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7235872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新世纪文史馆工作的转型与思考王福和文史馆工作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进入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调整时期,国内的经济建设既要不断深入,又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背景下,担负起和平与发展的艰巨使命.在共和围历史上,起步于20世纪7O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是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而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是我们所面临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以”统战性,荣誉性”为特色,以”敬老崇文”为宗旨的文史馆工作,在新世纪的转型中何作何为?如何在发扬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不断顺应时代节拍的同时激发文史馆上作的活力,增强馆员的凝聚力,扩大义史馆的社会影响力?

2、这些都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工作思路的拓展中开辟新空间2005年,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鹤良在题为文史馆工作理论研究的发言中指出:要紧跟形势的发展,把文史馆的工作放到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大局中去考量,使之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打造文史馆在新时代的新风采,来赢得文史馆再发展的空间和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把文史馆的工作置于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如何使文史馆的工作符合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三个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而以新世纪的新面貌来赢

3、得文史馆发展的新空间,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呢?笔者认为,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不失为一项良策.作为新中国出现的政府机构,各级文史馆自成立以来,在”敬老崇文”的办馆宗旨下,始终行走在一条稳步健康的发展道路上.既体现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举措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提炼,无论从体制上还是机构上,无论从内涵上还是外延上,不但均已走向成熟,而且均已融入中国的政治体制之中,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治国安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文史馆建立的最初动因确有为部分馆

4、员解决衣食困难的考虑,”养”的成分明显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虽文史研究馆工作理论研讨专题l.23然老一辈的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文史馆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虽然老一辈馆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以养为主,以荣誉性为主依旧作为文史馆工作的主导思想而延续至今,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束缚r文史馆工作的手脚,制约了文史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与飞速发展的生活节奏相脱节,与日新月异的外部世界相隔离,使得很多人不知道文史馆在何方,不清楚文史馆有何作用.即便有一知半解,也片面地认为文史馆就是一个养老人的地方,在当今社会中可有可无.其实,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史馆的工作不但没有一味地墨守

5、成规,而是一直在随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脚步而前行.这其中很重要的现象就是馆员的组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说老一代馆员的生活问题还需要文史馆来担负的话,那么日后充实进来的馆员则大多数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由其所在的工作单位负责,无须文史馆承担.这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远离了”养”的因素.如果说老一代馆员的聘任年龄一般在退休年龄以上的话,那么曰后充实进来的新生力量已有相当数量的人离退休还有很长的距离,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这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荣誉性”的范畴.如果说老一代馆员的知识构成绝大多数以书画为主的话,那么日后加盟进来的馆员在知识结构上则在书画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6、遍及文史哲经等多个领域.其学术成果,科研方向和学术地位以及学术追求也与”以养为主”和”荣誉性”等有了较大的差异.时代在转型,社会在转型,馆员的结构在转型,势必促使文史馆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思路发生转型.如何使文史馆的工作重心由“以养为主”变为”以用为主”,如何使文史馆的工作重点南”荣誉性”为重心变为以”学术性”为重心,是拓展文史馆的工作思路,激发文史馆工作活力的重要选项,也是文史馆工作如何以新时代的新风采,来赢得文史馆再024i古今谈2o09年第4期lI发展的空间和生机的关键.正凶为如此,”资政建言”,”存史资政”和”咨询国是”等一段时间以来便成为拓展文史馆工作思路的热门话题.拓展文史工作思路,要

7、加强发挥文史馆在”资政建言”,”存史资政”或”咨询国是”方面的作用.换言之,在保持和发扬文史馆”敬老崇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文史馆的工作与时代的节拍相吻合,使文史馆的工作“资”文史研究之”政”,”建”文化建设之“言”,在”资政建言”,”存史资政”或”咨询国是”中焕发青春,更上一层楼.既没有放弃文史馆工作的本色,又为文史馆的工作充实了新的内涵;既可保证馆员在自己的知识领域发挥特长,又使馆员的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与时代,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多元平台的搭建中增强馆员的凝聚力2009年,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在题为深入学习实践

8、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参事室文史馆工作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新形势下的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结合”:一是存史和资政相结合.既要重视和充分发挥馆员在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方面的独特作用,也要搭建必要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咨询国是的作用.二是研究创作和对外交流相结合.要支持馆员潜心从事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同时要组织馆员”走出去”,以讲学,办展等形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以他们的特殊影响弘扬中华文化.三是支持馆员个人研究创作和组织实施重点文化项目相结合.实践证明,项目选得好,就能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形成巨大的合力,创造出一大批具有国家水平的艺术精品.虽然领导同志的讲话是针对中央文史馆而言

