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07527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病句1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句【考纲解读】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大纲明确列出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语法类,后两种为语意类。病句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试题通常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主流题型是选择题。做好辨改病句题,学生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通晓基本的语法知识、明确主要的病句类型、识别常见的发病部位。【知识纲要】1所谓“病句”,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产生病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数涉及语法问题。做好病句题,必须以一定的语法基础

2、为起点。单句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分析单句时,需先梳理主干(主、谓、宾),然后再分析枝叶(定、状、补)。复句可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总分等类型。分析复句时,主要看分句之间的关系及关联词使用是否合理。2语序不当与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历年高考病句考查的热点领域。语序不当主要涉及下列知识点:定语位置、状语位置、虚词位置、并列语次序、分句次序。成分缺余主要涉及下列知识点: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虚词残缺、成分赘余。【专题探究】一 语序不当【自学上路】下列语句都有语序不当之处,你能发现并改正吗?(1)如今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学习科技的热情。(2)

3、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3)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做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4)如果一部作品思想有问题,那么文笔即使很不错,也称不上优秀的作品。(5)该饮食店的服务员们发扬和保持了传统特色,使小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这种农用车,跑得快,载力强,马力大,是农家的好帮手。【讨论点拨】1定语位置:(1)句“无比的”应移至“热情”前。2状语位置:(2)句“将来”应移至“成为”前。3虚词位置:(3)句“不”应移至“把”前。(4)句“即使”应移至“文笔”前。4并列语次序:(5)句先“保持”后“发扬”。5分句次序:(6)句先“马力大”后“跑得快,载力强”。【典

4、例热身】下列各句中,语序恰当的一句是( )A不但他自己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B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古代器皿。C矿泉水、雪碧、绿茶等饮品,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D看着他们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的老人呢?【典例分析】D(A“不但他”、B“八千多年前新出土的”、C“家家户户深受”需前后颠倒)【专题探究】二 成分缺余【自学上路】下列语句都有成分残缺或赘余之处,你能发现并改正吗?(1)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脱离学生实际一味追求应试效应都是不恰当的。(2)他们在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中建立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3)几名市民代表参

5、加了研究和制定全市开展工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的计划。(4)他有说不清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5)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组织者深感头疼的一件事。(6)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7)李大爷多年来非常酷爱根雕创作,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讨论点拨】主语“做法”残缺。 谓语“开展”残缺。 宾语“会议”残缺。 介词“与”残缺。“防止”与“免”重复。“提前”和“预”重复。“非常”和“酷”重复。【典例热身】1.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A市纪委责令那位大

6、办婚事的局长一定要全部退回所收的礼金和少付给饭店的菜金。B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进步潮流,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C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脱离学生实际一味追求应试效应都是不恰当的。D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了研制、发射、跟踪、测控、试验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2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A市民代表亲自参加了研究和制定全市开展工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的计划。B对于工人群众批评的厂内个别财会人员违反制度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为什么企业领导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呢?C他有说不清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

7、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D他们在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中建立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3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赘余”语病的一项是( )A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反对迷信、反对盲从等不良学风。B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组织者深感头疼的一件事。C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D对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弥足珍贵。【典例分析】1.B(A残缺“补齐”、C残缺“做法”、D残缺“具备”)2.B(A残缺“会议”、C残缺“与”、D残缺“开展”)3.D(A第二处“反对”、B“免”、C“至关”均赘余)【专题探究】三 搭配不当【自学上

8、路】下列语句都有搭配不当之处,你能发现并改正吗?(1)据老百姓传说,一代文豪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香山的沟沟壑壑。(2)他试制成功的这种电子元件,弥补了我国电子工业上的一项空白。(3)今年我省高校录取的扩招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4)尽管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坎坷,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崛起的坚定步伐。(5)检察官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讨论点拨】(1)“足迹”与“走遍”主谓搭配不当。 (2)“弥补”与“空白”动宾搭配不当。(3)“扩招生”与“一年”主宾搭配不当。 (4)“尽管”与“都”关联词搭配不当。(5)“熟练”与“知识”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典例热身】1.下列各句

