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709877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如何利用影响力达到客户服务的最佳效果; 知道沟通的三个原则; 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客户抱怨 有效提升客户服务技能。提升客户服务的三项技能一、心理技能思维定式容易产生误解,在心理技能中,服务人员要改变一些固有、常规的想法,练就新的心理技能。一般而言,心理机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善用影响力【案例】影响力的实验这是一个西方很著名的影响力实验。火鸡的视力不太好,生了小鸡仔要照顾,怎样知道识别自己的小鸡仔呢?就听小鸡发出的“吱吱”声。鸡的天敌是黄鼠狼,黄鼠狼一来,火鸡就开始做出凶狠的样子,要跟它决斗。后来实验人员把黄鼠狼的标本做了一个成玩具,里面装了一种小设备,将小

2、鸡仔的声音录下来,然后把这个发出小鸡仔声音的黄鼠狼标本放到火鸡的面前,火鸡刚开始摆出一副决斗的样子,但是一听到黄鼠狼标本肚子里的发出小鸡仔叫声,火鸡马上放松了状态,把它当成小鸡仔一样护到自己的翅膀下面。实验人员又换到成了黄鼠狼的声音,这只鸡马上做出一副决斗的样子,再次转换成小鸡仔的声音时,鸡就马上把黄鼠狼标本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保护起来。这就是习惯上的动作。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某商场的管理者看到自己的钻石没有人来购买,准备进行大甩卖,写了一封传真给店里员工:“从明天起,所有的钻石按照二分之一价格进行销售”。由于传真写得不太清楚,二分之一被伙计看成乘以二,把海报贴了出去。第二天,所有钻石价钱翻了一番

3、,突然买的人络绎不绝。员工马上打电话给老板报喜。老板一听更蒙了:“我不是叫你降价吗?”伙计说:“乘以二很多人买啊!”老板的朋友是心理学家,告诉他:“这就叫做影响力,因为长期生活刺激,众人认为便宜没好货,越贵越是好东西,因此,有的人只买卖贵的,不买对的。”两兄弟开裁缝铺欧洲有一个裁缝铺的老板,他发现附近有越来越多跟他一样做衣服的店,为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呢,他想到一个办法:叫兄弟在里面做裁缝,他在外面看铺头,每当客人来的时候,他就扮着自己的耳朵不是太灵,总要重复问一两次。对方问他有没有裤子,他就说“你是不是问有没有袜子?”搞上几次才假装听得明白顾客的声音。最后顾客想问价的时候,他就非常大声

4、地向里面喊“这件大衣多少钱呢?”他兄弟就在里面乱报,其实他们已经商量好的,比如52美金,他立马和顾客说25美金,然后,他兄弟在里面喊“不是25美金”,顾客一听赶紧掏钱“你说25美金的”,然后赶紧跑,害怕里面的兄弟知道卖错了再喊回来。两兄弟是串通好的,顾客却以为占了很大便宜。从案例可见,影响力往往会带动内在的对比,因此在服务过程中,很多商家就开始通过让顾客产生对比心理的方式,以取得很好的效果。2.互惠心理学所谓互惠心理学,就是先予后取的原则。【案例】有给予才有所得某位讲师做了一个实验,在上课前给学员中的几个人发了个小礼品,另外几个人不送。讲完课后,凡是接受礼品的人给出的评价都比较高,没有受到礼品

5、的人评价都不太好。如果讲完课后讲师说,由于时间关系,讲得不太清楚,很多资料在我出版的一本书里,书也不太贵,几十块钱一本,如果有兴趣你们可以买一本。结果之前接受礼品的人,大部分都会去买一本,没有收到礼品的很少去买。从案例可见,对于服务业来说,客户服务人员更要懂得“有给予才有所得”的道理,想要得到回报,就一定要先付出,这也是互惠心理学的意义所在。3.社会认同心理学很多人喜欢随大流,人人都这么做,自己也这么做,因此就形成了社会认同心理学。【案例】你看我也看广州日报有两个记者做了一个实验。其中一个记者什么事也不干,在大街上盯着天空不停地看,傍晚的时候太阳都下山了,又来了另一个记者,也在旁边跟他一起向天