9、,但对于各级地方文史馆在新形势下的工作,不无指导作用.关于领导同志所讲的第一个”结合”存史资政,笔者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已有所论述,故不再赘言.而领导同志所讲的第二,三个”结合”研究创作和对外交流相结合,支持馆员个人研究创作和组织实施重点文化项目相结合,恰恰是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文史馆工作,如何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增强馆员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由于广大馆员均为德才兼备的博学之士,每个人在自己的学术和艺术领域均有建树.因此,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大力支持馆员潜心研究,潜心创作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倘若馆员们都”躲”进自己的天地中,致力十个人的研究和创作,就失掉了”文史馆员”的意义,与非馆

10、员的研究者和艺术家无大区别.馆员之所以有其名,就要有其实;之所以有其实,就要做其事.即用馆员之名,做馆员之事.这就需要文史馆在新世纪的转型中为馆员搭建使他们能够”走出去”的平台.既然时代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岗位结构是多元的,所搭建起来的平台也必将是多元的.作为”走出去”的举措,对外交流的平台是重要的.所谓”对外交流”,既指本地区与外地区的交流,也指本地区与国外的交流.这其中,既要有文史馆传统的”办展”,即有主题,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另外一个地区和国家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书画展,以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艺术交流,在互相借鉴和互相切磋中,加深了解,共同提高

11、,使祖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更要有传统的书画展以外”学术研讨会”,即通过组织馆员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专业领域的学术研讨会,通过与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接触和互相沟通,开阔馆员的视野,扩大馆员的学术交往,宣传推广馆员的学术成就,学习引进对方的学术成果,从而全方位地调动不同学术领域和艺术领域馆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各自的学术天地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个性.与”走出去”相对应的举措就是”请进来”.在为馆员所搭建的平台中,”请进来”与“走出去”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所谓”请进来”,既要包括传统的在本地区举办各类书画展,邀请其他省市和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更要包括在本地区举办不同学术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邀

12、请国内外的学者到本地区来进行学术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术论坛”不失为一个收效甚好的举措.为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增强馆员的凝聚力,发挥馆员的学术特长,应当使”学术论坛”常态化,定期化,规范化,品牌化,既成为馆员们展示其学术才华的舞台,又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举办,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中成为具有文史馆工作特色的”品牌产品”.关于馆员凝聚力的增强,除了上述举措外,如何扩充”荣誉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内涵同样重要.这里,既要有学术研究上的荣誉,也要有学术成果推广上的荣誉;既要有相应的研究资金做支撑的荣誉,也要有相应的生活和医疗待遇的改善做后盾的荣誉.与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步伐与时俱进,使馆员们在高度商品化的社

13、会上不感到失落,应当是扩充”荣誉性”内涵的关键.在文化建设的参与中扩大文史馆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参事和文史研究工作的讲话中指出:文史馆工作是开展文史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发挥存史,资政,教化作用的重要部分,以”敬老崇文”为宗旨,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文史研究馆工作理论研讨专题l025lI文史馆员是建设浙江”文化大省”的重要参与者,在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崇文尚德,人文关怀,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要想有影响,就要有作为;要

14、想有作为,就要有声音;要想有声音,就要有业绩.所谓“有为才有位”就应当是这个道理.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文化建设的问题n显出来,文化建设的任务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文史研究馆理所当然应走在前列,积极参与到本地域的文化建设当中去,并且在参与中彰显文史研究馆特有的功力,发挥文史研究馆特有的作用,作出文史研究馆特有的贡献,以扩大文史研究馆特有的影响.要主动参与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本地区的文化建设项目.从2005年起,为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浙江省委作出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建设的”八项工程”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和文化人才工程.这八项系统工程,有的已结出累累硕果,有的正在进行之中,还有很多项目有待专家学者去深入研究.从宏观上看,浙江省所实施的八项文化工程,几乎均在文史馆员的学术领域和艺术领域之内,凭借馆员11,多年的学术积累和艺术积累,完全有能力承担其中的很多重大项目.因此,要想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就应当系统组织,主动出击,积极参与,使文史馆在文化建设工程中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作为,有自己的地位.要设立以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以文史馆的名义实施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