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711589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健身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31.1项目背景31.2 项目概况41.3问题与建议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93.1需求分析93.2需求预测103.3规模确定11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44.1项目选址144.2建设条件15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215.1总布原则215.2总图215.3土建工程方案225.4装修装饰28第六章 公用工程296.1给排水306.2电气工程316.3弱电工程336.4空调、通风346.5无障碍设施34第七章 环保、水保、消防和节能367.1环境保护367.2水土保持397.3消防407.4节能41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428.1组织机构428

2、.2人力资源配置42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439.1项目建设进度439.2工程管理44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510.1编制依据及说明4510.2投资估算4510.3资金筹措4610.4资金使用计划46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4911.1财务评价依据4911.2营业收入4911.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011.4利润测算5211.5财务效益评价5211.6不确定性分析5311.7财务评价结论53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5412.1社会影响分析5412.2互适性分析5512.3社会风险分析55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5713.1主要结论5713.2建议58第一章 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项目

3、名称:*市*运动健身中心项目业主:*省*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1.1.2编制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0年);2、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3项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人民群众走出家门,参加健身运动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城市建设新气象。东岳体育广场的改建,更是为广大群众户外娱乐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出家门,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队伍中,形成了以东岳体育广场为中心的广场群众活动圈。然而*市依旧缺乏一个综合性健身馆以供开展相应的健身、游泳等各项球

4、类运动,成为*市全民健身乃至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急需建立一个适合的市情的综合性运动健身中心以满足该类需求,因而健身项目由此提出。在这种背景下,项目单位顺应国民追求身心健康的趋势,推动各类球类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发展,计划在*市*大道兴资建一座以游泳为主要特色,辅以篮球、足球、网球、水球运动项目,创造最优质的运动休闲空间,突出“自然、和谐、统一”,将运动、休闲、娱乐三个层面进行叠合,高标准、高品位地建成具有绿色生态的运动健身中心,充分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竭诚为每一位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1.4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对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社会需求及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方

5、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证。1.2 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工程拟建于*市*大道,总用地面积约50亩。1.2.2建设规模工程总建筑面积16200m2。项目主要内容健身大楼6000m2、综合大楼5000m2、室内恒温游泳馆2000m2、室内恒温水球馆2000m2、室内小型恒温游泳池2处400m2、标准篮球场500m2、标准网球场300m2,室外大型暑季市民消署游泳池5000m2、室外大型暑季儿童水上游乐园5000m2,并建设标准足球场5000m2、停车场、道路相关配套设施。1.2.3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573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918.21万元,其它费用54

6、6.47万元,预备费用273.32万元,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1.3.4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1.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数 量备注1用地面积m233333.350亩2建筑层数层43总建筑面积m2162003.1健身大楼m260003.2综合大楼m250003.3室内恒温游泳馆m220003.4室内恒温水球馆m220003.5室内小型恒温游泳池m24003.6标准室内蓝球场m25003.7标准室内网球场m23004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7385定员编制人266建筑密度%24.67建筑占地面积m282008容积率0.499绿地率%14.510仃车位个1671.

7、3问题与建议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市*运动健身中心的支持力度。项目本身具有的公益性等因素,决定了工程将主要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涉及工程建设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采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政策。2、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对停车场地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受建设场地条件的制约,为从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和尽可能满足更多群众体育健身需要的角度出发,工程方案中布置了比较多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停车场地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时,妥善处理好活动与停车的关系。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加强城市的体育

8、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爱好者和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设*运动健身中心是非常必要的。1、是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载体,也是进行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窗口。加快*运动健身中心的建设,将有效增强城市的体育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运动健身中心的建成,主要服务市民群众体育健身和休闲。*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市接轨武汉,融入大武汉,参与体育文化交通和合作,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是改变体育设施落后面貌,适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市体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要

9、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并以全民健身计划为指导,普及体育运动,做到提高竞技水平,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城乡体育社会化,推进*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力争把*市建成群众体育普及、体育科技和教育比较先进、场地设施比较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争取达到全省中上水平,成为全省的体育发达市之一。要实现上述目标,*市现有的体育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中长期体育发展的需要,与体育强市的要求也相距甚远,硬件设施数量严重偏少。由此可见,*市*运动健身中心的建设不仅符合*市体育发展规划,而且也是改变*市体育设施落后面貌,实现体育强市发展目标的需要,是发展*市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运动

10、的必然硬件建设要求。3、是满足体育消费需求,提高*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工作之余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而良好的体育运动设施,是保证人们有自由体育运动的基本条件。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提到,全国居民消费十年左右可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比重将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体育服务必须面向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目前,我省的体育消费需求已经是现实的和庞大的。锻炼身体、健康体魄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中等以上的人群中,体育消费的需求正日益旺盛。如省城

11、武汉各种各样的健身俱乐部十分火爆,游泳场馆人满为患。据有关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在身心各方面的锻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身体和心理的基本状况明显优于非体育人口。*市*运动健身中心的建设,不仅为市民提供体育运动的现代化场所,也是倡导良好健康生活习俗,引导体育消费的有力举措。因此该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需求分析目前,我国健身娱乐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场所、专项休闲运动俱乐部、有氧运动健身中心和综合健康恢复中心等,但比较缺乏集运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高品位健康运动休闲中心。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2、,现阶段的健康娱乐场所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建造现代化的运动健身中心已大势所趋。3.1.1客观经济、政策环境为该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地区,具备较强的消费能力,民众对消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多追求高层次的享受和健康,同时人们生活方式开始慢慢转变,对休闲健身娱乐的观念也在逐渐变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这方面上,这为建造大型现代化的运动健身中心奠定基础。2、国家鼓励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同时十分重视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健身运动娱乐休闲的产业符合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属朝阳行业。体育健身

13、运动市场在这个大环境下可以有效地促进居民的消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人们健康的需求正逐步从被动的治疗型向主动的预防保健型转换,这预示未来的健身娱乐市场必然向科学保健、运动和娱乐合理搭配的方式发展。 3.1.2市场潜力巨大人群消费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运动、养生概念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在青少年人群中提倡运动健康概念既符合国家关于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满足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又符合当前青少年彰显个性的潮流。国内市场上专业球类培训项目或集球类培训与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项目较少,在专业体校与业余培训之间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

14、育消费平均为397.41元。体育消费能力有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关系。在余暇时间的支配意向上看,在15类活动中,体育活动排到了第5位。在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方面主要集中在场地设施方面。对场地拥挤和器材缺少的抱怨合计为39.5%,对要求建体育场所的比例为26.8%,占第一位。总体而言,从体育消费角度看,人们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增强,“花钱买健康”正逐步被接受,高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其它人群,但体育消费水平依然不高,这不仅是消费意识问题,而且越来越体现为缺乏消费场所、消费项目的结果。市场对体育消费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供需差越来越大。3.2需求预测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及计算口径,需有30的体育人口。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预测的人口估算,*中心城区目前应有3万左右的体育人口。按体育人口最低标准每周锻炼三次计,每年要为约470万人次的需求量提供所需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和设备,而目前*市城区拥有的体育场馆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大量的体育人口还只能借助于公园甚至街道进行锻炼。按照*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我省在到2015年末,体育人口比例将达到45以上。随着我市群众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提高,在“十二五”期末,体育人口将达到5万人,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体育消费市场潜在能力分析。按2010年调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