9、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A方志敏烈士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高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B我国过去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C教育界担负着培养大批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的人才队伍的艰巨任务。D他试制成功了这种新的电子元件,从而弥补了我国电子工业上的一项空白。2下列各句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对个人主义的警惕性,就会犯错误。B我们把他吸收到提优小组里来,是经过严格考验和研究的。C今年我省高校录取的扩招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D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已是当务之急。3下列各句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A检察官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B在香山一带

10、老百姓的传说里,一代文豪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这里的沟沟壑壑。C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自去年开始,某地方法院开展了选举最差裁判文书的活动。【典例分析】1.B(A“品质浮现”、C“大批队伍”、D“弥补空白”均搭配不当)2.C(A“忘记警惕性”、B“严格研究”、D“培养水平”均搭配不当)3.C(A“熟练的知识”、B“足迹走遍”、D“选举文书”均搭配不当)【专题探究】四 结构混乱【自学上路】下列语句都有结构混乱之处,你能发现并改正吗?(1)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2)这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连翘等十几种草药配制而成。(3)校长宣布“校园风”

11、电视台正式开播时,我们都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4)老师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讨论点拨】(1)“本着的原则”与“以为原则”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2)“主要成分是”和“由配制而成”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3)“有的感觉”和“感觉是的”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4)主语“话”中途暗换成了“心”,造成结构混乱。【典例热身】1.下列各句中结构合理的一项是( )A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B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C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对那些高能耗、低效率、污染重的企业将面临关停和遭受其它处罚。D这

12、个结尾,含蓄自然,使读者感到蓦然而来,悠悠而逝,而又余音缭绕。2下列各句中结构合理的一项是( )A你如果不认真体验生活,那怎么能写出好小说是可想而知的。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C李提摩太说了一通“教民、安民”的漂亮话,把自己打扮成活像一个外国的康有为。D李明解除劳教回村后,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但周围有些人歧视他抬不起头来。【典例分析】1.D(A“被束缚”与“在束缚下”句式杂糅,B“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与“是的再生资源”句式杂糅,C“对企业予以处罚”与“企业面临处罚”句式杂糅) 2.B(A“怎么能呢”与“是可想而知的”句式杂糅,C“打扮成”

13、与“打扮得活像”句式杂糅,D主语“李明”中途暗换成了“有些人”,造成结构混乱)【专题探究】五 表意不明【自学上路】下列语句都有表意不明之处,你能发现并改正吗?(1)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在近来一些文章中受到批评,我认为这是正确的。(2)李书记当场明确表示:“这项任务,我们无条件完成。” (3)老师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就把我们喊到办公室里聊天。(4)我们对敌人的袭击是有准备的。【讨论点拨】1指代不明:(1)句“这”指代不明。 2一词多义:(2)句“无条件”有歧义。3停顿不定:(3)句到底是老师看到了“我们非常高兴”的场面,还是老师“看到我们”之后“非常高兴”?4结构两可:(4)句介词“对”

14、的宾语是“敌人”,还是“敌人的袭击”?【典例热身】1.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前几天,我和他哥哥去了上海。 B。广播稿专家提醒,多吃XX可以致癌。C我校教育经费部分自筹解决。 D。电报文母已动身四日即归。 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记得我们当年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B。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根据的。C体弱多病、年逾花甲的母亲独守家中,我多想早日回到她身边,以陪伴她度过自己的晚年。D天色渐晚,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得满头大汗。【典例分析】1.A(B“致”与“治”同音异义。C是“经费部分”自筹,还是经费“部分自筹”?D是“母已动身四日,即归”还是“母已动身

15、,四日即归”?)2.B(A谁是孩子?C“自己”指代不明。D“修车的”一词多义)【专题探究】六 不合逻辑【自学上路】下列语句都有不合逻辑之处,你能发现并改正吗?(1)我们的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2)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3)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5)巍巍长城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更是我国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6)我班同学去年的学习情绪与今年相比大不相同。【讨论点拨】1概念不清:(1)句“报刊”包含“杂志”。2自相矛盾:(2)句“断定”与“大概”自相矛盾。3否定不当:(3)句“难道”“否认”“不是”否定不当。4前后失应:(4)句“能不能”与“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