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7067528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420=80)1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表明()A宗法制度重新确立B天子共主地位丧失C等级制度遭受冲击D政治改革运动频繁2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3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地盘,以后再

2、按照宗法制传给下一代。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政治上()A青铜器过于珍贵因此减少生产B铁器出现取代了青铜器的地位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D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需要4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后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A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C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D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5西周推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A历史制度总是重复循环B西汉的制度最优C制度的革新具有渐进性D郡县制存在弊端6宗法制是西周政治

3、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燕国国君C卿大夫D士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关于第一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其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C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D指的是郡县制8乐记“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而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礼相异乐相同B体现等极差异C维系社会团结D注重道德教化9周代“当时人们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建制()A家国一体有利于维系统治B家国

4、一体具有离心力C宗族观念根植于民众心里D贵族政治不利于中央集权10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正确的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对燕国进行世袭统治 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 官僚政治进一步完善ABCD11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 )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B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C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D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12“封藩建卫”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封建

5、亲戚,以藩屏周”,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稳定了周王朝的政治秩序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依据C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D有利于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14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

6、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15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相权不断削弱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C皇权不断加强D中枢机构不断完善16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

7、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17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18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B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19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

8、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B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C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20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C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转变D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二、简答题(10分)2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请回答: (1)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3分)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

9、在哪两对基本矛盾?举例说明(4分)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的趋势?(2分)指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的标志。(1分)三、材料阅读(10分)27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

10、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6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宗法体系是按照血缘关系维护,材料“卿大夫家族”和“诸侯国”不一定是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诸侯权力被卿大夫破坏并不能说明天子共主地位丧失,

11、故B项错误;分封制度下,等级森严,下层分封等级要服从上层统治,材料中“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说明传统的等级制度受到了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不能说明是政治改革运动的结果,故D项错误。2【答案】D 【解析】周颂大多是关于祖先的礼赞,故A项错误;礼乐文化维护周朝的等级制度,对祖先神的崇拜不等于宣扬礼乐文化,故B项错误;崇拜祖先神是对先祖的敬仰与君权神授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崇拜祖先,法祖敬宗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故D项正确。3【答案】C 【解析】青铜器过于珍贵因此减少生产与材料问题“这一变化反映了政治上”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虽有铁器出现,但铁器数量较少,没有取代青铜器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青铜器是天子维护宗法制的礼器、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礼器减少,反映出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问题是“这一变化反映了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需要与问题不符,故D项错误。4【答案】D 【解析】家国同构是指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材料反映的是王位继承问题,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商朝后期是由少子继承王位,不能反映出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故B项错误;宗法制正式确立是在西周,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长子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