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7047587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8(附答案带详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软件水平考试-中级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说明】某高技与家通信企业台作,对本校的一卡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其合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企业承担一卡通系统升级的建设成本。(2)对一卡通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并在系统中新增手机刷卡的功能。(3)扩充门禁信息点,实现考勤工作在高校所有区域和部门的全覆盖。通过这项台作,高校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同时节省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企业通过手机刷卡、一卡通账号绑定等方式、充值缴费等业务增加产品在学生和教职工中的占有率。高校IT部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和实施。IT部门认为原系统和新系统是同一家企业的产品,故没有安排新系统上线

2、前的测试工作,只是对系统转换制定了计划。【问题1】( 4分)(1)请问在该案例中,新系统上线前的测试环节是否必要?(2)简要说明测试环节是否必要的理由。【问题2】(7分) 该高校IT部门制定的系统转化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问题3】(4分) 在系统转换过程中需制定周密的风险管理计划,请指出该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 本题解析:【问题1】有必要系统转换测试是转换工作的排练,是为了系统转换而进行的程序功能检查。新系统没有使用过的时候,是没有真正负担实际工作的,因此在转换时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问题2】确定转换项目确定作业运行规则确定转换方法确定转换工具和转换过程转化工作执行计划风险管理计划

3、系统转换人员计划【问题3】风险管理计划内容:(1)系统环境转换:保证所有的应用指向了新的应用系统(2)数据迁移:数据迁移的质量是新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新系统以后稳定运行的有力保证(3)业务操作的转换:由于新旧系统业务操作方面变化大,需要进行培训和防止业务操作可能导致的问题(4)防范意外风险:要具备一套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报告、决策机制2. 问答题:教育的业务系统,使用一台应用服务器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支持数百台客户机同时工作。该业务系统投入运行后,需交给运行维护部门来负责该业务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运行维护部门内部分为两大部门,网络维护部门负责所有业务系统的网络运行维护;应用系统维护部门负

4、责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运行维护,保证应用系统处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并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该问题。【问题1】(6分)针对该业务系统,应用系统维护部门在运行维护中需要监控的主要性能数据有哪些?【问题2】(4分)业务系统中,终端用户响应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获取系统和网络服务的用户响应时间的常见方案有哪些?【问题3】(5分)针对应用系统服务器监控所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来发现系统存在的性能问题。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的问题除了“服务请求突增”外,还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问题1】针对应用系统,监控中最常见的性能数据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0和存储设备利用率、

5、作业等待、队列长度、每秒处理作业数(吞吐量)响应时间、平均作业周转时间等。答案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问题2】最常见的方案有:(1)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应用软件内植入专门的监控代码;(2)采用装有虚拟终端软件的模拟系统;(3)使用分布式代理监控软件;(4)通过监控设备跟踪客户端样本。答案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问题3】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的问题包括:(1)资源争夺(数据、文件、内存和处理器等);(2)资源负载不均衡;(3)不合理的锁机制;(4)低效的应用逻辑设计;(5)内存占用效率低;答案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本题考查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相关知识。【问题1】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维护部门需要进行

6、持续性的监控,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的软件和硬件能够得到最佳利用,确保所有为业务服务的目标都能够实现,并且根据监控结构对组织业务量进行合理预测。主要监控的性能数据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0和存储设备利用率、作业等待、队列长度、每秒处理作业数(吞吐量)响应时间、平均作业周转时间等。【问题2】很多的系统服务级别协议都将终端用户响应时间列为监控对象,但由于系统涉及到众多的单位和部门,以及种类繁多的信息技术,对响应时间的监控需求往往得不到有效支持。常见的方案有:(1)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应用软件内植入专门的监控代码;(2)采用装有虚拟终端软件的模拟系统;(3)使用分布式代理监控软件;(4)通过监

7、控设备跟踪客户端样本。【问题3】针对应用系统服务器监控所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来发现系统存在的性能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有关情况的变化趋势,从而帮助确定系统服务正常的使用情况或服务级别,或者为其指定基准线。通过定期地将监控结果与基准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设备或系统的使用情况及运营的异常情况,此外,还可以预测未来资源的使用量以及比照预期增长率来监控实际的业务增长率。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针对的问题包括:(1)资源(数据、文件、内存和处理器等)争夺;(2)资源负载不均衡;(3)不合理的锁机制;(4)低效的应用逻辑设计;(5)内存占用效率低;(6)服务请求的突增。3. 问答题:某高校与一家通

