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709909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审计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审计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审计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审计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的基础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总 论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与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展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视活动。(一)审计定义的相关问题 1审计的主体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统称为专职机构和人员。 只有专职机构和人员所从事的审查活动才称为审计。 2审计的客体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 3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与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的依据从事审计活动必须依据有关法律

2、、法规,包括宪法、审计法、财政法规、经济法规、审计法规与其他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5审计的目标审计的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预期目标是审查、确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6审计的职能审计的职能对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的监视、评价和鉴证。 7审计的目的审计的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 8审计的性质 审计的性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视活动。(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审计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或授权人。审计人对审计委托或授权人负责,验证、审查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并提出审计报

3、告或管理建议书。被审计人对审计委托或授权人负有受托经济责任,并由审计人对其受托经济责任进展审计。审计委托或授权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当其财产委托或受托被审计 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或授权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以审计监视。三审计的根本特征审计的三个根本特征为: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其中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二、审计的对象和目的一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指审计的客体,即审计监视的内容和X围。审计客体特指为: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根本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有国有

4、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联营企业等;在承受委托的条件下,被指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三项: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与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与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三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审计的目的审计目的是指审计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我国审计的目的: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开展。(三)审计的职能审计的职能是随着经济的开展而开展变化的。审计的根本职能有:经济监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1经济监

5、视经济监视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之中的一种固有职能,也是审计最根本的职能,国家审计的经济监视是对社会再生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内部审计的经济监视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事项进展监视。民间审计的经济监视是代审计委托者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实行监视。 2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预测、 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 标进展,经济效益的上下优劣,以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 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 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评价应该力求准确、实事求是。 3经济鉴

6、证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审查鉴证,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与有 关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和合理,是否可以信赖,并作出书 面证明。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突出表现在民间审计中。审计根本职能之间的联系:经济监视是根底,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视的演进和开展。三、审计的作用(一)审计的制约性作用表现在:审计可以揭露损失浪费;可以揭露贪污舞弊,可以揭露失职渎职,可以加强廉政建设。(二)审计的促进性作用 表现在:督促受托经济责任的正确确定和切实履行;督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利益的正确处理;督促经济效益的充分实现和社会效益的正当保障;督促经营管理的完善;督促加强宏观调控。第二章 审计的分类与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

7、审计的根本分类国家审计: 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审1.按审计主体分类 人员依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的指令所 实施的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民间审计: 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审计组织受委托人委托所实施的审计。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计。2. 按审计的内容财经法纪审计:是指被审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经和目的的划分 法纪情况所进展的专案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被审单位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等所进展的审计,主要包括:业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

8、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展的审计。 外部审计:是指有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被审单位的关系 机关、部门审计机构或民间审计组织所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由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实施的审计二审计的其他分类1.按审计X围分类: 全部审计、局部审计、专项审计2.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 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3.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 就地审计、送达审计4.按审计动机分类: 强制审计、任意审计5.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 预告审计、突击审计二、审计的方法 审计的方法是指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的手段。完整的审计方

9、法体系,包括审计的根本方法和技术方法。审计的技术方法包括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顺序检查法 顺查法逆查法 1审查书面 详查法 :适用于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核算工资料作质量较差的审计项目,以与经济业务的方法简单、会计资料较少的审计项目。 (2)X围检查法 抽查法: 适用于审计样本数目繁多的审计目 审阅法 :主要审查以下会计资料: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它资料。在采用审阅法时要注意审查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合规性(3)资料检查法 核对法: 主要进展证证核对、帐证核对、帐帐核对、帐单核对、帐表核对,表表核对。审阅法要和核对法结合使用。查询法: 包括询问法和函证法

10、。函证法有两种 类型,即肯定式函证法和否认式函证法。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审计事项的相关指标比照、分析、评价,以便发现其中有无问题或异常情况,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的一种审计方法。 盘存法 直接盘存法: 是指由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以确定其实有数额的方法。间接盘存法 : 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观察盘点,借以确定实物实有数额的方法。调节法: 主要应用于证实财产物资帐实是否相符,证实相关数据是否趋于一致。2证实 观察法: 是指审计人员亲临审计现场对被审单位的经济管理客观与业务活动进展实地观察,借以查明被审事项的事事物实真相的一种审计方法。它适用于观察内部控制制的方法:度的执行情况与观察经济业务的运作过

11、程。 鉴定法: 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技术鉴别等手段来确定实物资产的性能、质量和书面资料真伪的一种方法。第三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一、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是指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计监视权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有以下两种:1中央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是我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它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如此组织和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 2地方国家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上一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二、民间审计组织 民间审计组织是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

12、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民间审计的业务X围 1.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规、行政法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设计财务会计制度与其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帐;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章程和其他经济文件;培训财务会计人员;审核企业前景财务资料;资产评估。3.其他法定审计业务:包括三资企业的验资、会计报表的审计;股份制企业的验资、改组审计,年度、中期、合并、分立与清算会计报

13、表审计;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组织,它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组织。它依法对民间审计进展行业管理,并依法承受财政部、审计署的监视、指导和管理。实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注册,以与对注册会计师与其事务所的指导、监视和管理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责为服务、协调、管理。三审计人员1.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X,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所规定的根本要求。我国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在审计法、审计人员守如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如此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2.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14、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根本准如此的规定,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五方面内容:一般原如此、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X、对客户的责任、对同行的责任、其他责任,应遵循独立原如此、客观原如此、公正原如此。对客户的责任: 1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业务时,应与委托单位签订约定书,明确业务的X围、要求和双方各自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遵守各项约定,按时按质完成所委托的各项业务。2注册会计师对于执业过程中得到的资料和情况,应当严格保守秘密。除非得到委托单位的书面允许或法律、法规要求公布者外,不得将任何资料和情况提供或泄露给第三者。3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查帐验证业务时,应以工作量大小和专业要求上下为主要依据,按规定的标准收费。对同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