6、空看,什么话也不说。很多路过人,也都围了上来,也向天空一起看,慢慢地人越来越多,最后,两个记者离开时那里已经围了一大片人,一起莫名其妙地看着天空,两个记者还照了一张相片。由案例可见,其实那些人们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你看我也看,就形成了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用在服务当中,就是树立榜样。对榜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最大的都是年轻人,一旦树立榜样,往往会让顾客增加购买的心理。4.权威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由于别人是权威,他人就丧失了自己的主见,而会追随权威者。【案例】专家的话有两个人,一个扮老师的角色,一个是测试者的角色。找一个实验室,A被绑坐在椅子上,让B在实验室外面提问,A要是答错了,B就会给他加电压

7、,电击一次,五伏、十伏地往上加。刚开始时候A都做对了,后来开始出错,电压就开始升,升到100伏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点痛了。但B不能停,因为有一个专家让他继续问。错误越来越多,电压不停地升,A拼命地喊“受不了了”。专家说“不用理他”,电压级不停地升,最高的记录是450伏。负责施加电压的B也毫不犹豫地继续加,哪怕A在椅子上快弹跳起来了也不理会。再换一种做法,请那位专家离开,让另外的实验者坐在上面,继续让B在外面提问和加压,结果里面的人到了100伏的时候一喊,B就停下来了。专家回来了,在旁边说:“不要管,这是游戏。”B就开始加压,只要旁边有一个声音说,这是游戏,必须加电压,他就加上去了,从来不想自己

8、应不应该做这件事情。其实,坐在椅子上的这个人是个演员,根本就没有电,只是让那个测试者感受到他会被电,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B的行为。案例中,B本来是个很善良的人,居然不考虑A能不能够承受得住450伏的高压,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一种盲目相信权威的潜在因素的影响。服务的最高境界不是卖东西给对方,而是教他怎么买,这才是专业行销。要想找到一个能够让顾客感到满意的办法,莫过于让顾客觉得你是这个行业里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客户。二、沟通技能很多从事服务业的人员都有深刻体会,从业时间越久,越容易在沟通中陷入误区,以为能说会道就具有很强沟通能力。事实上,在跟顾客沟通的过程中,不在于讲了多少,而在于顾客从中感受

9、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1.沟通的三个原则原则就是行为应该遵循的法则。 用顾客喜欢的方式不同顾客的喜好是不同的,就服务方式来说,有些顾客喜欢用语言、声音等方式沟通,有些顾客喜欢听等等。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基本逻辑思维层次:第一,这是什么;第二,为什么你要(被)接受;第三,你的利益在哪里。要点提示与客户沟通的逻辑思维: 这是什么; 为什么你要(被)接受; 你的利益在哪里。 多用描述,少用判断判断是服务人员自己添加的一些字眼,比如“经常”、“总是”、“往往”、“一向”;而描述的事物往往只是一些事实而已。【案例】到底谁该走?某人请四个客人吃饭,结果来了三个,还有一个没来,他就站在门口东张西

10、望,一边看一边说:“该来的还没来。”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判断。“该来”肯定有一个标准,听完他这个判断,坐在里面的其他三个朋友就会想“看来我们三位是不该来的”,其中与他关系最远的那位客人起身找个借口走了。这一走主人就急了,还有一个没来,又走了一个,就生气地接着说:“怎么不该走的又走了。”又是一个判断。其他两个朋友一听“该走的应该是我们两位中的一位”,那个关系相对生疏一点的又起身准备走。留了半天留不住,主人就生气地说:“说的又不是你。”继续判断,第三个人一听,原来说的是自己,起身走了。最终,来的三个人全走了。由案例可见,描述性语言会让人感觉轻松舒服,所以服务人员在与顾客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少用判断的语句

11、,把结论和总结交给顾客去做,服务人员只是通过陈述事实来引导。 积极聆听在与顾客沟通中,还要注意积极聆听的原则,而且要做到设身处地、用同理心聆听。【案例】设身处地地聆听神经科医生讲了一句话,在他们的眼里,精神病人与常人的区别在于,有人犯病和有人还没有犯病而已。所以,一般情况下,精神病医生在给一个精神病人治疗的过程中,精神病人站着,医生就站着;精神病人躺着,医生就躺着;精神病人趴着,医生就趴着。他们要让每个精神病人觉得全世界就两个正常人,其他人都是精神病,他才可能跟你进行沟通,这就叫设身处地地聆听。顾客在投诉、抱怨的时候,解决问题的高手首先会说“要是换成我,我也会这样做的”,让顾客觉得和服务人员有

