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702995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 关键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征,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试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吧。活动目标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征。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试验。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愿意大胆尝试,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活动准备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海绵宝宝,引发探究爱好。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二、玩海绵,感

2、知海绵的特征。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征。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1)幼儿自由探索,老师观察指导。(2)集体交流。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觉?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1)幼儿自由探索。(2)集体交流。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多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教案出自:幼儿园xx教案网)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4、变毛毛虫。(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发幼儿爱好。(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3)和毛毛虫玩一玩。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教学反思一

3、、从爱好出发,联络生活进行选材。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见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见,不过对于海绵的特征却不了解,所以,此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率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因为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爱好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步骤。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一直。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一直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她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觉,符合纲要中指出的“激励幼儿用多个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激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觉海绵的特征。三、结合并利用于实际生活。活动的最终步骤,经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利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