8、信企业合作,对本校的一卡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其合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企业承担一卡通系统升级的建设成本。(2)对一卡通系统性能进行优化,并在系统中新增手机刷卡的功能。(3)扩充门禁信息点,实现考勤工作在高校所有区域和部门的全覆盖。通过这项台作,高校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同时节省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企业通过手机刷卡、一卡通账号绑定等方式、充值缴费等业务增加产品在学生和教职工中的占有率。高校IT部门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和实施。IT部门认为原系统和新系统是同一家企业的产品,故没有安排新系统上线前的测试工作,只是对系统转换制定了计划。【问题1】(4分)(1)请问在该案例中,新系统上线前的测试环节是否

9、必要?(2)简要说明测试环节是否必要的理由。【问题2】(7分)该高校IT部门制定的系统转化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问题3】(4分)在系统转换过程中需制定周密的风险管理计划,请指出该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 本题解析:【问题1】有必要系统转换测试是转换工作的排练,是为了系统转换而进行的程序功能检查。新系统没有使用过的时候,是没有真正负担实际工作的,因此在转换时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问题2】确定转换项目确定作业运行规则确定转换方法确定转换工具和转换过程转化工作执行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系统转换人员计划【问题3】风险管理计划内容:(1)系统环境转换:保证所有的应用指向了新的应用系统(2)数据迁移

10、:数据迁移的质量是新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新系统以后稳定运行的有力保证(3)业务操作的转换:由于新旧系统业务操作方面变化大,需要进行培训和防止业务操作可能导致的问题(4)防范意外风险:要具备一套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报告、决策机制【问题1】系统转换测试是转换工作的排练,是为了系统转换而进行的程序功能检查。新系统没有使用过的时候,是没有真正负担实际工作的,因此在转换时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问题2】系统转换的组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系统环境、作业程序、转换工具、转换进度、风险控制等内容的计划管理。具体来讲,IT部门制定的系统转换计划应该包括信息系统转换涉及的项目内容,并且明确各种项目

11、的转化方法的不同和注意事项;新旧系统转换期间的业务运行规则;确定系统的转换方法,新旧系统是直接转换、逐步转换或者是采用其他转换方式;转换工具是否使转换过程更加高效和有序,执行转换所用的软件的设置运行过程是否详尽;转换工作的进度步骤安排是否便于执行和验证;信息系统转换的风险控制和人员安排部署是否落实等内容。【问题3】风险管理计划内容:(1)系统环境转换:保证所有的应用指向了新的应用系统(2)数据迁移:数据迁移的质量是新系统成功上线的重要前提,也是新系统以后稳定运行的有力保证(3)业务操作的转换:由于新旧系统业务操作方面变化大,需要进行培训和防止业务操作可能导致的问题(4)防范意外风险:要具备一套

12、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报告、决策机制4. 填空题:The purpose of a programming system is to make a computer easy to use.To do this,it furnishes languages and various facilities that are in fact programs invoked and controlled by language features.But these facilities are bought at a price:the external description of a program

13、ming system is ten to twenty times as large as the external description of the computer system itself.The user finds it far easier to specify any particular function,but there are far more to choose from,and far more options and formats to remember.Ease of use is enhanced only if the time gained in

14、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exceeds the time lost in learning,remembering,and searching manuals.With modern programming systems this gain does exceed the cost,but in recent years the ratio of fain to cost seems to have fallen as more and more complex()have been added.Because ease of use is the purpose,

15、this radio of function to conceptual complexity is the ultimate test of system design.Neither function alone nor simplicity alone()a good design.This point is widely misunderstood.Function,and not simplicity,has always been the measure of excellence for its designers.As soon as ease of use is held up as the criterion,each of these is seen to be(),reaching for only half of the true goal.For a given level of function,however,that system is best in which one can specify things with the most simplicity and straightforwardness.()is not enough.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