12、共同语言(这也是互惠心理学的内容,在沟通里面叫做积极聆听)。其后再引导顾客,让顾客接受,并加以引导,被称为外求共同点。【案例】会沟通的服务生小王是酒店里的服务生,与客户沟通得比较好。比如一个客人准备点菜,他就悄悄地跟客户说:“你点这个菜特别贵,不太好吃。”客户一听,“不错,这家伙还在帮我想问题”就很高兴问他:“有什么好菜介绍一下吗?”他给客人介绍的菜又便宜又实惠,客户对他有认同感,共同点在于客人的利益。客人点菜完之后,小王还可能再问:“您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接着又介绍了几个菜,并提醒客人不要点菜太多,吃完不够可以再点,点很多会浪费。客户越听越舒服,对小王的服务也越来越满意。2.有效沟通源

13、于尊重在与顾客沟通的过程中,基本出发点是尊重。只有尊重顾客,才能跟顾客真正沟通。想要做到尊重客户,就要遵循两个原则: 善于帮助客户尊重不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还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等善意的行为表现出对客户的帮助。【案例】细节决定成败一位顾客想入住酒店,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行李包,背上还背着一个包,手上提着一个口袋,问服务人员还有没有房间。接待他的服务员耐心为他解释说明,但客户还是越听越烦,因为他背的东西实在太重了。这个时候,另外一位服务员走上来,把顾客所有的东西都抱到行李车上,然后再和客户讲话,同时推着行李车往前台走。本来客户已经决定离开了,这样一来,便改变主意留下了。从案例可见,沟通的过程中不仅

14、靠语言,有的时候还要发现顾客需要帮助的地方,并主动对其进行帮助。 微笑、眼神不可少在与顾客沟通时,还要注意保持微笑的技能。微笑也是尊重的表现,是通过面部表情传递信息,让顾客感觉到友好、真诚的方式。微笑时眼睛、语言、身体结合在一起,通常有三个层次的表现:情人般的眼光,婴儿般的微笑。眼神的最高层次是情人般的目光,这种目光无法抵挡;微笑的第一个层次是婴儿般的微笑,也是无法抗拒的。【案例】成功的保险销售员原一平,全日本卖保险第一的人物,身高不足一米五,是个三四十岁的老男人。他能把保险卖得那么好,而且专卖给家庭主妇,就是因为他把这两招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他每到一家就按门铃,家庭主妇打开防盗门从猫眼里一看没

15、人就关上门。接着门铃又响就打开门一看,以为谁家的小孩来了,此时原一平就露出婴儿般的微笑,这是无法抵挡的,主人就只能让他进屋来了。然后又把家庭主妇们说服了,然后慢慢聊天。一次,两次。最后,在老婆的说服下,老公同意买了他的保险。粉丝般的目光、眼神、微笑。在与顾客的交往当中,有时候要慎重,尤其是内部顾客,比如跟上司或下属,经常用第一级目光很容易让人家误会。此时,就需要用二级目光,即粉丝般的目光、眼神、微笑。尤其当顾客讲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可以称赞“佩服,您真棒,您真行”,看到这种粉丝般的眼光,通常会让对方感到非常高兴。亲人般的眼神、微笑。刚刚入行的服务人员经常对着镜子练微笑,一定要练到让自己的微笑给客人感觉很舒服,很喜欢你这个人。此时再面对顾客就会变得非常自信和镇定。 肢体语言是辅助除了眼神和微笑之外,还有很重要的肢体语言。图1 肢体动作举例在服务过程中,看得见的服务会比较多,即使看不见眼神和微笑,肢体动作也可以作为补充。在某种程度上,肢体语言也是一种情感暗示,在跟顾客的交流过程中,要让顾客感觉到服务很专业、很职业化,举手投足之间有一定的份量。三、异议处理技能异议处理的关键不是技能,而是要对顾客的抱怨有正确认知。1.异议处理的重要性所谓的忠实客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