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0KB
约68页
文档ID:477109162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1/68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要求(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建立科学活动实验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教学进度单元课 题课时数起止日期备注工具和机械第1课 使用工具 1第2课 杠杆的科学 1第3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第4课 轮轴的秘密1第5课 定滑轮和动滑轮 1第6课 滑轮组 1第7课 斜面的作用1第8课 自行车上的简单1形状与结构第1课 抵抗弯曲 1第2课 形状与抗弯能力1第3课 拱形的力量1第4课 找拱形 1第5课 做框架1第6课 建高塔1第7课 桥的形状和结构1第8课 用纸造一座“桥” 1能量第1课 电和磁 1第2课 电磁铁1第3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1第4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1第5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 1第6课 电能和能量1第7课 电能从哪里来1第8课 能量与太阳 1生物的多样性第1课 校园生物大搜索1第2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 1第3课 多种多样的植物1第4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1第5课 相貌各异的我们 1第6课 原来是相关联的1第7课 谁选择了它们 1第8课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1使用工具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 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诊断与调整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课 时 教 学 计 划课时总编号:教 材1.2杠杆的研究  第( )课时教学要求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教学日期月 日 星期课前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