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学计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705897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塑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泥塑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泥塑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泥塑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塑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塑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泥塑教学计划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为更好地传承。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一、活动目标和要求: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

2、、认知。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二、活动保障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与版画活动室合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c:工具保障: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2、泥塑刻刮用具16套

3、;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三、活动时间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四、教学进度表泥塑教学计划1. 美丽的花2. 苹果3. 草莓4. 梳子5. 茶杯6. 冰箱7. 松鼠8. 兔子9. 可乐10. 刷子11. 圣诞树12. 玉米13. 拖鞋14. 毛笔15. 房子16. 木桶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教 学 计 划崔村中心小学 2014年2月篇二:泥塑兴趣小组计划花加拉嘎学校小学部美术兴趣小组(泥塑)活动计划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感受到泥塑的快乐。使学生玩中做,做中学,学

4、中思,思中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一、教学目标任务:1、通过手工泥塑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手工泥塑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3、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二、主要训练方面: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基本的技能技法。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三、具体措施:1、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学生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创设泥塑活动区,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2、学习

5、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泥塑有多种方法:有模仿他人,也就是小朋友刚开始时比较喜欢的“你做一步,我跟一步”的方法;有独立研究,提供图谱,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研究;还有折装重组,是由教师先做好成品,引导学生把它拆开,再重新拼装。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年龄特点,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方法。泥塑活动是学生手工活动中的一项,它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简单,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泥塑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喜欢泥塑,掌握泥塑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充分掌握折纸活动的教育价值。期末我们将泥塑内容组合成一幅图展示出来。篇三:泥塑课程计划泥塑兴趣小组

6、教学计划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 一:教学目标任:1、通过手工泥塑课程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手工泥塑课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二、训练方面: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简单的符号说明。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泥塑教学

7、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我校的泥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时间、创新等综合能力,并与当地泥塑历史文化相结合。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1、是学生掌握泥塑的相关知识2、了解认识泥塑3、了解泥塑的一般制作过程4、掌握运用多种泥塑手法综合制作的能力5、在泥塑变形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6、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对泥塑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7、坚持学生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1、研究背景:收集有关泥塑的历史背景,

8、艺术发展的资料,以及胶南本地区泥塑发展的历史,同时了解石刻、圆雕、浮雕等艺术门类2、课程资源:以学校泥塑兴趣教室为基地,结合自身资源、网络资源,同时聘请专业教师授课3、实践内容:泥塑简单制作、泥塑创作4、泥塑内容的选择原则:趣味性: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创造性: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泥塑课程实施:1、造型基础训练。(8课时)2、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等相关知识及一些作品欣赏。(2课时)3、欣赏古今泥塑作品,观看视频,图片及教师讲座、课堂讲解泥塑的不同表现手法(2课时)4、学习制作简单表现性容器(4课时)5、教师作品展示,学生进行十二生肖作品创作。(6课时)6、学

9、生自主创作、题材不限(8课时)7、学校内进行作品展示、评价。(2课时)篇四:小学泥塑课计划.2.26小学泥塑课计划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感受到泥塑的快乐。使学生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一、教学目标任务:1、通过手工泥塑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手工泥塑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3、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二、主要训练方面: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基本的符号说明。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 培养学生

10、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三、具体措施:1、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学生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创设泥塑活动区,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2、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泥塑有多种方法:有模仿他人,也就是小朋友刚开始时比较喜欢的“你做一步,我跟一步”的方法;有独立研究,提供图谱,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研究;还有折装重组,是由教师先做好成品,引导学生把它拆开,再重新拼装。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年龄特点,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方法,泥塑活动是学生手工活动中的一项,它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

11、育价值;它简单,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泥塑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喜欢泥塑,掌握泥塑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充分掌握泥塑活泥塑制作活动计划崔村中心小学2014年2月篇五:小学一年级泥塑课计划.活动内容总结102班泥塑课计划制定人: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感受到泥塑的快乐。使学生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一、教学目标任务:1、通过手工泥塑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手工泥塑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3、

12、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主要训练方面: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基本的符号说明。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1、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学生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创设泥塑活动区,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2、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泥塑有多种方法:有模仿他人,也就是小朋友刚开始时比较喜欢的“你做一步,我跟一步”的方法;有独立研究,提供图谱,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研究;还有折装重组,是由教师先做好成品,引导学生把它拆开,再重新拼装。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段的年龄特点,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方法,泥塑活动是学生手工活动中的一项,它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简单,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泥塑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喜欢泥塑,掌握泥塑的方法和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