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706653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506-3采面)金沙玉与成煤矿1506-3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技术负责人:矿长:1506-3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会审情况: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主持人会审人员签字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通防队长工程师后勤矿长施工负责人会审意见:规程措施贯彻记录措施名称贯彻人贯彻时间贯彻对象签字0点班8点班16点班1506-3采煤工作面即将进行初次放顶工作,为确保放顶工作的顺利进行特编本措施,请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一、组织措施矿成立以生产副矿长为组长,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为副组长,生产技术科,通防队,施工队长等为成员的回采工作面放顶领导小组。1 .生

2、产技术科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放顶专门技术安全措施,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防、施工队等部门对措施进行会审。2 .放顶前施工队必须填写放顶申请书,写明放顶时间和范围,并经矿领导及相关部门签字后生效。3 .技术科负责对技术措施进行贯彻,组织职工学习,并履行职工学习后人人签字上岗操作。4 .回采工作面放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技术安全措施。5 .调度室应对回采工作面放顶工作进行重点调度。6 .捡料和传运料工作派有经验、行动迅速的工人担任。7 .安全科、通防队、生产技术科、必须派人现场跟班,对放顶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8 .放顶前,必须先由安全科、通防队、生产

3、技术科、瓦检员、施工队放顶跟班领导对大棚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退路检查,只有在没有安全隐患时,才能由现场总指挥发出开始放顶指令。9 .放顶现场总指挥由彭明担任。二、安全技术措施:(一)?准备工作1、在工作面投产前,必须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对工作面的巷道及切眼的支护状态、运输系统、供电、通风系统、机械设备、支护材料、生产工具、备用材料进行验收,确认具备投产条件时方可投产。2、初采初放前,生产管理人员要监督和指导现场安全工作,确保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3、人员进入切眼工作时,首先检查周围顶板及支护情况,敲帮问顶摘除危岩悬矸,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操作时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4、切眼清理干净后按切眼中线支

4、设两排正规支柱。支设支柱时每组不少于两人?,多组操作时,分段距离不低于15ml按照分段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底软处必须给支柱穿木鞋,防止支柱钻底,所有支柱必须及时拴全防倒绳。(二)安全技术措施:1、初采期间,采面控顶实行“三四排”管理,最大控顶距4.4m,最小控顶距3.4m;2、工作面初采自切眼每推进4m,就必须打眼强制放顶一次,直至悬顶冒落高度达到采高的1.5倍为止。推进15m,直接顶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1.5倍,倾斜长度超过15m时,必须停止采煤进行强制放顶。3、工作面正常推进过程中,出现局部悬顶或冒落高度不充分的地段,其范围小于2x5m2时用嵌柱或丛柱加强支护,超过此范围时要进行强制放顶或

5、采取其它可行措施;4、进行强制放顶放炮期间,人员必须撤出采面,并进入避难硐室,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5、替棚时,应按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业,有漏矸掉顶的地方应重新把顶刹实背严,严禁空顶作业;6、两巷应打齐超前支护,10m范围内打双排柱,10m到20m范围内打单排支柱,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8Mpa;7、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认真排查运输巷、回风巷、切眼内顶板及两帮情况,及时处理隐患,攉煤或清理杂物时,必须先维护,后作业;8、溜子道内不准留伞檐、兆头、滑茬,超过标准时,必须用手镐处理掉,防止片帮伤人,必要时可采用放震动炮的方法处理掉;9、带采面必须超前大面至少一排进行管理,初采及

6、正常回采阶段始终实行“三四排”控顶管理,最大控顶距4.4m,最小控顶距3.4m;10、爆破时,及时挂梁,打好贴帮柱,并严格控制采高在2.1m以内,严禁超采高采煤,否则制定专项措施;12、采面达到最大控顶距时,在特殊支护、安全出口等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要求,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回柱放顶;13、输送机保证平、直、稳,机头、机尾压柱必须支设齐全可靠有力;14、加强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杜绝机电事故;15、必须严格采面工程质量管理,做到梁正柱直,严禁出现失效柱梁;17、顶板破碎或片帮严重地点,应用手镐刨出梁窝,提前挂梁或套棚,刹实背严,做到超前支护,严禁空顶作业;18、放大顶期间,为防止煤

