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06654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博士制度- 我国古代的博士制度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博士一词在我国古代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传授经学的官员;二是指专精某种技艺或专司某种职业的人,下面逐一叙述。作为一种官名,博士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比如,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说:“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许慎在五经异义中记载:“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秦并六国之后,沿袭了这种制度,“诸子、诗赋、术数、方伎皆立博士”。可见,博士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到了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比如,班周在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说:“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建元五年(前13年),汉武帝在公孙弘的建议下设置五经博士,即

2、诗、书、礼、易、春秋每种经典置一博士,专门负责经学传授。事实上,公孙弘本人也曾因“贤良”出众而被汉武帝征拜为博士。五经博士设置的最终结果,不仅使儒家学说的地位得到明显凸现,也使博士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到了唐代,博士主要设置在官学教育机构(地方州府也设有博士)。据新唐书所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中,“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为弘文馆和崇文馆。从所属关系来看,“六学”隶属国子监(广文馆也隶属国子监),弘文馆隶属门下省,而崇文馆则隶属东宫,但大多都设有博士。另外,太医署等机构也设有博士,相关情况请参见下表:大体来看,唐朝官学的人员设置有点像现在高校和

3、科研院所教研室的学术梯队,规定了教授多少、副教授多少,讲师和助教又各多少。另外,唐朝的博士基本上被纳入官学教育系统了,主要从事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之类的工作,而不再是秦汉时期的“顾问”了。魏晋以后,博士一词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它不再专指传授经学的官员,也不是专指官学中任教的教员,而是指一些职业人员。比如,太常博士、太乐博士、术医博士、医药博士、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其中,太常博士,精于礼仪,掌宫廷礼仪;太乐博士,通晓音律,掌宫廷祭祀享宴作乐歌舞;术医博士、医药博士,精通医术;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精通天文、星历、卜筮之术,

4、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出于专业人员培养的需要;二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因为任何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像诸葛亮那样足智多谋,以致“近妖”的通才和全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尽管魏晋时期的博士与现代学位制度的博士仍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分类上却有类似之处,它有点像今天的哲学博士、文学博士、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理学博士、工学博士等。值得注意的是,唐宋及其以后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博士”,像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磨面工)、花博士(媒人)等。比如,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命奴

5、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宋代孟元老在其所著东京梦华录中写道:“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元代无名氏的来生债第一折中有:“磨博士云:唤我做什么?误我打罗也。”这里所谓的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既不是秦汉时期从事经学传授的官员,也不是唐代的官学教育机构中的教员,而是指专精某种技艺或专司某种职业的人。换言之,就是指在茶坊、酒店等从事服务业且工作做得不错的人。由上可见,无论是作为一种经学官员的博士,还是作为专精某种技艺或专司某种职业的博士,其演变情况都异常复杂。关于此,我们从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历史典籍也可以感觉和体会到。不过,若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随着隋唐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6、,唐朝以后的博士制度没有多大变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近代以后,随着学官被改称为教习、教员,“博士”这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职位才逐渐消失。那么,在古代中国,要成为博士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在此,我选择了三个人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是伏生、贾谊和董仲舒。伏生,又名伏胜,字子贱,山东邹平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孔门弟子宓不齐的后裔。 1 仅从这点来看,伏生也属于那种“有来头”的人。实际上,伏生不仅“有来头”,而且还颇受皇帝的赏识。比如,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设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博士顾问团,总计70 人,其中就有伏生。不过,伏生为后人所称道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敢于冒死救下尚书的“英勇事迹”。公元前213

7、年,秦始皇似乎发现了一个“真理”,即知识越多越反动,于是便来了个“焚书坑儒”。这不仅使很多上古典籍被付之一炬,而且还让很多不愿改变自己世界观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知识分子)为此付出了生命。据说,当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的夹层内。到了汉惠帝四年(前191 年),“携书律”终于被废除,此时伏生才敢开壁查看。尽管好多篇目都已毁坏,但还有29 篇基本完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够见到的尚书大部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儒家学说的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尚书也因此受到重视。为了让尚书发扬光大,汉文帝想召伏生入宫,可惜此时的伏生已年过九旬,出行不便,于是文帝只好派晁错去面见伏生。关于此,班固在汉书中有详细记载。贾谊不仅是西汉

8、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而且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擅长辞赋)。史书记载,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先秦诸子典籍。 18岁时,贾谊不仅能诵诗、书等儒家经典,而且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因此在他的老家洛阳颇有名气。 20 岁时,经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贾谊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据说,在汉文帝的博士团队中,贾谊是最年轻的一位。董仲舒不仅因为曾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134 年)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大名,而且也是当时有名的博士。汉书 ?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董仲舒凭什么做了博士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知识渊博、通晓古今。史书载,董仲舒18 岁时即能诵诗、书等上古经典, 20 岁时又博通诸子百家之言。可见,董仲舒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