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720178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一是群众缺乏接受法制教育机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 ?I 后,农户各自为政,自由活动空间较大,集体观念逐步淡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忙于耕种,很少有时间学习。二是普法经费投入不足。乡镇由于财政经济困难,基本上没有安排普法专项经费,且有限的经费大部分用在重点对象的培训学习上,其它日常工作则无经费开展。尤其是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及村级收入渠道更加狭窄,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是“空壳” ,还有一部分村负债运行,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不得不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放在“工资保卫战”上,对普法教育工作则可有可无,可慢可快。普法器材、学习资料无法保证;普法阵地

2、如法制宣传栏、广播、图书室等无法落实到位。三是普法手段落后,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乡镇普法的主要手段比较老套,不发放资料、设立咨询、出黑板报等,群众很少感兴趣。法制宣传教育部门由于缺少经费也无法与电视媒体实现资源的整合,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宣传的针对性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群众平时外出务工,想了解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我们却去宣传其它法律,这必然导致宣传内容和群众需求之间的脱节。四是农村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乡镇司法所专职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压力重;村普法干部全部都是由分管综治的村干部兼任,这些村干部主管工作多,对农村普法工作不以为然;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自身法律学习不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宣传

3、法律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主观臆断,对复杂、疑难的纠纷更是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依法该怎么办;有的在调解民事纠纷、处理村级社会事务时,涉及法律宣传讲不到位,导致民事纠纷扩大和无序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相关建议(一 )加强机制建设,为普法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建立镇级党委、部门分工包村负责的工作体制。成立普法教育领导小组,由各镇书记亲自挂帅,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及司法、工会、劳动等主要行政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定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普法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二要强化村级普法经费保障机制。镇党委要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要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镇财政专项预算,财政优先保证

4、普法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并根据政府财力情况,逐步投入。同时各部门各行业要安排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三要完善监督激励机制。镇人大、政协每年对各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和调研,及时给予科学指导。同时,为保证依法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镇级党委还应该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作为各村评先创优的标准,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增加考核结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农村法治环境的好坏与法制宣传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为做好该项工作,应突出在“四个做到”和“三个强化”上下功夫。 “四个做到”

5、:一是充分利用村庄、企业高音喇叭定期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做到群众在家就能听到法律知识。二是利用每年的 12.4 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将一些专业法律法规“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三是由村普法负责人定期更换宣传栏上的法律宣传知识。四要将村、镇公路两旁或大小街道刷写上永久和临时普法宣传口号,使群众走路能“瞅”到法律知识。三个强化:一要强化学校普法。各学校要制定青少年法制教育实施意见,聘请法制副校长,培训有关人员,定期开展法制教育。二要强化乡村的企业普法。要在企业内部设立普法学校、法律课堂,制定领导和职工学法制度。要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设置普法教育内容。如对于劳动密集型、 生产型的企业, 主要是宣传安全生产法

6、、劳动法、刑法、婚姻法、社会治安处罚法等法律知识;对于个体工商户,主要开展诚信经 ?I 方面的教育。要在企业内部 区分不同层次进行普法教育。企业经 ?I 管理人员重点学习与其经 ?I 管理内容相关的法律知识,普通员工则主要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三要强化送法进村庄活动。充分利用农村法制学校、社会休闲场所,抓住召开村民大会、代表会和居民休息等时间,组织力量对群众面对面讲法。尤其是市镇两级领导和机关专业执法人员要深入农村一线讲法,同时还应该利用单位包村、干部包讲的形式定期到村,面对面向群众讲授法律知识。利用党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中的法律政策水平高,讲课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和法律工作者

7、,组成法律宣讲团,深入到镇、村宣传宪法及各项法律法规,宣传普法知识。同时由村委会牵头,利用小广场、小集市,组织公安、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对群众进行教育。(三)加强队伍建设,为基层普法奠定扎实基础。一支高素质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是做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要加大对普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保征必要的培训时间,建立有关培训制度,进行必要的岗前、 岗中培训, 要加强对村庄普法员的选聘、 培训工作,把大学生“村官”或者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干部选聘到普法队伍中来,使他们成为各村庄普法教育的宣讲员;实行农村普法宣传辅导员制度。在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中选派政法干警到各村、各中小学校担任普法宣传辅导 员,指导村庄,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整合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志愿者等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二要加强司法所建设。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 加大对司法所的人力、 物力、财力的投入,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加强司法所业务建设,按照司法所提出的每个司法所不少于 3 人的人员配备要求,适当增加地方编制,不断壮大司法所队伍。三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设施建设。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法律图书室、普法宣传栏等硬件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