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7075787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方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 620405 学校名称 重庆电力高等专学校 学校代码 11848 学校举办单位 重庆市电力公司 学校所在地 重庆市九龙坡区电力四村9号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产业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1(一)产业背景1(二)学校概况2(三)专业建设基础3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一)建设思路6(二)专业发展目标7(三)人才培养目标9三、专业建设内容10(一)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10(二)深化“校企共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13(三)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共建专业核心课程14(四)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习

2、实训基地23(五)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29(六)建设资源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31(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32四、改革举措34(一)解决的关键问题34(二)采取的主要办法34五、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指标35六预期效益40七. 建设经费预算4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项目负责人:胡勇 副教授、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黄金培 重庆车国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组成员:何晓琴、李泽中、肖贵元、赵巧、向笛、刘士芳、赵媛媛曹宏 重庆宝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曹崇明 软岛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朱鸣罡 重庆优趣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高级工程师刘岚 重庆金夫人集团项目开发部经理 一、产业背

3、景与专业建设基础(一)产业背景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社会的商务模式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我国电子商务事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CNNIC数据中心发布报告,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数达到1.86万家;到访电子商务网站的网民数高达3.5亿,全年行业访客数增长了36.51%;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已达25000家,网络团购企业数量达1880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电子商务产业规划和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加快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积极建设内陆电子商务结算中心,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高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2011

4、年8月,重庆市政府发布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其中强调“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加强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建设,积极促进高校与跨国公司合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性人才”。重庆电子商务近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提供了摩托车行业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和网上协同商务服务,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在流通业电子商务应用中,通过使用“商务供应链管理中间平台”,与上千家供应商进行电子采购,年交易额超过30亿元;在交通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在国内率先开通了手机乘轻轨等多种手机支付业务,初步建成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总体框架。根据2010

5、年6月重庆市电子商务发展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信息,未来两年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不仅限于专业电子商务企业,传媒、旅游、工贸、制造等传统产业也将对电子商务人才有巨大需求,估计总需求量达5万人。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市场前景,面对重庆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互联网贸易、互联网营销、客户服务、商务运营等岗位的巨大需求,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培养重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概况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重庆市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

6、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被列为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492亩,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53万元,图书馆藏书41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1085.79万元。学校面向29个省(市、区)招生,办有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市场营销以及电力工程类专业等26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298名。学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市级教学团队7个。学校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

7、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突出的优势,2010年,学校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评为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先进单位”,为开展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专业建设基础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开办于2002年,现有专任教师10人,在校生253人,共为社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500多人。近三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其中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3%,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1%,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11年我校电子商务学生获得“全国电子商务三创(创意、创新

8、、创业)技能大赛”重庆赛区一等奖,最佳创新奖,全国总决赛优秀奖。本专业经过9年的建设,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备良好的基础。1校企合作,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定位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对重庆产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组织了多轮调研论证,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重庆软岛集团、重庆商社集团、重庆宝神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夫人集团等企业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校企合作,初步实施了“校企共育、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重庆支柱产业,为互联

9、网贸易、互联网营销、客户服务和商务运营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同时构建了相对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09-2011年3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多数毕业生从事网络贸易、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岗位,专业定位合理。2初步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兼职教师5名。在10名专任教师中,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2人;6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比较稳定。其中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评员资格5人,获得思科CNNA认证网络培训教师资格1名,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1名,国

10、际商务单证员1人,2人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专任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近三年先后承担了10多项校级以上科研和教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编写教材教参10余本。本专业从企业一线聘请了5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指导工作。表1 电子商务专业专任教师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职 称姓 名人数百分比1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胡勇 肖贵元 何晓琴 倪宁440%2讲师(实验师)邓谱 赵巧 向笛 刘士芳 祝雪梅550%3助讲赵媛媛 110%4合 计10100%表2 电子商务专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 名性别学 历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从事的技术

11、领域/工作岗位讲授的课程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刘珠女研究生重庆软岛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中心运营专员岗位培训,顶网实习指导2文勤男本科工程师重庆优趣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网络商务推广网络营销,顶岗实习指导3李莉女本科高级营销师重庆商社集团市场部经理负责市场开发顶岗实习指导4曹宏男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重庆宝神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负责电子商务平台开发讲授电子商务安全5周杰男本科工程师重庆网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运营及平台维护讲授电子商务案例分析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本专业重视实训设施的建设,先后建成了电子商务实训室,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室、物流实训室、网络基础实训室, 计算机基础实训室,配有电脑约36

12、0台,服务器2台,电子商务模拟系统1套,同时开展对外培训服务,与重庆软岛集团、重庆商社集团、重庆金集团等企业共建了4个校外实训基地。表3 电子商务专业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统计表类别实训室名称设备数支持课程校内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室80工位电子商务与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室80工位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物流实训室50工位电子商务与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基础实训室50工位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计算机基础实训室100工位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校外实训基地重庆软岛集团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重庆商社集团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

13、实习重庆宝神科技有限公司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重庆金夫人集团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4“校企共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从2005年开始,本专业开始实施“校企共育,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成立了职业资格鉴定所和考试站,6名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认证考评员资格。本专业学生可取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助理电子商务师、计算机高新技术网页设计操作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办公自动化操作员,会计上岗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近几年本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率在95%以上。(三)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虽然近年来本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

14、不足: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尚未健全随着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如何规范校企之间的合作,并形成有效的机制,以保证校企结合长期有效实施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建设尚未健全。2 实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实训实习条件、职场环境亟待完善,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急需与企业联合共建新的实训基地,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扩大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范围与力度。3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随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骨干教师虽具有一定的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但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重庆”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立足重庆,辐射西部,培养适应重庆及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本专业建设在校董会构架下,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符合职业岗位特点的校企共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电子商务策划与运营、网络贸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电子商务技术平台维护等典型岗位,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