实验模拟(如危险系数高的实验、温室效应实验等)、化学工程模拟(如化学平衡过程、化学反应历程、化工生产过程)以及对化学原理理论解释的模拟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却有部分教师认为,如果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没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应用,该课堂就是不完整的,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特色,从而在课堂评价中也将是否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列作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我认为,这样一种认识是片面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只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

10、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为媒体而媒体,当课堂教学中遇到了难以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去分析、解析的知识时,如果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虚拟出其内涵的话的确应该采用该教学手段进行难点的突破,但并不是说每一节课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特别强调的是,有些教师可能出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将一些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录像甚至多媒体模拟动画课件来替代展示,这也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但没有真正体现化学实验教学的本质意义,更扼杀了学生实际观察、思考、判断以及分析实验的机会,同时也由于缺乏了现场感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

1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定位,让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初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而通过常规的纸笔测试是难以进行评价的这些素质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所有实质性的教学评价,主要还是纸笔测试,通过不同水平的考试,不仅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且还用来评价教师的教学

12、过程;这种单一的评价手段、片面的评价功能、落后的评价观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评价方式需要有重大的改变,有必要改变常规的纸笔测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加强传统纸笔测试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倡导活动表现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开发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和策略发生积极的改变,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达成。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活动表现评价以及学习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手段来完善初中化学教学的评价体

13、系。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采用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基础上,给出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的进步。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注意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重视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学习档案袋评价将从多个角度反映出学生在化学学习历程中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能获得更多有关学生进步的信息和证据,如单元知识总结、学习体会、疑难问题、收集的化学资料、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学习方法、自我评价等。学习档案袋

14、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本人来完成,不求统一的形式,重要的是体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逐步养成自我反思、对自己负责的习惯。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赖评价内容和目的的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纸笔测试与活动表现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那些片面强调或否定纸笔测试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总之,改革是教学的生命,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各种在课程改革中产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开拓进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