7、壁处出现顶板下沉,要及时打临时柱或贴帮柱,保证安全;19、初采放顶期间,每组至少两人配合作业,回柱前必须对新切顶排支柱进行二次注液,回柱时,应在切顶排超前支设抬棚、丛柱等特殊措施支护。回柱点上、下8m范围内不得有其他人员,一人回柱,一人观察顶板,严格按照“三角回柱法”进行回撤。回撤人员必须使用长把工具远距离操作,掉入采空区的物料使用硬钩拉出,严禁人身探入采空区拿取。严禁单独作业;20、强制放顶:工作面投产前预先在切眼内用风钻打好放顶眼,放顶眼沿切眼中线布置,组距2m,每组两眼,眼距0.3米,眼深2.4m。工作面推采后放顶眼布置:每三个眼为一组,各组间沿切眼方向间距为2-4米(在此距离范围内根据

8、现场放顶效果确定),同组的炮眼间距为0.2-0.3米,?放顶眼布置在末前排顶梁和切顶排顶梁铰接点煤壁侧0.10.2米处,且尽量布置在丛柱附近。放顶眼与顶板夹角:1号眼65,深为3.0米,2号眼70,深为2.9米,3号眼75,深2.8米。打放顶眼时要两人一组,要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监护老塘顶板及安全情况,一人负责操作,打眼过程中发现顶板来压、冒落等不安全情况时,要及时停钻撤人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再进行。打眼时应严格执行掘进专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中(巷道掘进)“打眼工”的有关规定。、强制放顶眼要在每循环回柱后装药、定炮,在装药、定炮前要先检查顶板情况,发现顶板掉渣和明显的来

9、压时,不得装药定炮,要等顶板稳定后进行,定炮时必须有班长监护安全。、采用正向定炮,每眼装药量为0.9Kg,1号眼用1号雷管,2号眼用3号雷管,3号眼用5号雷管,雷管脚线短时,可接长脚线,接头要连接牢固,并用绝缘胶布包好,每眼装药量不得超过眼深的2/3,其余用两个水炮泥和粘土炮泥封满封实。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每次放炮不超过12炮。放炮员在定炮联线过程中,不得探身进入老塘,并要有专人监护。、第一次打眼放顶后,顶板冒落不实处,必须按以上措施要求继续放顶。、初次放顶期间,工作面切顶排必须按规程要求保持一排丛柱。21、采面全承载支护,严禁有空载支柱或失效柱梁;采面的基本柱、特殊支护等,未经许可,严禁私

10、自拆除;22、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作业规程、本措施及审批意见;23、严格工程质量验收,确保采面支护质量;24、回采过程中,采面有压力明显增大,煤墙片帮严重、顶板掉渣、支柱下沉、支柱不吃力时,要及时维护,当维护不及时,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采面,所有作业人员待压力稳定后方可进入采面,先维护而后再作业;25、加强通风、瓦斯管理,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随时检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工作面上隅角必须要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26、采面风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否则立即处理;27、施工中,机巷电器设备要派专人进行检查,杜绝电器设备有失爆现象发生;28、坚持“一炮三检”和“

11、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爆破地点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达到0.5%时,严禁爆破作业;29、施工中,在0.5立方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2%,否则,严禁施工作业;30、施工中,炮眼封泥要封实可靠,封泥长度不得低于0.6m,严禁随意缩短封泥长度;31、施工期间,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采面内所有支柱必须拴好防倒绳,回柱时,要回一棵解一棵,严禁一次性解开完;32、施工期间,采面内支柱迎山有力,严禁出现退、过山支柱;33、加强二次注液,采面内基本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34、初采初放期间矿管理人员必须跟班现场指挥,与工人同上同下,坚持8小时顶班制度35工作面初次放顶结束,应以老顶初次来压,采空区冒落充填良好

12、,并经过领导小组成员现场鉴定,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正常回采。特殊支护只有在初放结束后经矿领导小组鉴定同意后方可取消。36、安全员、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37、开工前必须贯彻、学习本措施。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本班开工前要充分了解上一班的工作情况及本班所需注意事项。38、严禁新员工单独工作,新员工必须是有经验的员工带领下方可作业,并要做好互保工作。39、避灾路线:水灾:工作面-1506-3采面回风巷或入风巷-1506回风巷-回风井-地面。火、瓦斯、煤尘:工作面-1506-3采面运输巷-1506-3轨道运输巷-1506运输大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地面40、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1506-3采面作业规程及审批意见执行。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