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477141755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汇报人:文小库污水处理33个知识点!2024-03-05目录目录污水处理知识点污水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脱氮新理论01污水处理知识点Chapter01020304总固体量指污水中固体物质的总量,涵盖溶解性和非溶解性固体。定义指在水中以离子或分子状态存在的固体,如盐类、糖类、有机酸等。溶解性固体指在水中以悬浮或胶体状态存在的固体,如泥沙、粉尘、纤维等。非溶解性固体将定量水样在105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的重量即为总固体量。测量方法总固体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指在水中以硝酸根离子(NO3-)形式存在的氮。指在水中以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指天然有机物质中的氮,如蛋白质、核

2、酸等。指在水中以亚硝酸根离子(NO2-)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有机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氮化合物的种类和特性凯氏氮是有机氮和氨氮之和,其含量可以用作判断水体中氮营养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在水体中,凯氏氮的含量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氨化作用的强度。在污水处理中,凯氏氮的含量可以作为评估污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凯氏氮的概念及其在氮营养判断中的应用静水时能上浮至液面,形成油膜,约占油脂总量的6080。油粒直径也大于5m,但在油-水界曲间存在表面活性剂,因此更为稳定。包括溶解于水及油粒直径小于5m的油珠。油粒直径大于5m,较稳定地分散在污水中,油-水界面间不存在表面活性剂。即附着在悬浮团体表面的油。漂

3、浮油机械分散态油乳化油附着油溶解油油脂的存在形态和物理去除方法123指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单位是个L。大肠菌群数的定义其含量反映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和活性,是污水水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大肠菌群作为水质指标大肠菌群数增加通常意味着水体受到微生物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需采取消毒和处理措施。水体污染与大肠菌群数的关系大肠菌群数的定义和水体污染的判断标准03水环境容量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确定污水排放标准和处理工艺,并根据水环境容量的变化调整污水处理策略。01水环境容量的定义指水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超过此量将引发污染。02水环境容量的意义有助于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及污染

4、物负荷承受能力。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其意义污水处理法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过程。定义物理法:包括隔油、气浮、沉淀等,主要用于去除不溶性固体和油脂。化学法:包括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主要用于去除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主要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方法选择:污水处理需根据实际水质和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使用,以达最佳治理效果。常见方法污水处理法的定义和常见方法02污水处理技术Chapter定义01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适当修整的土地,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

5、净化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原理02稳定塘的原理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分类03稳定塘分为天然稳定塘和人工稳定塘两种。天然稳定塘主要依赖于天然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而人工稳定塘则需要人工控制和调节。稳定塘的概念和原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依靠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分为土地处理系统和湿地处理系统两种。土地处理系统主要利用土壤的吸附、过滤、净化和植物的吸收作用,而湿地处理系统则主要利用湿地

6、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定义分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湿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放到土壤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而且生长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植物的沼泽地上,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联合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定义湿地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领域。通过湿地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水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应用湿地处理系统的定义和应用03活性污泥法Chapter 活性污泥的定义和组成活性污泥的定义活性污泥是一种由微生物群体组成的絮凝体,对污水处理起到关键作用。活性污

7、泥的组成主要包括微生物群体(如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水分、无机物和其他有机物。微生物群体是活性污泥的核心。活性污泥的外观特征通常呈现黄褐色或灰色,具有絮凝体的特征,易于沉淀并与水分离。F/M比值定义活性污泥的能含量通过有机物量(F)与微生物量(M)的比值(F/M)来表示,该比值反映了微生物群体的代谢活动能力。转化过程与能量消耗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活性污泥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F/M比值可视为这一转化过程的活力指标。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F/M比值的高低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过高的F/M可能导致微生物代谢活动不足,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过低的F/M则可能导致活性污泥过度老化,同样对污水

8、处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活性污泥的能含量表示方法原理通过强化微生物群体的代谢功能,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在曝气池内,微生物群体通过吸附、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质。同时,活性污泥也具有一定的吸附和过滤作用,能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评价指标BOD-污泥负荷:单位重量活性污泥每天所能降解的BOD量,反映了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容积负荷:单位容积曝气池每天所能降解的BOD量,反映了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污泥龄: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与污泥的活性和处理效率有关。应用策略:根据实际污水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控制参数,以

9、实现最佳处理效果。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的原理和评价指标04生物膜法Chapter01生物膜法是一种将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的方法。02生物膜法的实质是强化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加速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03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膜法的实质和原理生物膜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膜状生物聚集体,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菌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生物膜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可以吸附、转化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的

10、特性,将微生物固定在固体状材料表面,形成膜状生物污泥,从而提高了微生物的沉降性和稳定性。生物膜的定义和特性01020304生物滤池的定义基于污水灌溉实践的人工生物处理法。主要功能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并可以去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构造与组成主要由碎石或塑料制品等滤料构成,滤料上生长着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和造纸污水等工业污水的处理。生物滤池的发展和应用05脱氮新理论Chapter该理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先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盐氮,控制NH4+与NO2-比例为11,然后通过厌氧氨氧化作为反硝化实现脱氮的目的。脱氮新理论的基本原理氨氮被转化为亚硝酸盐氮。转化过程副产品化学反应方程式过程中产生硝酸盐和气体等副产品。NH4+2O2 NO2-+2H+H2O。030201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盐氮的过程厌氧氨氧化过程在厌氧段,微生物将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实现脱氮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O2-+6H+5H2ON2+16H2O。厌氧氨氧化作为反硝化实现脱氮的目的感谢观看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